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前喜欢查百度的人,很容易没病也吓出病来……

如题所述

来源 / 多克特林(ID:gh_6abdcca402f9)

大概是现在信息太发达了,便利限制了人们的行动力,现在很多城里人越来越懒了。 

吃东西要直接点线上外卖,买东西直接戳手机键盘下单——现在,连看病都懒得挪步,什么不舒服,直接用手机查查百度,足不出户,自己都能给自己当医生了! 

不过,看病查百度,也很容易没病找病,自己把自己吓出问题来。 

1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病人,自称“脖子上长了个包,鼓鼓的”。 

一坐下,马上用心急火燎的口吻问:“医生,我这个查过百度了,百度说得非常可怕。” 

“百度说:我这个包包,不痛的,更危险,因为癌症的肿块,就是不痛的。” 

我给他做了触诊——感觉软软的,边界清晰,应该不是什么恶性的肿块。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进一步确定肿块的性质,我建议他再去做一个B超看看。 

病人一听到做B超,当场吓得腿都软了:“医生救救我啊救救我” 

安抚了半天,患者终于冷静下来,去B超室做完了检查。20分钟后,报告出来了:“考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能” 

患者一手拿着B超报告,一手指着手机屏幕,带着哭腔对我说:“医生,我刚才又百度了,百度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可能是炎症,但也可能是癌症啊!”

“其实你这个反应性增生,没什么大问题的,很多人都会有,这个不是肿瘤,正常人的体内,可能也有会那么几个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不必过分担心。” 

听我这么一说,患者稍微宽心了一点,但他留下了一句让我深思至今的话。 

“为什么我们的症状,在你们医生看来都是小事一桩,可在百度上的描述都那么可怕?”  

2

大概2年前,那时候我在内科,有一位患者因为“咯血,胸痛”前来就诊。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绝症了,刚才咳出来的一口痰里,有一半都是血啊!” 

我给他安排了CT检查,结果是“心肺未见异常”——患者看到这个结果,似乎还非常不满意。 

“我咯出这么大一口血,你还说我没事?我来之前查过百度的——百度说这就是结核,或者肺癌啊!” 

“你已经进行过CT检查了,CT片子可以把肺部的情况拍得非常清楚,结果显示你并没有肺病。” 

“至于你所说的‘咳血’,来源可能性很多——咽喉、气管,甚至鼻腔倒流都有可能,问题不一定出在肺部。” 

“而像你这样的痰血,最大的可能性是你咳嗽用力过猛,把咽喉部的毛细血管咳破了,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不用太担心。”

可患者还不依不饶:“我觉得我咳嗽咳得并不猛烈啊……还有,我不仅咳嗽带血,我还有胸痛呢!如果不是里面长了肿瘤,医生您能解释下我为什么胸痛吗?” 

“你不要对这个问题太焦虑,你咳嗽咳久了,也可能胸部的肌肉有轻微拉伤……总之,CT检查已经是很准确、很深度的检查了,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你有肿瘤的任何证据!”

谁知这样一解释,越抹越黑了。患者听了更加紧张了:“医生,你说现在没发现我得癌的证据,万一它过段时间就有了呢?”

这个患者的执着,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过了几天,患者又愁眉苦脸地来到了诊室。“医生医生,我觉得我还是不对劲,我回去之后又查了百度,越查越怕,您能再给我做点别的检查,让我心安么?”

3

很多临床医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像这种“怕死”的患者越来越多了?  

而且这些患者,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均不低,为什么会这么迷信百度上的一切,却偏偏不听信医生的说法? 

我仔细想了想,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百度词条对病情的描述是书面描述,跟临床现实情况有差距

百度上关于疾病和症状的介绍,非常“全面”,一个症状,可以列出几十种疾病可能,而患者往往记住的就是最严重的可能性(通常就是癌症),并对号入座。

而由于患者缺乏真正的医疗实践,仅凭字面描述很难明白专业医疗术语背后的真正意思,不知道那些“症状描述”对应的具体是什么样的临床场景。 

比如,百度上说“黑色大便”就是上消化道出血,是胃癌的症状——于是很多患者就吓蒙了,看到自己大便里有那么几个黑色颗粒,就惶惶不可终日了。 

他们哪里知道所谓“黑便”是指“黑的发亮,像柏油马路一样”! 

又比如百度说,大便常规检查阳性,可能是大肠癌!于是有些患者看到自己大便检查报告里有一个加号,就吓坏了。 

实际临床上更常见的情况是,因为患者没有忌口,吃了肉,导致粪便检查出现了弱阳性反应,但这并不代表一定是出血性疾病! 

2

百度词条的描述很“专业”,比医生用口头语言解释看似更加“可信”

纵观百度上的医学词条你会发现,每个词条都有鼻子有眼,术语高深莫测,让很多患者“不明觉厉”。患者也很容易相信这些看似很“科学”的说辞。

但在实际面诊的时候,医生只能用口头语言给患者一个大概解释,有时也无法完全对应患者心存疑虑的那些症状细节,这些存疑部分,也迫使患者不得不继续使用百度搜索来“找补”。 

但患者不知道的是,百度上看似“专业”的医学解释,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医疗保健机构出于营销目的,掐头去尾、东拼西凑而成的伪科学说辞,目的是为了放大患者对症状的忧虑和恐惧,然后高价推销他们的产品和疗法。  

3

有些症状或阳性指征一时不易得到准确的临床解释,患者只能从百度找答案

人体是很复杂的,患者常常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痛、酸、晕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疾病无关,可能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意义,可一时也不容易找到准确的解释,但有些较真的患者偏偏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反复检查反复折腾。

比如我记得以前有个患者说整天他“肚子痛”(疼痛是隔几天隔几天这样间歇的),然后做了B超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患者还是坚信“如果我没病,为什么会痛?”,一查百度,又是什么肝癌胃癌之类的把他吓得不轻。后来,又过了2个月,患者没有做任何治疗,疼痛居然自己慢慢消失了……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你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关于百度的坏话,那以后身体有不适,就完全不能查百度了吗?把搜索引擎隔离得越远越好是吗?  

这么说吧,网络搜索引擎这个工具,给予了现代人海量的健康指导信息,使人们在患病的时候获得一些初步的提示和指引,提高疾病的警惕意识和预防意识,使疾病得到早诊早治,从这个层面上说,搜索引擎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如果过分依赖搜索引擎,那么事情就会走到反面——人们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症状就成为惊弓之鸟,陷入焦虑和疑病的怪圈之中不能自拔,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及医疗成本,身心及财力皆受摧残。

当然,最后要牢记一个原则:

任何看似专业、牛逼、权威、高大上的网络建议,分量都比不上你亲自面诊的医生,亲眼目睹了你本人,亲自为你做了检查的医生,才是最了解你病情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