苹果属植物的起源和传播是怎么发展的?

如题所述

1.起源

苹果属植物起源的确切时期还未定论,其起源中心亦因考究者与研究者的不同而有异。德坎多尔在其《栽培植物考源》中认为,苹果为旧大陆原产、栽培历史在三千年以上的落叶果树,其起源于欧洲东南部、西亚以至伊朗一带。另一种说法是从史前时代的瑞士湖栖人的遗迹中,发现有炭化苹果,从而说明苹果的起源可能是欧洲中部及亚洲西部两个原产地。瓦维洛夫则认为,苹果起源于中国、中亚、近东—小亚细亚。而茹考夫斯基和寨文在其合编的《栽培植物及其分化中心辞典》中指出,中国—日本、中亚细亚、西亚细亚、欧洲—西伯利亚及北美洲中心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无疑,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195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俞德浚、阎振茏对我国起源的苹果属植物进一步考究、研究后,在其“中国苹果属植物”一文中指出,世界苹果属植物约有35种,原产我国的有23种。1983年,成明昊、江宁拱报道,在我国四川发现苹果属的一个新种——小金海棠,从而使原产于我国的苹果属植物达到24种。而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李育农1990年指出,起源于中国的苹果属植物共24个种,但世界上苹果属植物定有种名的就有37—60个种。李育农同时指出,苹果属植物的原生种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该属植物起源的多基因中心。

2.传播

(1)中国

根据古代农业文献记载,远在1400年以前,我国就盛行苹果栽培。《广志》(晋代郭义恭,三世纪)记载到:“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今甘肃)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则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蓄积,如收藏枣栗。……谓之‘频婆粮’……”。由此看来,我国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成为绵苹果的栽培中心。经传播,绵苹果先后在我国河北(怀来),山西阳高,甘肃兰州、武威有不少栽培。

而西洋苹果或大苹果,即一般称的苹果,在我国栽培历史很短,迄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全国以山东烟台栽培最早。大约在1871年前后,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侵略,由美国传教士将苹果苗木传入,其后由当地百姓贫民加以栽培,因此烟台也就成为我国主要苹果产区之一。最初引入烟台的品种有绯之衣、伏花皮等,其后又引入青香蕉、倭锦、元帅等品种。

青岛栽培大苹果的历史也较早,大约在1898年前后,在德、日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由德、日两国引入。最初引入的品种有:红魁、黄魁、伏花皮等,后又引入国光、红玉、倭锦、青香蕉等,1933年由美国引入红星、金冠等品种。

辽南地区是在1911年目前后开始引入大苹果栽培的,即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旅大地区后,由日本和朝鲜引入栽培的。品种以国光为主,其次有红玉、倭锦、祝、旭、青香蕉、金冠等。

新疆大苹果是1909年前后由俄国引入的。

我国南方苹果栽培,以四川巴塘为最早,约1904年前后:由美国传教士传入。大批引入都约在1923年前后,自美国引入金冠、元帅、丹顶等品种。云南昆明约在1926年前后自法国引入大苹果栽培。西藏由英国引入大苹果。其它各地,大多在30—40年代前后,引入少量苹果栽培。

(2)欧洲

苹果是欧洲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从石器时代欧洲民族的遗迹中曾发现了不少炭化苹果果实。从发掘出来的材料看,当时的苹果在大小上至少已有两种不同类型。大果型的纵径29—32mm,横径36mm;小果型的纵径15—24mm,横径30mm左右。从果实大小看,与现代欧洲半野生状态的小苹果(Crab Apples)大致相仿。

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苹果栽培技术已得到相当发展。希腊的哲学家Theophrastus曾记载有苹果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区别,以及嫁接繁殖和栽培方法等。罗马的Pling在著名的《自然史》中,曾记载的苹果品种多达几十个。

但直到16世纪,欧洲栽培的苹果都是属小果型的。也就是从16世纪起,生食苹果品种在英国等地得以兴起和发展,成为现代大苹果栽培的开端。而英国园艺学家Knight(1759—1838)则是现代苹果之父,是他首先开始通过杂交方法改良苹果品种,也使得果树育种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苹果的栽培和改良,早期主要在欧洲中部以北地区进行,特别受到盎格罗撒克民族的爱好。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产的苹果不论从产量还是数量,都居欧洲第一位。在19世纪美国育成了美味的现代大苹果,又返回欧洲,更促进了欧洲苹果的发展。

(3)美国

美国的苹果栽培历史约有三百多年,首先由英国、荷兰移民传入。当时主要栽培目的是供应酿酒原料。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品种的出现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苹果业才开始逐渐发展,至20世纪,在西部的俄勒冈和华盛顿州,先后出现了新的栽培中心,使得美国苹果在当今世界雄居榜首。

(4)日本

日本在15世纪前后,从我国引入柰和林檎,到了德川时代(1603—1867)始盛行栽培。明治维新后,于1869年引入西洋苹果75个品种,先在东京宫试栽繁殖,后逐步推广,至70年代,先后从欧美各国引入西洋苹果约七百多个。1937年后,开始苹果品种的选育,并已培育出许多著名的品种。

由上述可见,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时期及起源中心尚未明确,因此,有关苹果属植物的传播途径也依作者不同而有异,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传播途径。日本学者星川清亲在其1978年出版的《栽培植物起源和传播》一书中,综合前人报道,认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和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原产、起源的沙果(Malus asiatica)等苹果属种类,并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等地;另一个是原产、起源于高加索南部和小亚西亚的苹果属植物,由于古代民族的变迁而传到欧洲,经过不断地栽培改良,逐渐发展成现代西洋苹果(Malus pumlla)。西洋苹果在公元6世纪经西域传入中国。这两个主要起源中心及其传播途径如图3-1-1所示。

图3-1-1 苹果植物的起源传播示意图

(引自星川清亲著,段传德等译,《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0年,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李育农教授提出,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苹果属植物起源的多基因中心,但这些多基因中心形成的先后值得探讨。在世界苹果属多个基因中心,多倍体种比例的增加从亚洲到欧洲再到北美依次有所上升。由于多倍体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较二倍体为大,在进化的过程中,最先侵入新区的常是多倍体。因此,李育农教授认为,苹果属植物的扩散有从亚洲到欧洲和日本、再到北美的趋势,最后形成苹果属植物多基因中心的现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苹果属植物起源的确切时期还未定论,其起源中心亦因考究者与研究者的不同而有异。德坎多尔在其《栽培植物考源》中认为,苹果为旧大陆原产、栽培历史在三千年以上的落叶果树,其起源于欧洲东南部、西亚以至伊朗一带。另一种说法是从史前时代的瑞士湖栖人的遗迹中,发现有炭化苹果,从而说明苹果的起源可能是欧洲中部及亚洲西部两个原产地。瓦维洛夫则认为,苹果起源于中国、中亚、近东—小亚细亚。而茹考夫斯基和寨文在其合编的《栽培植物及其分化中心辞典》中指出,中国—日本、中亚细亚、西亚细亚、欧洲—西伯利亚及北美洲中心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无疑,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195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俞德浚、阎振茏对我国起源的苹果属植物进一步考究、研究后,在其“中国苹果属植物”一文中指出,世界苹果属植物约有35种,原产我国的有23种。1983年,成明昊、江宁拱报道,在我国四川发现苹果属的一个新种——小金海棠,从而使原产于我国的苹果属植物达到24种。而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李育农1990年指出,起源于中国的苹果属植物共24个种,但世界上苹果属植物定有种名的就有37—60个种。李育农同时指出,苹果属植物的原生种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该属植物起源的多基因中心。

2.传播

(1)中国

根据古代农业文献记载,远在1400年以前,我国就盛行苹果栽培。《广志》(晋代郭义恭,三世纪)记载到:“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今甘肃)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则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蓄积,如收藏枣栗。……谓之‘频婆粮’……”。由此看来,我国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成为绵苹果的栽培中心。经传播,绵苹果先后在我国河北(怀来),山西阳高,甘肃兰州、武威有不少栽培。

而西洋苹果或大苹果,即一般称的苹果,在我国栽培历史很短,迄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全国以山东烟台栽培最早。大约在1871年前后,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侵略,由美国传教士将苹果苗木传入,其后由当地百姓贫民加以栽培,因此烟台也就成为我国主要苹果产区之一。最初引入烟台的品种有绯之衣、伏花皮等,其后又引入青香蕉、倭锦、元帅等品种。

青岛栽培大苹果的历史也较早,大约在1898年前后,在德、日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由德、日两国引入。最初引入的品种有:红魁、黄魁、伏花皮等,后又引入国光、红玉、倭锦、青香蕉等,1933年由美国引入红星、金冠等品种。

辽南地区是在1911年目前后开始引入大苹果栽培的,即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旅大地区后,由日本和朝鲜引入栽培的。品种以国光为主,其次有红玉、倭锦、祝、旭、青香蕉、金冠等。

新疆大苹果是1909年前后由俄国引入的。

我国南方苹果栽培,以四川巴塘为最早,约1904年前后:由美国传教士传入。大批引入都约在1923年前后,自美国引入金冠、元帅、丹顶等品种。云南昆明约在1926年前后自法国引入大苹果栽培。西藏由英国引入大苹果。其它各地,大多在30—40年代前后,引入少量苹果栽培。

(2)欧洲

苹果是欧洲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从石器时代欧洲民族的遗迹中曾发现了不少炭化苹果果实。从发掘出来的材料看,当时的苹果在大小上至少已有两种不同类型。大果型的纵径29—32mm,横径36mm;小果型的纵径15—24mm,横径30mm左右。从果实大小看,与现代欧洲半野生状态的小苹果(Crab Apples)大致相仿。

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苹果栽培技术已得到相当发展。希腊的哲学家Theophrastus曾记载有苹果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区别,以及嫁接繁殖和栽培方法等。罗马的Pling在著名的《自然史》中,曾记载的苹果品种多达几十个。

但直到16世纪,欧洲栽培的苹果都是属小果型的。也就是从16世纪起,生食苹果品种在英国等地得以兴起和发展,成为现代大苹果栽培的开端。而英国园艺学家Knight(1759—1838)则是现代苹果之父,是他首先开始通过杂交方法改良苹果品种,也使得果树育种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苹果的栽培和改良,早期主要在欧洲中部以北地区进行,特别受到盎格罗撒克民族的爱好。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产的苹果不论从产量还是数量,都居欧洲第一位。在19世纪美国育成了美味的现代大苹果,又返回欧洲,更促进了欧洲苹果的发展。

(3)美国

美国的苹果栽培历史约有三百多年,首先由英国、荷兰移民传入。当时主要栽培目的是供应酿酒原料。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品种的出现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苹果业才开始逐渐发展,至20世纪,在西部的俄勒冈和华盛顿州,先后出现了新的栽培中心,使得美国苹果在当今世界雄居榜首。

(4)日本

日本在15世纪前后,从我国引入柰和林檎,到了德川时代(1603—1867)始盛行栽培。明治维新后,于1869年引入西洋苹果75个品种,先在东京宫试栽繁殖,后逐步推广,至70年代,先后从欧美各国引入西洋苹果约七百多个。1937年后,开始苹果品种的选育,并已培育出许多著名的品种。

由上述可见,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时期及起源中心尚未明确,因此,有关苹果属植物的传播途径也依作者不同而有异,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传播途径。日本学者星川清亲在其1978年出版的《栽培植物起源和传播》一书中,综合前人报道,认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和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原产、起源的沙果(Malus asiatica)等苹果属种类,并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等地;另一个是原产、起源于高加索南部和小亚西亚的苹果属植物,由于古代民族的变迁而传到欧洲,经过不断地栽培改良,逐渐发展成现代西洋苹果(Malus pumlla)。西洋苹果在公元6世纪经西域传入中国。这两个主要起源中心及其传播途径如图3-1-1所示。



图3-1-1 苹果植物的起源传播示意图

(引自星川清亲著,段传德等译,《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0年,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李育农教授提出,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苹果属植物起源的多基因中心,但这些多基因中心形成的先后值得探讨。在世界苹果属多个基因中心,多倍体种比例的增加从亚洲到欧洲再到北美依次有所上升。由于多倍体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较二倍体为大,在进化的过程中,最先侵入新区的常是多倍体。因此,李育农教授认为,苹果属植物的扩散有从亚洲到欧洲和日本、再到北美的趋势,最后形成苹果属植物多基因中心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