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如题所述

登山里许出自明代徐霞客创作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写作者的武彝之旅。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汨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峰。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曲真高下随岩宛转。


注释:

(1)许:表示约数。

(2)三姑:地名。

(3)幔亭峰:山峰名。


简介: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区进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进行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16个省市。

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以散文和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经历和观察到的各种地理现象、自然规律、气候状况、动植物情况,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


常考题目: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登山里许。许:________________

(2)然业已上登。业: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些许,一些既,已经看,回头看就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答案:A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8

”登山里许“出自徐霞客的作品《游太和山记》。该句全局为: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

作品原文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注]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升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作品翻译

    从南天门宫往左直奔雷公洞。洞在悬崖中间。我想返回紫霄岩,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抬轿的人说迂回绕路不方便,不如从南岩下竹笆桥,可以观赏滴水岩、仙侣岩等胜景。于是从北天门往下走,一条阴森的小路,滴水岩、仙侣岩都在小路左侧,悬崖向上飞突,泉水滴沥崖中,悬崖中能容下静室,供奉的都是真武帝。下到竹笆桥,开始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但山路没有随着山涧。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经过白云岩、仙龟岩等处,一共走了二十多里,顺石阶一直下到涧底,就是青羊桥。涧水就是竹笆桥水的下游,两岸山崖上草木繁茂,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跨在上面,不知道涧水流到什么地方。抬头仰望天空,形状如同瓮口一般。过了桥,径直登上攒天岭。走五里,抵达五龙宫,宫殿的规模和格式与紫霄宫、南岩相仿。从宫殿背后登山,走一里多,转进山坞,到自然庵。不久返回五龙宫殿右面,转下坞中,走两里,到凌虚岩。凌虚岩背靠重重山峦,面临极深的沟壑,正对桃源洞众山峰,满山嘉树特别茂密,紫色翠色互相辉映,犹如图画,是希夷先生修炼的地方。前面有传经台,孤零零地俯视深壑,可以和飞升台相媲美。返回时经过五龙宫殿左面,攀登榔梅台,于是下山到达草店。
华山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一直上到峰顶,松柏大多有三人围抱那么粗;松树全是五针松,松子和莲子一般大小,间或遇到没掉落的松果,摘下来吃,鲜味、香味都特别好。太和山则是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嵩山、少室山之间,从平缓的山脚到达绝顶,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山峰、峡谷、河川、平原各种地势,季节相同而天气物象不一样。我从嵩山、少室山出来时,才看到田里麦苗青青;到了陕州,杏树刚刚开花,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十分动人;进入潼关,大路平坦,高大的杨树立在道路两旁,梨树、李树高低不齐;等到转到泓峪,却是层层的冰冻积雪遍布山谷沟涧,真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经过坞底岔时,又看到杏花开放;从龙驹寨出去,桃红柳绿,所到之处一片春色。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时节,不由触景生情。于是从草店启程,经过二十四天,在浴佛节第二天到家。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注释

危:高;

间错:杂乱地分布;

抱:围抱;

连络:连续不断地长满;

国禁:朝廷禁止砍伐。

历:经过;

循:沿着,顺着;

度:涉及,达到。

第2个回答  2022-08-11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原文: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出处: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翻译: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白话译文:

继续往山上爬了一里多路,就看见汩汩地往下倾泻的山泉。俯身鸟瞰山下风景,也有高耸、险峻的岩壁,泉水自岩壁的半腰处涓涓往外流出,旁边有稀稀落落的竹子相互照应,让人觉得有兴致。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再回到此地细细欣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就到了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尼姑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创作背景: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书中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描绘了出来,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 (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07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下身去鸟瞰下面,还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交相辉映,让人的兴致变得非常好。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去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到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面悬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庙。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攀登上另外一处悬岩。悬岩不是特别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耸,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来修筑的。

《登山里许》原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武彝山,今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先城南15公里处,是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夷溪两岸,乘船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
第4个回答  2022-08-24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下身去鸟瞰下面,还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交相辉映,让人的兴致变得非常好。但是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去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到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面悬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庙。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攀登上另外一处悬岩。悬岩不是特别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耸,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来修筑的。

  《登山里许》原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登山里许》出自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旅。武彝山,今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先城南15公里处,是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夷溪两岸,乘船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