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速度模型

如题所述

由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凤凰—茶陵段6个炮点的爆破地震记录截面图(袁学诚,1997),对纵波记录识别出的包括初至波震相 Pg,中间层反射波震相 Pi(i=1,3,4,5),莫霍面反射波震相Pm和莫霍面产生的首波震相Pn等主要震相。由Pg波震相建立浅部的速度结构,主要是基底界面及其上部的速度结构;由Pi和Pm震相建立了地壳内部的速度结构确定地壳厚度;根据Pn波的特性,确定反映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特征的Pn波视速度值。图3-1 即为以上述地震相反演得到的凤凰—茶陵剖面的纵波速度结构。

图3-1 凤凰—茶陵地学断面速度模型

(袁学诚,1997)

由于整条剖面上的速度结构相当稳定,因此,可将各个炮点上求得的速度断面进行分层平均,从而得到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湖南地区综合速度模型如图3-2所示。综合扬子、华南板块的速度分层,可以得到湖南地区地壳速度的分层结构。

h1=0~1.09kmυ1=5.5km/s

h2=2.76km υ2=5.73km/s

h3=13.42km υ3=6.09km/s

h4=4.46km υ4=6.05km/s

h5=9.13km υ5=6.55km/s

h6=6.20km υ6=6.98km/s

∑h=37.06kmυ=6.30km/s

速度结构的主要特征:

(1)壳内速度结构在垂向上具分层结构的特征,即具三层结构:第一层(上地壳):υP=4.50~5.98km/s,平均深度为3.85km,相当于地表沉积岩厚度。第二层(中地壳):υP=6.01~6.25km/s,深度为3.85~21.73km,平均厚17.88km。其下局部具低速层,大致相当于康拉德面(Conrad discontinuity)或韧性滑移面的深度。第三层(下地壳):υP=6.30~7.50km/s,深度为21.73~37.06km,平均厚度为15.33km。其下为υP >8.0km/s的高速层,Pm清晰,为莫霍面顶界。

图3-2 凤凰—茶陵地壳速度模型

Ⅰ—上地壳;Ⅱ—中地壳;Ⅲ—下地壳;Ⅳ—上地幔

根据剖面计算出湖南地壳平均厚度为37.06km,小于华北块体(41km),平均速度6.30km/s,比华南块体(6.4km/s)小,但较青藏块体(6.23km/s)和华北块体(6.21km/s)高。由湖南地壳速度模型可知,扬子块体、华南块体速度结构特征属典型的大陆型稳定地壳,与洋壳有明显的区别。

(2)莫霍面起伏变化大,最大落差达10km,自东至西,莫霍面深度作台阶式下降,茶陵—衡阳为29.3~30.6km,金兰—邵阳35.6~36.3km,洞口—白马40km。在雪峰山地区,莫霍面又略有抬升,黔阳39.84km,从怀化以西又开始下降,其中麻阳为40.88km,凤凰43.91km,四川秀山45.5km。

地壳分层及组构特征:湖南地壳具三层结构,且地壳速度由浅至深是渐变的。在地壳上部速度一般为4.5~5.9km/s,变化较大;中部变化较小,速度稳定,一般为6.0~6.2km/s;下部呈明显上升趋势,一般为6.3~7.2km/s;在底部出现速度大于8.0km/s 的速度跃变,为莫霍面深度,波速一般为8.0~8.2km/s。

上地壳:υP<6.0km/s,厚度变化较稳定,总的趋势是湘东、湘西较薄,湘中较厚。湘东一般厚2.5~3.5km,湘西3.7~4.0km,湘中4~5.3km。其中茶陵为2.8km,衡东3km,樟树3.5km,金兰4km,邵阳4.7km,新化5.3km,洞口4.3km,雪峰山—武陵地区为3.7~4.0km;相应的,P波速度也由东往西增大,其中茶陵υ=5.43km/s,金兰υ=5.6km/s,雪峰υ=5.75km/s。整个上地壳主要为海西—喜马拉雅期沉积盖层,由地震波速确定的剖面沉积盖层的厚度相一致,但略偏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各地沉积厚度不同及剥蚀程度各异引起。

中地壳:υP=6.01~6.23km/s,岩性以硅铝质为主,上部主要以元古宇—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为主;下部为太古宇变质结晶基底,可能属花岗片麻岩或混合岩。在元古宇底部和太古宇顶部之间存在一低速、低密度层(新化以东),可能为构造滑脱层,也是地表多数断裂构造消失的深度。中地壳厚度在邵阳以东为15.50~17.70km,平均16.93km,在湘西地区为7.30~18.20km,平均17.78km;在湘中地区较薄,约14.6~18.7km,平均16.65km。相应的,P波速度在樟树υ=6.02~6.07km/s,在湘中υ=6.15km/s较高,在武陵雪峰山区为υ=6.06~6.10km/s。

下地壳:υP=6.25~7.5km/s,其厚度由东向西增大,其中永新为9.8km,茶陵10.1km,衡东9.5km,樟树11.0km,金兰17.0km,邵阳12.9km,洞口17.68km,麻阳18.88km,凤凰22.91km。

对湖南省下地壳物质组成的认识,传统上认为是由玄武岩或辉长岩构成。实验表明,当围压增加时,玄武岩或辉长岩最终转化为榴辉岩,其过渡相为石榴子石麻粒岩,而榴辉岩的υP>8.0km/s,石榴子石麻粒岩的υP介于7.5~8.0km/s之间,均大于湖南下地壳的υP,因此湖南下地壳的成分不可能是玄武岩或辉长岩。

袁学诚等(1989)对花岗岩和闪长岩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和闪长岩在下地壳的温压条件下的产物为麻粒岩相,其速度为6.7~7.4km/s,与凤凰—茶陵断面下地壳波速接近,故湖南下地壳可能为中酸性麻粒岩。在白马山和衡阳段下地壳底部速度大于7.0km/s,与湖南壳下垂向增生现象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