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如何观待中观与唯识见地的圆融/彭措郎加堪布

如题所述

唯识宗人间初祖无著菩萨 说明:无论是藏传还是汉传,佛教界中观与唯识见地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而持有两种见地的成就者也是层出不穷……对于心地实修者而言,无论是中观或唯识,必然需要一个定解的见地作为禅修的基础,这是不可跨越的必然阶梯。对于中观唯识之间圆融观待,乃至于结合实修的诠释,鲜有见闻。而今末学偶然见到一段务实直白的开示,现录入分享。 阿明 2013.2.15 正文: 唯识讲如来藏属于圆成实性;中观说如来藏是不不了义,属于世俗。如果如来藏像唯识所说是实有,那就是不了义,因为经典里说,如来藏是明空双运的,既然是明空双运,就不是实有;既然不是实有,如来藏就是了义的。麦彭仁波切说如来藏是明空双运。 我自己个人的想法是:唯识主要要与内修结合,中观则主要破外境的戏论。因此修行时,中观与唯识其实是一样的。中观在如何说“无”,也得承认有无分别的智慧;唯识再如何说有“有”,也得承认无能所二显。因此他们的意思其实一样。如果是在无分别中禅修,完全没有任何执着,不执著声、色,不执著有、无,不执著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那就是中观。如果认为禅修无分别的智慧是存在的,那就是唯识。所以在个人修持上,中观与唯识是一样的;对外则中观会说如果执有就有哪些过失,唯识会说如果执无又有哪些过失。不管中观与唯识怎么驳斥彼此,这些上师并非不知道实修时两者其实是一样的——有执着就都有过失。 就我个人来看,中观与唯识在修持上其实一样好。过去祖师也都知道,因此不分中观宗或唯识宗论师,最后都进入密法修持而得到成就。如果唯识见地不好,那么唯识宗的论师也不可能获得成就。由于你非常认真的提出这个问题,我只好把我们所想所知的都讲出来。本来想吝啬保留一下的也都讲出来。 ………… 中观与唯识其实没有不同,一个再怎么说无,也得承认佛陀有无分别的智慧,一个再怎么说有,也得承认没有能所二显。说到底是一样的。 ——摘引自《柔和声》所刊《中观见地之演变》一文,题目为转载所加。 附录:彭措郎加堪布简介 彭措郎加堪布,1966年出生,自幼学习佛法。14岁剃度出家,之后一直跟随恩师堪布白玛当秋学习。1986年进入宗萨康协五明佛学院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23岁即取得堪布资格。26岁正式担任康协五明佛学院堪布。2000年被授命为佛学院院长至今。 在担任佛学院堪布的同时,彭措郎加堪布也向顶果钦哲仁波切、禄顶堪布、禄顶夏仲蒋扬丹贝加村、塔则夏仲、第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白雅仁波切、安章竹巴仁波切、堪仁波切噶玛多杰、堪布银嘎、堪布钦美泽仁、堪布泽噶、南开宁波仁波切、堪布登尊曲加等多位大德处求得多部法的灌顶和传承。 彭措郎加堪布先后在昂章佛学院担任两年教授、在阿坝萨贡寺授课三个月、江达瓦拉寺佛学院授课三个月、白雅寺授课三个月、北京高级佛学院活佛班授课一学期,也曾担任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安章寺佛学院堪布、西藏日喀则俄日寺佛学院的堪布。2005年还受邀担任全国佛学博士班的监考老师与一届博士生导师。 2007年-2008年,应第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邀请,彭措郎加堪布进行了一系列的环球弘法行程,在美国、欧洲、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印度、不丹等地给予佛法教授与禅修指导,同时也应邀至柏克莱大学、旧金山加州综合科学学院、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维吉尼亚大学演讲。 彭措郎加堪布还完成了佛法方面许多的作品,诸如《大圆满隆钦宁提前行摄要修行次第》、《萨迦前行引导文》、《轮涅无别之见实修指导》、结合大圆满法义之《山净烟供仪轨讲解》、钦哲传承《吉祥萨迦巴前行念诵文》、《利美不分教派运动介绍》、《什么是上师》、《施身法讲解》、《死亡和中阴的讲解》、巴珠仁波切《三句窍要论》讲解、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告诫三摩地行者》讲解、《颇瓦法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佛法》、《如何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一日闭关实修指导》、《二十一度母赞讲解》、《普巴金刚修法讲解》、《略述甚深道之窍要》、《各大宗派赞颂文》、《略述清净善妙道光明》、《格萨尔王略说》、《大堪布白玛当秋传记》、《措卡寺历史》,以及若干祈请文、赞颂文、道歌等。 第三世宗萨钦哲仁波切非常推崇彭措郎加堪布,他曾如此地介绍说:“我被认证为蒋扬钦哲却吉劳追的转世,不管做得到或做不到,总觉得有责任要支持及维护不分教派运动(利美运动)。世界上,不论佛教或其它宗教都是宗派林立,不分教派运动日渐衰微……康藏地区宗萨寺的彭措郎加堪布,是少数能与我热忱地谈论不分教派运动的人……彭措郎加堪布还年轻,我对他怀有蛮大的期望,我鼓励大家与他交谈、结缘,把他当成朋友,不一定要看成老师。只要情况合适,我保证大家和他交往,不会是一种浪费。” 甚至,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也曾公开地预言彭措郎加堪布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利美(不分教派)大师之一。 相关博文:丹贝旺旭仁波切开示:大中观与大圆满的关系/教证之光藏传佛教史上的“他空见”与“自空见”/班班多杰[转载]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周贵华他空承许狮吼论/麦彭仁波切[转载]隆钦巴大师所著《七抉择见》及讲授[转]大圆满无上心要珍宝/二世敦珠仁波切[转]五蕴非我的引导开示/竹清嘉措仁波切密勒日巴大师“三金刚钉”教言释义/竹清嘉措仁波切萨迦派道果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源流[转载]噶玛朗巴掘藏之《直指觉性洞见自解》/桑千编译[转载]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简介对初学者的教诲/麦彭仁波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