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士兵们是怎么被分配国籍的?

如题所述

当时有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根据士兵原籍地,另一种是根据士兵的驻守地,士兵们自己似乎在当时有选择权。

在1985年,苏联军队高达550万。1990年时,苏联依然维持了400万大军。等到苏联解体时,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国”,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遗产。一次性接收了其境内的170万苏联部队,外加几十万的海外兵团也回到了俄罗斯境内。

总的来说,苏联解体后,驻扎地的士兵如果不属于该国的,基本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很少有留在当地作为该国士兵继续服役的。一些士兵回到自己国家后,也有继续当兵的,总之经过几年的调整后,士兵们也基本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不过,人可以随便走,装备要给我留下。尤其是导弹,飞机和军舰等高科技含量的武器。

一般来说,也是按照驻地划分的。修在哪个共和国的军事基地,连同里面的所有兵器设备,都由该国获得。所以很多加盟共和国都有大批苏制火炮、战车和飞机。但大头还是在俄罗斯手里。估计俄罗斯继承的苏联常规武器占总数的80%左右。

四大舰队,北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基本上归俄罗斯所有,黑海舰队则由乌克兰和俄罗斯瓜分(俄罗斯一直想继续以独联体舰队的形式合并存在,乌克兰不干)。

核武器,除了俄罗斯继承外,其余境内布置有核基地的乌克兰、哈萨克、白俄罗斯,都自愿放弃核武器。

综上来看,在苏联解体之后,最大的受益方莫过于俄罗斯了众多高素质士兵都选择前往俄军服役,很多士兵为了在俄军中获得足够高的重视和报酬,都选择留了下来,而且武器也大多被俄罗斯继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3

苏联解体是上世纪末发生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大事,一个超级大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也不禁令人唏嘘,1991年12月25日19点20分,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将大权移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标志着曾经的大国苏联不复存在。

次日,苏联组织了最后一次苏维埃会议,该会议决定“终止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后,分成了15个国家,其中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包括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前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机构、债券和债务也由俄罗斯继承。那么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的士兵各国是怎么分配的呢?

人员分配一开始主要是按照士兵服役的地方分配,也就是说,士兵在哪儿服役,就属于哪个国家的军队。由于前苏联时代,兵役为义务兵制度,所以士兵在被苏联政府征召后,就打破了原先的籍贯,各个部队尽量平均分配苏联各族的士兵。其实这点来说与我国的情况类似,比如我国的军队中,士兵来自于各个省,为了不让军队中形成所谓的“某某帮”(以某地区命名的)势力,就会把各省的士兵比较平均地分配到各支部队当中,一般来说,一支部队里来自各省的士兵基本比例相当,不会出现某个省的士兵占比过多的情况。

因为一旦某个省或者某个地区在一支部队中占比太多,就可能会形成势力,使军官不好指挥部队。前苏联这样做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一支部队中某个民族的人数太多,那么这个民族就容易形成军中的帮派势力。不过这样分配部队在前苏联时代是没问题的,毕竟那会大家都是一个国家,而苏联解体以后,问题就大了。比如俄罗斯族的士兵被分配到了乌克兰地区当兵,如果按照服役的地方分配,那么这个俄罗斯的士兵就会成为乌克兰的士兵,同样,乌克兰的士兵如果在俄罗斯地区服役,他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项政策出台后很快就引发了军队中的混乱,很多士兵不顾上级的命令直接跑回了家。

鉴于这个情况,当局很快就出台了新的政策,想回家的可以回家,如果还想当兵的,由俄罗斯重新编制。这个命令下达后,就意味着士兵们可以合法地回家了,于是便由大批士兵欢呼雀跃地回了家,把武器都丢在了当地。前苏联解体的时候,全国有370万军队,俄罗斯族是其中的主体,最后俄罗斯接收了其中的大约200万名士兵。

总的来说,苏联解体后,驻扎地的士兵如果不属于该国的,基本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很少有留在当地作为该国士兵继续服役的。一些士兵回到自己国家后,也有继续当兵的,总之经过几年的调整后,士兵们也基本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大量武器外流这也造成了哪个时候很多苏联武器的外流,根据当时的情况,苏联解体后由于整个前苏联国家基本都陷入了经济混乱,经济萎靡不振,很多部队的将领就干起了走私武器的事情

当时从苏联流出的武器,小到轻武器,大到重武器如坦克、直升机,甚至核武器都外流了出去,可见那个时候前苏联地区的部队管理是多么地混乱。影片《战争之王》就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那段时期的历史,主人公就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去的俄罗斯的一个军区,找了军区的司令员购买武器,当时前苏联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在哪个经济困难的时代,军区司令员也干起了倒卖国家财产的勾当。

最后不仅整个军区的轻武器,包括各种机枪、火箭炮之类的,就连坦克、直升机之类的重武器都卖了个精光。当然,影视剧或许有夸张的地方,但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差不多。这也是缘于当时苏联解体后,大量的部队管理混乱,甚至没人管理,再加上经济困难,那些掌握了实权的军官也要吃饭,便有了大笔大笔的军火生意,在苏联解体后的几年里,国际武器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苏制装备,其实就是从苏联解体后的各大军区流出来的。

武器装备的分配其实在分家的时候,尤其是军事装备上面,大多数国家都没什么矛盾,主要是因为苏联最为重要的军事设施基本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其他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军事基地,但都没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武器在哪里。武器的分配,一般按照武器在哪,就由那国继承的原则分配。

最为重要的战略武器,首先当然是核武器了,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前苏联有大量的核武器都部署在了乌克兰,所以乌克兰也一度成为了世界第三核大国,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核武器也有不少。于是在1994年的时候,由美俄牵头,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协商,在得到了安全保障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销毁了境内的核武器。

▲1994年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签订《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现场除了核武器,苏联时代留下最为值钱的武器就是图160远程轰炸机了,当时苏联一共有25架,6架归了俄罗斯,19架归了乌克兰。不过乌克兰作为一个小国来说,拥有这么多图160也没用,而且由于财政问题乌克兰基本也养不起这样的大家伙,后来乌克兰就干脆用8架图160轰炸地抵偿了部分欠给俄罗斯的外债。至于剩下的11架图160轰炸机,俄罗斯当时也囊中羞涩,便一直没有买回来了。

▲图160轰炸机在分配武器的问题上,其实前苏联解体后,最大的问题在于乌克兰,因为当时苏联大量的军事设施都安排在了乌克兰,以至于苏联解体后,分配上的矛盾也基本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了。比如苏联时代留下的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我国辽宁舰的前身,当时只完成了将近7成苏联便解体了。解体后乌克兰其实既没钱也没必要搞航母,最终就卖给了我国,成为了我们的辽宁号。

不过也幸好苏联把大量的军事设施安排在了乌克兰,才使我们在军火买卖中占了不少优势。90年代的时候我国很多军工装备水平还不高,很多军事装备都需要进口,俄罗斯当时就是我们进口的主要来源。而俄罗斯也仗着自己在武器方面的优势,很多武器在卖给我们的时候是有所保留的,如卖给我们的苏-27和苏-30系列飞机,很多都是简装版,与卖给越南这些国家的同款飞机就有不少的差别。

▲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也正是因为有了乌克兰,他们愿意以比俄罗斯更低的价格卖给我们武器,同时还与我们合作搞了不少军工项目,如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曾帮助中国设计制造“运五”型军用运输机,在苏联解体划给乌克兰后,2004年与我国在“运八”F600型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技术合作;2008年,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与安东诺夫公司在北京建立航空工程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逐步研发和设计成系列的货运飞机,等等。

经过与乌克兰20年的军事合作,我们已经把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全部消化了,其实这也气死了俄罗斯,本来想拿着这些技术杀我们个冤大头,不想乌克兰搅黄了俄罗斯的算盘,看来有竞争就是好事。此外,前苏联部署在乌克兰地区的黑海舰队,也是苏联解体后双方争夺的焦点。由于舰队中绝大多数都是俄罗斯族人,虽然他们驻守的地方是乌克兰,最终还是心系俄罗斯,整个舰队最终由三分之二回到了俄罗斯。

对于乌克兰来说,解体后苏联留给他们的武器对于他们来说基本都没用,除了能卖的卖掉,剩下的就基本拆除销毁掉了。

第2个回答  2021-02-03
就是按照士兵属于哪个国家,士兵的国籍就是哪个国家的。还有按照官兵自愿效忠原则,只要这个国家愿意接受,可以自愿选择效忠。
第3个回答  2021-02-03
按照士兵之前是来自哪里就分配哪国的国籍,如果国家分配有争议的就分配到俄罗斯。
第4个回答  2021-02-03
苏联解体以后,士兵们好像是根据两个原则,一是可以选择自己回去原籍地,二是可以选择留在居住地。但是作为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确实是带走了极大部分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