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没有狮子的古代,石狮子会成为守门瑞兽?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代,石狮子就像古人所幻想的龙、麒麟般的存在。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石狮子,其外形有别于真正的狮子,是多种文化碰撞再加上古人的主观愿望所形成的产物,是意义与现实相互渗透的结果。

然而,石狮子之所以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和符号寓意,继而成为我国古代的守门瑞兽,主要源于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我国古代,本没有狮子这种动物,后经丝绸的开辟引入中国

从十二生肖以及《礼记》中所记载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可以得知,狮子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动物。

根据《后汉书·西域传》中的相关记载:

"东汉章第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符拔师子。"

可以看出,狮子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他国向我国进贡,才从西域流入中国。

且最初我国古代也没"狮"这一字。正是因为古人之前并没见过狮子这种动物,所以西域国家向中国进贡狮子的事,一时间轰动全国。


久而久之,狮子这一形象又慢慢融入到我国的神话传说当中。从人们在寺庙、宫殿、府邸等门口摆放的石狮子中,不难看出,狮子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神灵般的存在。

由于狮子并不是我国原产,狮子又十分罕见,古代工匠们也大多根本没见过狮子的长相,所以为了突出石狮子的"灵性",他们在雕刻时对于狮子的造型设计经过了漫长的研究。

同时,人们为了使石狮子更加贴合神灵的形象,在雕刻时融合了龙、麒麟、饕餮等元素。

早期的石狮子主要是放置在宫殿以及陵墓前,且造型相对粗糙。到了辽、金时期,石狮子才被广泛的运用起来。无论是宫殿门口、桥上石柱又或是府邸衙门,都有石狮子的身影。这一时期的石狮子神形各异、生动活泼。


到了宋朝,匠人们对于石狮子的雕刻则更为细致。而且由于宋朝时期大肆建造皇陵,石狮子也随之多了起来。雕刻出来的石狮子相较于前朝不仅多了许多细节刻画,如石狮子脖子上系有精美的链条,上面还挂着响铃,而且这一时期的石狮子在外观刻画上少了些许的凶猛,多了几分柔和。

直到明清时期,石狮子的造型才最终定型。这一时期的石狮子在外型上变得更为丰满富态,而且还赋予了其特殊的人文含义。


当时的石狮子遵循了对称性原则以及"男左女右"的习俗,且一般雄狮子的左爪或两爪之间会卧有一只幼狮,雌狮子的左爪或两爪之间则会有一只绣球,两者合在一起,象征着"子孙绵延"。


为何石狮子能够成为我国古代的守门瑞兽?

根据宋朝《癸辛杂识》中《贡狮子》的相关记载:

"近有贡狮子者,首类虎,身如狗,青黑色,官中以为不类所画者,疑非真。其入贡之使遂牵至虎牢之侧,虎见之皆俯首帖耳不敢动。狮子遂溺于虎之首,虎亦莫敢动也。"

也许是古人先前没见过狮子这种哺乳动物,再加上狮子看起来本就勇猛凶悍,又或是与我国的佛教文化相关联。


相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总是手持慧剑,身骑狮子,以突显其用慧剑斩断烦恼,以狮吼来震慑魔怨。之后,狮子就被赋予了一种灵兽的品格,也变得越来越神奇了。

(1)、古人认为石狮子能够未卜未知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的记载: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经常使用龟壳来进行占卜,预测凶吉。

之后随着石狮子的出现,人们就将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赋予给了石狮子。

人们认为,在地震、洪水等一些自然灾害来临前,石狮子的眼睛会变成红色。人们可以根据石狮子的"提醒",来提前躲避灾害。

慢慢地,石狮子从又"预言家"的角色,逐渐引申为人类守护神的角色。

时至今日,吴越地区还有与石狮子相关的洪水故事所流传。

相传古代某个村庄门口有一头石狮子,石狮子曾告诉过这个村庄里最为敦厚的小男孩,如果发现自己口中有血,就要赶紧逃命,因为这是洪水来临的表象。这番话恰巧被一名屠夫听见了,屠夫不以为真,想要愚弄这个小男孩一番,遂弄了点猪血在石狮子的口中。之后男孩看见了石狮子口中的血,到处奔走相告,但并没有人相信男孩说的话。小男孩只好带着自己的一家人逃往远处的深山。说来也巧,正当男孩一家逃往山上后,这座村庄突发洪水,只有男孩一家幸免于难。

(2)、古人认为石狮子能够驱除邪祟

根据汉代东方朔《十洲记》中的相关记载:

"西海聚库,,洲在西海中,艮方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有狮子,辟邪巨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狮子早在汉代或是南北朝时期就被人们富裕了驱除邪祟的寓意。因此,古人喜欢将石狮子摆放在宫殿、府邸以及陵墓前,以体现其镇守一方、驱魔避邪的功能。


古人认为,只要将石狮子放在门前,就能将那些想要害人的妖魔邪祟拒之门外。同时,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想要驱除邪祟的心理,将石狮子建造的异常高大、凶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