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外国文学

麻烦各位朋友帮忙找一下关于外国文学的习题:
1、分析《母亲》中的尼洛夫的形象
2、《等待戈多》有什么象征意义?
3、《人间喜剧》是如何分类的?各类有哪些主要作品?
4、论述《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
5、《萌芽》的主要内容

1、与巴威尔相比,母亲有较深厚的现实生活基
础,但她也不是现实主义的文学形象,而是像我国
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张羽先生所说的那样:“母亲
的形象是小说中最富浪漫主义精神的形象。”尼
洛芙娜从一个“侧着身子走路,好像担心会撞着什
么东西似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战
士,其性格发展比起巴威尔更具严谨的逻辑性,也
更贴近生活。她和儿子的关系表现出了较多的母
爱和亲情,宗教思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她还发生
着较深刻的影响。她在儿子被抓走后对参加示威
游行的群众说:“请你们听听吧,为了基督!
我们的孩子在世界上是向着快乐的生活前
进,——他们是为着大家,为着基督的真理
他们是为着全世界,为着全体工人而去的!
相信儿子们的信仰吧!他们得到了真理,为着真理
而死,请你们相信他们吧!”虽然她的话没有涉及
到听众们的生活实际,大部分是空洞的口号,但是
她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基督的真理相提并论。
却形象地展现出一个受尽苦难的、没有文化的、儿
子又刚刚因造反被抓走的母亲的内心世界。恰恰
是因为说到了基督的真理,才引起了第一次参加
革命行动的工人们的共鸣,而母亲也获得了听众
们的同情。在小说的第一部里,母亲形象已经闪
烁着理想的光辉,但是个性还是比较鲜明。到了
小说的第二部,尼洛荚娜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逐
渐浓重,其个性逐渐被理想的光辉所淹没。母亲
已经很少像以前那样思念狱中的儿子,性格随着
身份朝职业革命家跳跃性的转化而变化。她的语
言完全不像出自于一个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家庭
妇女之口,而且和儿子所说的话有着惊人的相似
之处,如“所有生活困苦的人,受着贫穷和不法行
为压制的人,应该战胜有钱的人和他们的走狗!”
等等概念化的语句。所不同的是,尽管母亲的话
同样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但是和巴威尔的语言
还是有一些不同,那就是更具浪漫主义的诗情画
意。如“我一想起‘同志’这个名词的时候,我的心
就会听见前进的声音!”这是向群众而发的革命宣
传,也是浪漫的革命激情的抒发。她在火车站的
讲演就好象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贫穷、饥饿和
疾病,这就是你们劳动的报酬。一切都是我们的
敌人,——我们一辈子都是在劳动里面、在污泥里
面、在欺骗里面,一天一天地葬送自己的生命!可
是别人却是利用我们的血汗来享乐,坐享其成。
我们好象被锁着的狗,一辈子被幽禁在无知的恐
怖里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对什么都害
怕!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就是墨黑的黑夜!”尼
洛芙娜同样活动在作者从观念出发而描绘的环境
之中,她走遍工厂、农村、监狱,处处向群众发表鼓
动性的演说,听众无一不被她的讲演所打动。她
也从不为衣食和安全发愁。母亲置身于其中的一
些细节也缺乏现实生活的基础,她参与的营救狱
中同志的越狱行动既顺利又简单,如同儿戏一般。
我们并不是苛求高尔基在《母亲》这一部小说里一
定要面面俱到、真实地表现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和
复杂性,也不否认母亲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现实生
活基础,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苟同尼洛芙娜
是现实主义的文学形象这一观点,因为用现实主
义的美学原则来衡量,确实无法掩盖母亲形象在
艺术塑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2、《等待戈多》充斥着毫无意义的行为和语言。展现的内容,是人们远离家园,无休无止的等待和漂泊。。。。
而戈多是一种希望的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一种精神需要。它代表了迷惑不安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
裴多菲写道:“希望是什么?它是可恶的娼妓.不管是谁.他都同样的拥抱.当你失去了无价之宝:青春.那时候.他就把你抛掉.抛掉。”
即使如此,人们始终不能放弃希望.放弃等待。。。。

3、<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包括九十多部短、中、长篇小说和随笔。其中主要是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等

4、以其独特的“心灵辨证法”为后人称道,并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丰满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大师以如椽的巨笔揭露了法庭、监狱和政府的腐朽,控诉官吏们无耻而残暴的行径以及法律的反动本质,向世人昭示出19世纪末期俄国人民头上厚重无比的阴霾。

5、那个《萌芽》本人不看很久了。。所以。。无能为力哈。。。感觉越来越非主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1
好 ??? 不好 自己查
第2个回答  2008-11-21
1.??
2.《等待戈多》折射出西方世界深刻的精神危机。
在商品化大潮冲击下,怎样才能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至于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失去灵魂的“人”.戈多无非是一种象征,是“虚无”、“死亡”,是被追求的超验——现世以外的东西。后一种理解似乎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戈多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西方社会的人们对未来的若有若无的期盼。
戈多究竟为何物,难以作出确切的解释,而对戈多的等待,又是贯穿全剧的最大悬案,那么,这个剧本的意义何在,它要告诉人们什么呢?剧中人物既无英雄业绩,亦无高尚德行,有的只是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和无奈,只是人类生活的丑陋和生存的痛苦。所以,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艾斯林的看法确有可取之处,也为不少学者所认可,但艾斯林对“等待”的解释,也值得讨论。
3.
《人间喜剧》总目
第一卷
人间喜剧前言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I〕
猫打球商店
苏镇舞会
钱袋
莫黛斯特·米尼翁
第二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Ⅱ〕
两个新嫁娘
入世之初
阿尔贝·萨瓦吕斯
家族复仇
第三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Ⅲ〕
双重家庭
家庭的和睦
菲尔米亚尼夫人
妇女研究
假情妇
夏娃的女儿
信使
石榴园
被遗弃的女人
奥诺丽纳
高布赛克
第四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Ⅳ〕
贝阿特丽克丝
三十岁的女人
第五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V〕
高老头
夏倍上校
无神论者望弥撒
禁治产
婚约
妇女再研究
第六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I〕
欧也妮·葛朗台
于絮尔·弥罗埃
第七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Ⅱ〕
独身者故事
比哀兰特
图尔的本堂神甫
搅水女人
第八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Ⅲ〕
巴黎人在外省
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
外省的诗神
竞争
老姑娘
古物陈列室
第九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Ⅳ〕
幻灭
两个诗人
外省大人物在巴黎
发明家的苦难
第十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I〕
十三人故事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朗热公爵夫人
金眼女郎
第十一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Ⅱ〕
赛查·皮罗托盛衰记
纽沁根银行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法西诺·卡讷
萨拉金
皮埃尔·格拉苏
第十二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Ⅲ〕
烟花女荣辱记
烟花女子动真情
老叟情爱价几何
蹉跎路通向何方
伏脱冷最后显形
第十三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Ⅳ〕
穷亲戚
贝姨
第十四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V〕
邦斯舅舅
经纪人
浪荡王孙
戈迪萨尔第二
公务员
第十五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Ⅵ〕
不自知的喜剧演员
小市民
现代史拾遗
德·拉尚特里夫人
初入教门
第十六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政治生活场景
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
一桩神秘案件
阿尔西的议员
泽·马尔卡斯
第十七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军旅生活场景
舒昂党人
沙漠里的爱情
第十八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I〕
农民
乡村医生
第十九卷
人间喜剧·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Ⅱ〕
乡村教士
幽谷百合
第二十卷
人间喜剧·哲理研究〔Ⅰ〕
驴皮记
耶稣降临弗朗德勒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玄妙的杰作
玛西米拉·多尼
第二十一卷
人间喜剧·哲理研究〔Ⅱ〕
冈巴拉
绝对之探求
被诅咒的孩子
永别
玛拉娜母女
新兵
刽子手
海滨惨剧
柯内留斯老板
红房子旅馆
第二十二卷
人间喜剧·哲理研究〔Ⅲ〕
卡特琳娜·德·梅迪契
长寿药水
逐客还乡
路易·朗贝尔
塞拉菲塔
第二十三卷
人间喜剧·分析研究〔Ⅰ〕
婚姻生理学
夫妻生活的烦恼
第二十四卷
人间喜剧·分析研究〔Ⅱ〕
社会生活病理学
风雅生活论
步态论
论现代兴奋剂
《人间喜剧》序、跋
《人间喜剧》前言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Ⅰ〕
猫打球商店
苏镇舞会
钱袋
莫黛斯特·米尼翁
4.托尔斯泰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及其局限,反映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准备时期千百万宗法制农民的强烈仇恨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幻想的不成熟和政治素养的缺乏。
5.〔法〕左拉著,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的主要代表作,属于《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它以矿工生活,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矿工斗争为题材,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中最出色、最重要的一部描写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杰作。
第3个回答  2008-11-22
问题:海狼是( )写的?
回答:捷克伦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