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孙少安的命运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如题所述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孙少安的命运在告诉我们:

1、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从容淡定、自得其乐,更要有挑战命运的自强不息和英勇气概,以及“苦难并非人成长的唯一要素,悲剧也绝非是生活得常态!”

2、要是没有奋斗的目标,活着也就等于零,久了也自然会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追求,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平凡、从容,才是最真。

《平凡的世界》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扩展资料:

《平凡的世界》人物简介:

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

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

田润叶:

田润叶同样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这里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润叶身上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参考资料来源:《平凡的世界》-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主人公孙少平走过的道路可谓风风雨雨,泥泞坎坷,荆棘丛生。早期他求学在外,“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是对他艰苦生活最细微的描述。对于一个要强的青年人来说,这种生活对其尊严的侮辱和人格的“丧失”让所有人变得脆弱。高中的生活最终告诉我们,苦难中的孙少平没有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没有被现实和命运打败。他渴望用自己的成绩来改变现实,来挣脱命运的枷锁!后来少平无缘大学,回到双水村教书,渐渐成熟的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哥哥少安虽已成家,并当上生产队队长,但家境依旧贫穷,祖母生病没钱医治,姐姐的家庭也需要他们的照顾。他不甘心一辈子就困在大山里,精神世界的巨大空洞和单调的农村生活让他内心的矛盾与日俱增。对于一个斗士来说,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束缚住他的双脚,他的一生是用于前进和创造辉煌的。他心底那种不服输的锐气再一次激起他反抗命运的决心,强烈的奋斗欲促使他再次起航。之后在黄原城做小工,背石板等接踵而来的苦难对于孤身一人但精神强大的少平来说是不足为惧的。 对于苦难,少平有着独特的认识:“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挑战命运的自强不息和英勇气概,更把少平这个斗士塑造得熠熠生辉。生活中,少平是正直善良的。做小工时他为救被包工头胡永洲欺辱的小女孩小翠而不惜自毁饭碗、与黑恶势力势不两立,已是纯粹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形象。煤矿事故,师傅死后,对其一家人的照顾和帮助以及不离不弃,更显示出了少平的成熟,敦厚和仁爱。这是他高尚的人格美!少平是可敬的,面对困难,他从容面对,表现出的那种征服者咄咄逼人的态度,凸显出的那种舍我其谁的斗士形象是可敬的;面对弱者,他坦诚相助,折射出的那种仁者大慈大爱的光辉,突兀出的那种敢为人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是可敬的。对于少平这个不屈的灵魂来说,虽然在现实中没有推开幸运的大门,但他给世界送来了一声响亮的嘶鸣! (二)孙少安——苦难中的仁者 另一位主人公孙少安是生活包袱最沉重的青年。6岁开始干农活,为了弟妹完成学业,13岁时以一全县第一名的成绩缀学帮助父亲撑起风雨飘摇的家。贫穷就这样改变着人的命运。苦难的童年铸就了少安非凡的魄力,借贷款,开工厂,一步一个勇气,一脚一个艰辛,天生的实干家在艰苦的奋斗中实现着自己“飞黄腾达”的梦想。生活中,少安有着一颗超出善良的心。对于自己贫困的家庭他从未显示出厌恶和嫌弃。起初的分家让他痛楚不已,“他无法接受分家的事实。他从一开始担负的就是全家人的责任,现在让他放弃这种责任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一个生活哲学问题,更主要的是,他和一家老小的骨肉感情无法割舍。他们这个家也许和任何一个家庭不同。他们真正的是风雨同舟从最困苦的岁月里一起熬过来的。”他对全家老小所表现出的责任感令人起敬。可以说,如果没有少安这根家庭支柱,也不会有少平的“远走高飞’”去追逐梦想。而难得可贵的是,少安的爱是博爱,它将对家庭的爱扩张到全村村民身上。他太了解自己受苦受难的乡亲们了,不管他自己将如何发达起来,他永远不是那种看不见别人死活的人,他那段辛酸的生活史使他时刻保持着对普通人痛苦的敏感和入微的体会。无论以前大家是帮过自己还是有过过节,这些都不重要,要紧的是他们太可怜了。这,不正是儒家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最崇高境界吗?而对自己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对自己帮助过的乡亲们的“背叛”,少安的无怨无悔,更是一个“仁者”的胸襟。少安身上散发的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美,生活美! 三、两主人公命运的剖析 两位主人公各自选择的道路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少安还是像以前一样,守候着贫瘠的故土,他割不断这段感情。对于少平来说,“出走”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一直在顽强挣脱自己农民的身份,就像路遥说的:“最叫人痛苦的是,你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又想挣脱这个家庭;这脱不了,又想挣脱………”少平的出走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多少是有些盲目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出去能干什么,,当他恍惚地出了黄原的公交车站,愕然地看着眼前令他眼花缭乱的世界,他能做些什么。当一个小工,背几块石板就能放飞他心中的梦想吗?就能弥补精神世界的巨大空虚吗?相反的是在百废待兴的农村,需要的不正是孙少平这样的人才吗,能吃苦,更有才能,会为更多的人谋得幸福,发展家乡,把人民带离贫困。而少安的拼搏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改变悲惨的命运,甚至没想过去提高家庭的生活条件,打新窑洞的根本目的也只是在双水村为自己留下纪念。少平的价值观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正如少平自己所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难道农民和工人就要分出个高低吗?一味地为了一个工人身份又有多少价值?对于当时的时局,城市中不都是那些打工仔吗!城市中不缺少这些有勇气的弄潮儿,而乡村中缺少的正是这些有才干的新青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勇气,是无私的奉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彼此之间的差异是各自意识形态对个人前途与家乡建设之间深刻的冲突,是对生命价值取向的一个挑战。其间又哪有谁对谁错!少安的大仁慈可敬,少平的超勇气可佩! 在路遥的这部巨作中,一次次对苦难的挑战让我们如痴如醉。田晓霞的死去,贺秀莲的病逝,李向前的不幸……,“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最好的课程!”路遥在书中对苦难的肯定,多少让我难以接受,在这苦难的背后,更让我觉得:“苦难并非人成长的唯一要素,悲剧也绝非是生活得常态!”这不才是真正的平凡的世界吗? 然而《平凡的世界》的价值不可否认,它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更是其它的著作无可替代的。读它让我们明白了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刚性来横渡挫折的深渊,应该以一个怎样的人格美来面对生活的挑战。我相信这部书会陪我走很远!感谢路遥,感谢《平凡的世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