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有哪些表现?

如题所述

人的一生面临很多选择,如选择工作,选择伴侣等等,可有一项我们是没法选择的,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带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成长的环境,带我们成长的这个家庭就是原生家庭。心理学家曾说过:“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原生家庭不但影响我们的过去,还影响我们的未来。

那原生家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亲疏关系模式

亲疏关系,就是人们对亲密感的需求程度。夫妻间的"亲疏需求"是一致的,但外在表现就有差异,他们之中,一个表现为"追逐者",另一个表现为“疏远者"。

如果夫妻间为满足对方需求,随时转换"追逐者"和"疏远者"的角色,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发展良好。有些夫妻,一直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无视对方的需求,这就会导致他们在亲疏关系上出现问题,并由此产生争吵,诱发更多的矛盾。

家庭分歧的处理方式

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分歧是不可能避免的,但面对分歧,人们都希望对方发生改变,顺从自己,另一方的回应决定了这个家庭是如何处理分歧的。基本的回应方式大概有四种,分别是:顺从、反叛、攻击和断绝关系。

顺从模式的基本要求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和平",他们害怕冲突,否认差异的存在,不想去认真了解对方,了解自己,因此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是生疏的。

反叛模式,夫妻中的一方是"权威人物",另一方是"反叛人物",权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反叛人物就专门跟权威作对。

攻击模式,家庭中永远有一个“攻击者"和"反击者"。“攻击者"把自己的失落和挫折,归因于另一方,并且千方百计地改变对方,而对方则拒绝任何改变,还要进行"反击"。因此这样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战争”。

直接断绝关系模式,婚姻关系中的一方与家庭断绝关系,这些人认为对方太强势,自己毫无地位,对目前这些关系也没有能力,因此是非常焦虑的,对感情困惑,这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处理模式。

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

所谓功能过度,就是过度负责,超过限度,而功能不足呢,就是不能负责。"功能过度者"觉得,自己必须担起重任,“功能不足者",喜欢找各种借口,证明自己不能担此重任。

如果一段关系中,“功能过度"和“功能不足"的角色是固定的,那这个关系就是不健康的,会互相依赖,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会加深这种过度和不足的程度,但这是一种很多见的模式。

三角模式

父母发生争执时,往往会把孩子拉进来,作为自己的同盟,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很常见的三角关系,父母发生争执时,其中一方总会把自己的子女也拉进来,让子女变成他的同盟。如果孩子参与到父母的战争中去,就形成了三角模式。

原生家庭关系会影响一生,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们下次再说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原生家庭可能总是会让孩子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两个人经常的吵架,会让孩子感觉特别的压抑,而且家庭中特别的冷漠,没有一点温度。
第3个回答  2020-11-23
原生家庭的话,一般来说表现的是比较自然的,因为就是这家生的孩子,并且他就是在这家出生的那么自己身边照顾的父母也都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他在家里不会特别的约束,也不会小心翼翼的去做一些事情,那么在半夜想去冰箱吃东西,他也不会小心翼翼,并且都是光明正大的,所以说原生家庭真的是非常的好,那么那些不是原生家庭的人真的过得非常的小心翼翼,并且还担惊受怕着。
第4个回答  2020-11-23
有些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里所有的东西先供着他挑选,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可能导致孩子长大以后比较自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