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出一亿,计划培养30个诺贝尔奖,听着像笑话,如今怎样了?

如题所述

诺贝尔奖是指根据科学家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世界级奖项,涵盖了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五个方面,旨在表彰“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对于中国人来说,诺奖好像一直是一个比较高不可攀的奖项,因此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诺奖梦。到目前为止,中国获诺奖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完全以中国公民身份获奖的人仅有莫言和屠呦呦两人。因此我们一直觉得诺奖是一支“高岭之花”,难以攀折。

50年拿30个诺奖

但是,日本在21世纪初却“口出狂言”,提出了一个如20世纪的大东亚共荣圈一样荒唐的计划。2001年,日本政府拿出一个亿,提出“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宣称“50年内要拿30个诺贝尔奖”。

并且集中投资在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环保和纳米材料四个领域,以竞争性的研究资金吸引和培养年轻的研究人员等。这个“计划”一出台,许多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想要坐等日本被打脸,却没有料到被打脸的是自己。

超额完成计划?

迄今为止20年间,日本已经诞生了19位诺奖获得者,也就是说,日本用了五分之二的时间完成了近三分之二的诺奖计划,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

那么,日本是如何实现这一个被人看作笑话的计划的呢?许多人或许都被表面的假象迷惑了,认为日本诺奖获得者的井喷式增长正式由于日本所制定的诺奖计划,实则并不然。

我们都知道,科研是厚积薄发的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日本不可能在计划一出台就取得巨大成果。诺贝尔奖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其实日本目前在诺贝尔奖上取得的成就更应该归功于上世纪。

我们发现,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并非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而是次之的京都大学,这得益于京都大学的教学制度。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京都大学采用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德国洪堡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研讨班制度,后来普及到全日本的大学。这种模式的运用大大地推进了日本基础科学的发展。

不被国内专家看好的“科学计划”

反而是2001年出台的“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遭到了日本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贬斥。这个计划实际上是日本科研经济效益过低的焦虑下的产物。基础科研的成果并不能迅速转换为经济效益,而是成果由“科学没有国界”的造福全世界的研究。

日本上世纪末的一直致力于专攻基础科研,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所以日本的第二次科研计划其实更重视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致力于应用科学研究。这个计划显然不能使日本的诺奖获得者显著增多,只是这个弊端要经过一点时间的发酵才会初漏端倪。

小结

不过,相较于日本,我国的科研水平还是略微逊色。大和民族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并且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一直在致力于“科教兴国”,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诚如诗圣杜甫所说的“转益多师是我师”,在科学研究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结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为日本实施了这样的政策以后,只为他们国家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虽然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但是依旧也有所成效。
第2个回答  2021-01-08
如今肯定没有实现,毕竟想要培养出30个诺贝尔奖,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第3个回答  2021-01-08
如今人家呀也是说到了做到,可见人家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可能当时是听起来像一个笑话,人家却当了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