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

如题所述

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是想表达自然现象易变,并认为人的活动更易变,因为将一种现象持续下去不容易,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不变的。

原文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天]者同于失[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天]者,失[天]亦乐得之。

白话译文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骤雨呢?是天地。天地形成的狂风暴雨尚不能长久,又何况人的狂妄行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合于德,失德失道的人,就会失去他们。合于道的人,道会乐于帮助他。合乎德的人,道就会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会使他失道失德。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人要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得到了“道”,并可以因此与“道”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

那些看事物已接近于事物的本质“道”的,就相当于是得到了“德”,并可以因此与“德”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那些既看不到“道”也看不到“德” 的,就叫做“失”,且不得不与“失”处于同一层次或范畴。

人若要达到“道”和“德”的高度,得持续不断地去追求“道”才能做到。凡不去追求“道”的,也就是说,凡不去追求事物本质的人,就只能总处在事物本质以外的范畴“失”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道亦乐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8
这句话联系上下句解释的含义是:天地都不能使狂风暴雨这样强大的事物持久地保持 老子第23章─ ─ 希言自然。(行不言之教,任物自化,是合乎自然的。)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以,狂风不能持续一早晨,雷阵雨不能下一整天。) 孰为此者?天地。(谁使它成为这个样子?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都不能使狂风暴雨这样强大的事物持久地保持,) 而况于人乎?(更何况人呢?)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抬起脚后跟,站不长久,跨并大步走,是走不長久的。〉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以为聪明是不聪明,自以为正确是不正确)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以为有功是无功,自高自大,就不会进步。) 其在道也。(这些都是道所规定的) 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多余的话,多余的行动,谁都讨厌) 故有道者不处。(所以,把握了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去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9

老子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