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盲人高考失败还想再考一次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对于今年的939万高考考生来说,人生的第一场大考终于是落下帷幕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包袱就此放下了在河南确山县的一位考生,他所引起的社会关注还在继续,他就是46岁的盲人考生李金生。头一回走进普通高考考场的他,成为全国普通高考中,首位使用特别定制盲文试卷的人。

不过,李金生这两天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在昨天第一个科目的语文考试当中,媒体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李金生的应考经历:第一次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他,摸读完考试注意事项的时候,已经是11点35分,而这时候,普通考生已经交卷5分钟了。虽然有40分钟的延时,但在剩下的35分钟时间里,他只摸读了第一道选择题中的这么一句话:“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使天气变得干旱”。

李金生几乎没有作答,这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那么争议的背后,盲文试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和普通考卷有何不同?公众又是怎么看待李金生的这场特殊的高考呢?

李金生:唉,不行!它前面有注意事项,我看看那些东西,看完以后,第一题还没看完,时间就到了。盲文摸得太慢,写得太慢。

因为答题并不理想,李金生的情绪有些低落。不过,考场外的人们,对他所使用的盲文试卷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高考为何要专门制作这份盲文试卷?它与普通试卷有何不同?又是怎么印制产生的?驻马店市残联副理事长徐达说,盲人考生要想掌握高考所需知识,并顺利应试,需要付出比普通考生更多的努力:

李金生:比如说普通人考试120分钟,但是对他们来说,要摸读掌握这些试卷,再理解这个试卷,再去答题,这120分钟的时间对他们就很仓促,考虑到这些,给他们一定的延时照顾。所以说,盲人他们能参加高考,掌握这一定的知识,确实要付出常人所理解不到的那些辛苦。

记据盲文专家介绍,盲文试卷实际上就是在普通高考试卷基础上制作的,但两者之间又绝不是简单的减法关系。在普通试卷基础上,对图表、图形等需要依赖视觉系统才能认知作答的题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中国盲文图书馆盲文文化研究所所长高旭:如果把汉字变成盲文的话,这里头有一个专门的技术,另外像图形,如果是立体图形,和更复杂的图片,仿真图片,比如说地理地形图,复杂图怎么办呢?大部分就得删去。

为了这份试卷,教育部、残联多次研究,因为当地不具备印制条件,这份试先在北京印制好,然后在开考前一天,专程武装押运到李金生所在的确山县。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命题、制作再到运输,这份盲文试卷凝聚着国家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也正因此,昨天李金生首场考试交了“白卷”之后,公众的质疑不断。

有人认为,李金生有自己的事业,已经能够自食其力,没必要再用高考来证明自己,也有人认为,李金生并不理想的成绩,事实上浪费了公共资源。对于这些质疑,李金生表示,这场考试,过程重于结果,意义大于成绩:

李金生:反正我尽最大力量,我还要去考,我既然报上名了我要感受感受普通高考,我要沉着冷静地去摸哪些考试题。

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伟洪,对于盲文试卷首次走进普通高考考场,也作出了积极评价:

李伟洪:这确实是令我们很高兴的一件事。这体现了党和政府,特别是教育界,对我们盲人的一种关怀,这是对盲人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一种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正如李金生所说,过程重于结果,意义大于成绩,成为首个叩开了高考大门的盲人,46岁的李金生应该说是幸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31
三年前,盲人李金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高考考场。
“失败无所谓,就想体验一次。”
“学法律,是想给更多的残疾人争取权利,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 李金生
直到三年后,高考这个特殊的日子再次迫近之际,盲人李金生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自己坐在考场内的隐隐压力。
“都是盲文!”李金生回忆起那份全国首份高考盲文考卷时,满是遗憾。他自称自己的盲文水平不够高,无法辨别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就连复习的时候都是通过电脑,还以为考试时用的也将是电子试卷。
李金生的那次高考,两科交了白卷。但那并不是故事的结尾,事后他总结了经验,向教育部门反馈并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逐渐变为现实,并惠及后来的盲人考生。
直至今日,李金生还完好保存着当时的准考证。“这是我的准考证,也是后来者的通行证。”李金生对南都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