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未必成功的例子

生活中的

1、两个人在沙漠里密了路。一个人坚信只;要自己朝着前面走就一定能走出沙漠。可是但他弹尽粮绝的时候,他绝望的发现自己仍在原地打转。而另一个就聪明很多,他白天休息,晚上朝着北斗星所指的方向走,很快就走出了沙漠。

一切从设立目标开始,而这个目标必须是正确的你可能走过千万条路,可就是找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财富,没有理由让我们盲目的挥霍。

2、释迦摩尼的在最初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大约在现在的尼泊尔境内)的太子。一国王子的生活,本应是富贵荣华,万千宠爱。然而,19岁那年,释迦摩尼感受到人世间的存在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烦恼。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王子身份,抛却王子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


扩展资料

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路旁有路,心内有心,凭的是眼界与心胸。命运只有自己掌握,拐弯是前进的一种方式。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最经典的是孔子,带着自己的理念环游世界,可是到老还无法实现。

不过现在却实现了,各个国家都有孔子学院。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的观念在当时乱世是难以践行的,因而在各国都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

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扩展资料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8
如果坚持在错误的方向 那必然不会成功 咧如 本来应该推开就能打开的门 而你一直坚持拉肯定是打不开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谢杏芳作为现在女单一号的羽毛球选手,一直奋斗数年囊括了世锦赛,全英赛,汤尤杯等几乎所有的冠军,但从未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背负着亿万人的期待,刘翔加油再一次站在了奥运会110米栏的跑道上,但伦敦这一次的结果却让他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