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关古镇的历史

如题所述

说起“豆沙关”,不了解详情的人可能会以为这里盛产“豆沙”,就是那种用来做“豆沙包子”馅料的“豆沙”,也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选这么土的地名?
事实上,“豆沙关”的名字来源于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下途经此处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实现“车轨一致”,下令修建“武池路”。秦的“武赤路”穿过石门关西的关口岩,自下而上,几经曲折,北至叙府(今四川宜宾)。“五尺路”一到岩口,就建起了一座城堡,名曰“石门关”。冷兵器时代,这个“石门关”易守难攻。称之为“一人之力,万人之上”一点也不为过。
丞相诸葛领兵在下关扎营。守将曰:“丞相南征,一路所向披靡,丞相通行,我等不敢拒之。久闻丞相英明睿智。现在想请总理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丞相若能在三日内捡出关河边堆积的河沙中的豌豆,小兵便让大军过去,备下薄酒答谢。”诸葛亮领着人到河边看了看,哦!沙滩上,一堆堆的河沙相互贴着,每一堆河沙里都均匀地混着许多豌豆。这就麻烦了:让士兵用手一个一个接,别说三天,就是七天。诸葛亮陷入了沉思。在军帐中,诸葛亮背着手踱来踱去,却始终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天色渐暗,诸葛亮步出军营,看到满山遍野的竹林,眼睛一亮。在那里!赶快告诉三军,烧火把,砍竹子,画条,织成网;然后把河沙和豆子分开。
黎明时分,守军将领爬上城堡,打着呵欠,眺望河滩。不看一眼,你会彻底惊呆:初升的太阳照在沙滩上,金色的豌豆和灰色的沙子都在短短一夜之间被“捡”光了!
蜀军自然顺利通过了石门关,在经过关口城堡时,守关口的官兵向诸葛亮进贡。后来,为了表示对诸葛大智大慧的敬意,石门关变成了“豆沙关”,能把“豌豆”和“河沙”分开的“网”变成了竹筛。窦固镇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滚动地带,乌蒙山灌河(竹梯江)深谷的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云南的重要关口。
2006年7月,豆沙镇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古镇老街80%的房屋倒塌或不同程度损坏。厚街翻修,改名古镇第一街。在此基础上,古镇二街按照一街的整体布局和风格进行了复制和建设。统一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瓦岩旁挂着一排排醒目的红灯笼,每个细节都散发着豆沙古镇的独特魅力。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豆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婺池路、石门关、唐碑刻崖、古城堡、百姓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有观音阁、三官楼、百姓回声、天外飞泉、老君祈福等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地理位置突出,地形特殊,先秦的楚道、秦代的武赤道、汉代的南驿道、隋唐的石门道和南方的古丝绸之路在这里重叠。古老的灌河路、秦凯五尺古道、现代的滇川公路、内昆铁路公路、水马高速公路在这里连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交通奇观,被称为天然的“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豆沙古镇已经成为滇川跨境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唐朝天宝年间,唐朝对南诏发动了两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南诏趁机联合吐蕃,加紧开疆拓土的步伐,统一了今天的云南。导致双方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难以支撑,代价沉重。南诏随后与吐蕃发生冲突,将其势力逼至金沙江以北,同时派使者到成都说好,要求臣服。所以唐朝很重视,命中丞元子去云南册封南诏王,双方关系才得以修复。关闭了40多年后才重新开放。这段历史,记录在唐碑亭内的摩崖石刻上,是元稹去南诏,经过石门关时有感而发的杰作。
此石刻名为“唐题崖”,刻于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已经1200多年了,全文只有120多字。而且石雕的面积很小,字迹也很小,甚至模糊不清,只有仔细辨认才能看懂。但是,该文物价值巨大,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在“维护国家统一,划定疆域边界,借鉴各民族和睦相处”上独树一帜。石刻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如果没有人带领,石雕很容易被忽视,很难被发现。为了安全起见,碑亭通常是关闭的,它的门是锁着的。即使打开碑亭的门,也看不到石刻,还得打开两扇格子门才能看到它的本来面目。所谓“五尺道”,按照历史的解释,就是“宽一步;亭子路,倾斜30多里,一半架空,极其险要。现在,剩下的废墟大约有350米。第一级的青石台阶高低不一,上面有240多个深深的马蹄印。据史料记载,“五尺道”始建于秦朝,是从四川到云南,再到缅甸、印度的“蜀沈度道”(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这条古道确实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也承担了川滇商业和文化交融的重任。川滇的商队,载着布、盐、米、山货、药材、茶叶、银、铜等物品,络绎不绝地在这条古道上来回穿梭,马蹄声、喊叫声此起彼伏。中原文化、蜀地文化、夜郎文化、古滇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朱棣文化。
这条承载着军事、商业、文化的古道,如今已经完成了使命。但作为守夜人,她从头顶看到了昆明到水富的高架公路穿越山峡,从内江到昆明的铁路穿越脚下的悬崖。这样,“五尺路”与现代铁路、公路相遇,就像一根五线谱立在石门万仞的断壁上,形成奇观。与“五尺道”一样神奇的是,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墙的石缝里,像天篷一样存放着九具彝棺。可以说,这是古人留下的永恒之谜,也是创造的文化杰作。在唐碑亭前,俯瞰宽约二三十尺的峡谷,会看到一个“一”字形的石缝嵌在石壁中间。石墙高达四五百米,宽千余米,灰黑色,全部完好无损。只有这个石头缝隙非常显眼,成了伤疤。
研究表明,这是汉代人的悬棺。渤海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和商朝。那个时候,这个地方是无人居住的。中原地区多次发生战争,胜利者建立政权,扩张疆土,于是移民至此。到了周朝,_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民族。他们参加了周武王的伐纣,首领被封为楚王,在四川宜宾建立了楚国。到了明朝,这个民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明朝进行了十余场战争,难以为继,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一留存下来的,能让人想象和理解今天的人的,就是石缝里风化的悬棺。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54ef6a3a8ab1cb13485477e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