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作品入选小学教材被大改,文学性和语言规范如何两全?

如题所述

语文教材的规范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许多名家的作品入选教材却被大改,会被指出不尊重原作者。

而如果原封不动地载入,又会对学生有一定的误导。那么文学性和语言规范如何两全?

我觉得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难以调和的,由于时代变更,我们的语言文字更加规范化,尊重历史的同时不断创新才有助于教育发展。

显然,作者的作品被大改是不太合适的,既然被奉为经典而且被录入学生的教材,那么其必然是有优越性的,如果被随意更改,经典的“经典之处”也会逐渐被泯灭,我们又如何体会真正的作品内涵?

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学作品包括名家的作品也会有语言不规范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文学性,所以各种通假字、假借字等等也逐渐被发掘。

我们学生时代常常接触的到的鲁迅先生,我相信他的作品在被选入教材之前肯定也被修改了几番,即便是这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觉得其中的部分字句多有别扭的地方。

这时候就体现出课下注释的重要性了,我们学习古文的时候,如果没有课下注释,学习起来就举步维艰,因为课下注释对字词的解释十分明晰,我们不熟悉的字词包括句子都可以通过它来进一步了解。

既然古文可以这样,那么现代文又未尝不可,如果是大篇幅的改动,在文章后面附上原作品进行解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这样让作品保持文学性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语言规范性。

我们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对名家作品进行修改后纳入教材并不是不尊重原作者,而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时代在变化,文学作品的语法规则也在臻于完善,如果名家的作品与现如今的语法规范不符,我们进行简单的修改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仅限于小小的改动,如果是大改动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说明。

文学性和语言规范性相辅相成,语言规范让作品更加规范,减少了字句读起来别扭或产生歧义的可能;文学性赋予了作品的内涵,让作品更为的生动与真实。

文学性和语言规范两全,在修改作品纳入教材后增加必要的解释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麻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5
诚然,语言的气质和内涵熔炼了千年的文化传承,但“文学性”烙有时代背景、周遭环境和作者个人风格的鲜明印记,名篇原作中带有的旧质语言要素并不全然符合当下的表达规范是客观事实,而作为公共知识产品的教材在编选过程中做出一定的改动亦符合情理。
第2个回答  2021-04-15
我觉得这两项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只要两项同时抓起来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21-04-15
他的文学性也是具有一定的背景,而且语言上也比较规范,清楚的记载了中国的一些文化,而且更加客观的表现出了当时的一个情况,让学生更能够去理解。
第4个回答  2021-04-15
首先就是应该加大小学生对文学以及语言方面的一个锻炼,这些东西首先就是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抓紧,毕竟这对于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所以说应该在小学的时候就设立一些课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