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招生,民办学校就不能“掐尖”了,他们怎样保证优质生源?

如题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学习更是列为头等大事。为了照顾孩子方便或者方便孩子上下学,直接在学校周围租房、买房的多了,导致学区房价格蹭蹭蹭地往上窜!


民办学校凭借着雄厚的财力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师资,加以先进的办学模式,以高升学率和教学质量吸引了许许多多家庭财力较好的家长,趋之若鹜、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孩子送进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办学规模是一定的,面对这么多的生源,他们就会掐尖,或者照顾关系户。由于掐尖的学生数量非常多,导致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了良性循环,更是搞得风生水起,把公办学校弄得灰头土脸。

❶本地共有9处民办学校,其中7处是本土力量举办的民办学校,有1处是江苏方面独资举办的民办学校,1处是上海和当地政府联合举办的民办学校。

❷7处民办学校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因为师资力量不够优质,教学质量不够优质,并没有吸引多少生源,只是有些经商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人为了方便孩子的管理,送到这些民办学校读书,他们把这些民办学校当成了“托儿所”。

❸另外2处民办学校才成立了不足3年的时间。这两处学校的发展前景也不一样。

■上海和当地政府联合兴办的这所学校,办学体制是“民办公助”。这样的学校,其办学自主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办学机制也不够灵活,师资力量不够优质,教学质量不够优质。

■另外一所由江苏教育集团独资兴办的民办学校,拥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和人事权,并且拥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不怕给老师发奖金、发补贴,老师的工资高高的,自然工作干劲大、热情高,贯彻执行力杠杠的。教学质量也就非常之高了。

在社会各界看来,其优质的教学质量就成了吸引众多目光的所在。

据悉,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还没有开始招生呢,这所民办学校已经收满学生了!

每年18000元的学费(义务教育免费)挡不住望子成龙家长的脚步;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只要有关系、有门路,也能拼爹拼妈拼关系挤进这所学校的门槛去!

很多的优质生源被这所民办学校给吸引过去了,其他的公办学校只能望洋兴叹了!

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和“抢跑”招生对正常的招生秩序起到干扰作用。

对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乃至国家层面都已经认识到其带来的危害,并且早在2017年开始,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摇号招生”,在2019年更是提出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法律明确规定不允许选调生,这早就违法了。所以。怎么才能给少数学校拔尖特权,要么初中初考,要么公私立都考,要么遵纪守法???这种私人拔尖特权让教育局和政府牵头的条子价格越来越高,令人发指!就一张纸条就是几十万,疯狂腐败!!结论:公立和私立机构都要考公,或者说不要捏捏。不定期面试是混蛋策略!但是摇号的作用实在是太有限了,最终的好政策就是把优质高中名额全部按照初中生人数分配给学校!

私立学校的孩子绝对不敢和老师顶嘴,更不敢不写作业。如有问题,老师会打电话给家长或邀请家长来学校,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但是公立学校招生是异地招生,生源参差不齐,要么懒,要么家长不监督,要么真的学不会。然后公立学校要多花时间在教学上,抓习惯,抓基础,抓家长配合。孩子水平不同,习惯不同,所以老师上课很郁闷:说得深,大多数人听不懂,说得浅,拿不到成绩。

在私人环境里,大家都在学习,谁成绩好谁就是最好的!在这种环境下,不读书能干什么?这也是很多家长要去私企的原因,也就是花钱给孩子买一个学习环境。私教政策很灵活。私立学校的分班教学、上课、补差、提高都很灵活。只要有有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几乎总是在用。分班教自习课是正常的状态。尤其是在第三年,私营部门几乎做了任何事情来改善其业绩。把每个学生的潜能挖掘到极致,中考平均分远远超过其他学校,是不是很奇怪?

综上所述,公立学校想在现行的教育规则下超过私立学校,哪怕公民招收一样,哪怕私立学校摇号。我们需要更加努力。

第2个回答  2020-07-17

以前,对于民办学校诟病最多的就是他们通过考试“掐尖”招生,各地优质生源几乎一网打尽,给公办学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乡镇学校生源流失严重,陷入缺乏优质生源——升学率下降——生源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乡镇一级的中学几乎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这些现象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注意和重视,毕竟公办学校才是义务教育的托底和基础,所以,今年全国各地都在实行摇号招生,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我们这里当然也是一样,在以往,民办学校提前几个月就铺天盖地的广告,招生考试的时间也早早就挂在了学校网站上,发到微信群中。但是今年,到了临近放学,官方网站也没有看见相关的招生安排。

于是很多人以为,这下招生公平了,大家完全凭运气上学,摇到哪就去哪上学?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呢?民办学校真的放弃了掐尖招生了吗?那他们赖以生存的优质生源从何而来?


我们县区虽说是个五线城市,但是却有两所全国百强中学,前几年,为了突破招生和收费的种种限制,这两所中学都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学校,也就是民办学校,管理力量,师资力量甚至包括校舍都是公办学校的,不过把一个校区换了一块牌子而已。

由于有当地名校背书,民办学校民间资本大量投入,重金聘请名师加入,至关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掐尖招生,因此这几年的中考,高考成绩相当夺目。各地学子更是趋之若鹜,纷至沓来,每当招生考试的时候真可谓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但是今年不允许通过选拔考试进行掐尖招生了,是不是这些学校就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全部进行摇号招生了呢?当然不是,在关上门的时候,他们悄悄地打开了一扇窗。大规模的集中招生考试虽然取消了,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方法能够做到“掐尖”的,首先是通过关系,调取到毕业班的月考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取得优秀学生的成绩和联系方式,直接和家长联系通知录取;或者采取“化整为零”方式,悄悄来到各乡镇在小学六年级中进行学业能力测试,在乡镇优秀学生中组织考试,优中选优。

我们学校排名前十的学生要么接到了录取电话,要么接到了考试的通知,这样的考试,规模小,针对性强,而且他们直接和家长联系,是否录取,任课老师都不知道,直接电话通知家长。由于学校名声在外,家长一接到通知,自然是喜不自胜,忙不迭就去交了保证金。


为了争夺优质生源,一中,二中几乎同时向优秀学生伸出橄榄枝,一旦家长有就读意向,立马收取保证金,敲定就读名额,只待下学期开学就把学籍转过去了。当然,摇号还是要摇的,但是这些优质的生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然是预先留下一些学位指标,保证他们的入学。

私立学校生存靠的就是“升学率”,优质生源是升学率的保障,如果不掐尖,如何保证生源质量?所以,民办学校是不会轻易放弃掐尖招生的,虽然国家有政策,但学校总有办法钻空子,只不过现在的掐尖比以前更隐蔽罢了。

第3个回答  2020-07-21

摇号招生,民办学校就不能“掐尖”了,他们怎样保证优质生源?

众所周知,现在上海的学校不管是初中还是小学升学率最高的都是民办学校。因为民办学校在招生中有着优势,那就是掐尖优势。其实生源是升学率高的最基本原因。因为只有千里马才能吸引到伯乐,如果学生的生源质量好,那么优质教师自然就会被吸引。

而且学校虽然收费比较自由但是很少有超过五万一年的这也是保证那些优秀但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顺利入学。但是现在民办学校100%摇号入学。给初中和小学生源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民办学校如何保证优质的生源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01,提价扩招

如果想要提高学校的生源,那么就要从提价和扩招入手把学费提高到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一年能过滤掉一大部分家庭不好的学生。学习好的孩子通常都需要家里的大力支持。但是提价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如果性价比不高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孩子即使摇到号资质也很好但是不愿意来上学,并且最富裕的家庭还是少数。

扩招也是一个提高生源的选择,如果招生比之前提高了十倍,那么进来的尖子生就会更多。在学校内部选择尖子生组成一个尖子班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升学率就会降低,也和现在的公办差不多。

02,直升

还有一种就是直升入学,创办幼儿园大班毕业班以及小学六年级大班毕业班。选择一部分学生直升入学,这能很好地保证生源。而且因为直升入学的名额多,那么摇号的名额就会更少,生源的不控制性也会变少。

但是直升也有一个缺点,直升的缺点就是根据家庭来选择学校,如果小学在一个地方离家比较近,但是初中比较远的话,那么直升并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卖点,只是一个特性。并且直升作为一个一贯制入学的选择,对于十分优秀的学生来说,显然没有择校更加吸引人。

03,转公办

那么民办学校想要真正地提高生源水平,要怎么做呢?最主要的就是转公办,一般民办学校所在的地区都是比较发达的,周围的小区也是比较高档的小区。那么如果民办学校周围的公办学校优势并不明显,并且民办学校所处的地段是相对发达的地段,那么转公办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般能在较优地段买房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力度都比较大,孩子优秀的概率比较高,而如果附近的公办优势不大的话那么这所转为公办的民办学校就是最大的竞争学校,生源也会相对较好。

总结

对于现在的民办学校来说,想要恢复以前的生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想要尽力地保住现在的位置,转为公办或者是直升国际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放任自流的话,那么民办学校最后很有可能泯然众校。

第4个回答  2020-08-02
公立校同样在掐尖的,只不过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公立校掐尖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