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为之吗?

如题所述

“明”字多一横,是为“眀”。

有人说这是朱元璋自己加上去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诫自己的儿子们,我两只眼睛盯着你们,你们千万不要造你侄子的反。也有人说是康熙有意为之,是讽刺明朝“日月无光”,意为明朝昏聩无比理应当亡,而清朝乃是清正廉明的王朝,它是能带领百姓走向辉煌的王朝。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以上的说法都是不存在的,“眀”非朱元璋所写,也非康熙故意为之。这两种说法皆不是古人所言,而是当代人所谣传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朱元璋的陵墓中有“眀”字的只有两处,一处是政府所立的保护碑中的“眀孝陵”中的“眀”。另一处就是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写着“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

明孝陵碑

而现如今可以肯定的是保护碑中的“眀孝陵”三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所写。另一处“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乃是民国人所写。

所以明孝陵中的“眀”出现的年份早就确定了,又哪里来的以上的说法呢?当然这里肯定有人不明白,武中奇先生和那位民国人为何会将“明”写成“眀”呢?难道是他们写错了?亦或是有其他的寓意?

明孝陵

以上的说法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时,未规定字体前,“眀”和“明”其实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这两个字这么写都没错,你可以写“眀”,也可以写“明”。“明”和“眀”都是古时候引申为明亮之意的“朙”的简化写法,都是对“囧”部首的简化,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些人喜欢将它简化成日,而有些人则是喜欢简化成目。

如《正字通》所载:《庄子·外物篇》目彻为明。不借用眀,从日月,会明意。目明意,目明与明暗之明义同。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

简单地说“眀”和“明”就是现在的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如繁体字“雑”和简体字“杂”它们的意思都一样,怎么写都不算错。

“明”字历代写法

其实古代的书法家在写书法的时候就经常将“明”写出“眀”,如王献之的《洛神赋》、蔡襄的《山堂诗帖》等亦如现如今的许多旅游景点也都有将“明”写出“眀”,如成都武侯祠一块匾额“眀良千古”中的“明”就是“眀”。

总的说现如今的文字其实已经和古时候有了很大的区别。古时候很多字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写错的,但是在以前并非是错的,只不过是这个字的另外一种写法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