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最后一句体现了什么?

如题所述

体现了红军的乐观,最后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诗的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出处:


《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


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乌蒙:山名。乌蒙山。


泥丸:小泥球。


金沙:金沙江。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岷(mǐn)山:中国西部大山。


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尽开颜:都笑逐颜开。


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扩展资料:


1935年9月27日,红军到达甘肃通渭榜罗镇。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镇会议”),正式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9月28日,毛泽东在通渭县城东文庙街小学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全军排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时,即兴朗诵了自翻过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就酝酿在心中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长征时期毛泽东创作的唯一一首律诗,定稿于1935年10月。毛泽东以高度凝练的诗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两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心境从焦急忧虑到胜利喜悦的转换。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用了这首诗,使其成为与世界读者见面最早的毛泽东诗词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7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8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诗人既不叹息过去的困难,当然也不必写出后边的困难
第3个回答  2014-12-17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诗人既不叹息过去的困难,当然也不必写出后边的困难
第4个回答  2014-12-17
对自身的自信,对红军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