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怎么办?

如题所述

人的身体要是虚了,哪怕只有一点,身体也会开始不舒服,如何让自己不虚呢?

想让自己不虚,首先要了解虚

虚与生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俗话说:“虚代表人体的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就难以生产,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但是人体一虚,正气就不足,人就开始疲乏无力、精神不济、状态不佳、情绪低落、头脑不清等等;等到虚弱到了一定的长度,各种疾病就会来袭,大小疾病防不胜防。

而且虚证不像急性疾病一样,是慢慢折磨人或者诱发了急性疾病,让人不知不觉觉中就中了某种疾病的圈套,然后让人措手不及。

虚证分为哪几种?

中医对虚证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了四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且这四种虚证可以相互勾结,让更变得更虚。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表是内在的体现;

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肤润泽、青春永驻,反之,人不但会生病,还会显老。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很多朋友并不是老了,而是虚了。

气虚:无力

气虚就像燃料不足,无法给身体足够的动力,让身体无法正常运转。

主要表现:

气虚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懒得睁开眼睛,恨不得整天躺着,不需要动就能完成所有事情。

脾主运化水液,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

另外,

气虚无力大便容易不成形;

气虚容易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严重者会导致闭经

气虚下陷,导致带脉失去约束,冲任虚损,使子宫容易脱垂

疲乏、自汗、气喘都是气虚引起的。

辨别的要点:

一个字:懒

易疲倦、易感冒、脏腑功能弱。

气虚容易跟阳虚搞混,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血虚:发燥

血虚好比人体的营养液不足,从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气能生血,因此气虚时间长了,必定会引起血虚;同时,气虚则运行血液无力,必定会引起血瘀。

血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负责化生气血,脾胃罢工就会造血不足。

主要特征:

面色发黄或者发白

口唇颜色淡;

头晕目眩;

指甲苍白

兼有气虚的症状。

血虚,冲任气血不足莫若同时伴有血瘀的症状、淤血内停,血不归经,也会伤及冲任,就会导致月经量少熬,周期延长、甚至是闭经。

辨别要点:

整体外观颜色(如口唇、指甲、舌体)偏淡,形体瘦弱,月经量少、色淡。

阴虚:发热

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在“四虚”中,人最痛恨的就是阴虚,因为阴虚致丑!

主要表现:

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一个字——燥!

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体内虚火引起燥热,导致皮肤干燥、长痘、面色偏红(高原红)、口腔溃疡、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而黄、五心烦热、盗汗等。

辨别要点:

同时满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热”,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阴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

阳虚:怕冷

阳虚又称为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的人冰冷,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

主要特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其肾阳为诸阳之本,而“肾主生殖”、“肾主骨”、“肾主水”,因此阳虚的女人容易出现性欲减退、腰腿疼痛、下肢肿胀等现象。

阳虚的女人普遍都有白带偏多、经量偏少的现象,任由其发展,就会造成宫寒不孕。

此外,肾藏精、精生血,血养发,阳气不足的女人,精血虚衰,头发特别容易脱落、变白。

辨别要点:

最大的特点的就是怕冷,或者局部容易受凉,喜欢温热的食物,不能忍受寒凉的食物

什么都虚,怎么办?

四种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有时候体虚的人同时换上两种虚证以上。就容易出现治标不治本,或者因为治疗其中一种虚证而加重另一种虚证。

现在就来说一下比较常见的三种两虚证

1、阴阳两虚

有些人阴多阳少就认为是阳虚,有些人阴少阳多就是阴虚,但是有一种情况,无论是阴多阳少还是阳多阴少,阴阳都达不到人体的标准,这个时候很容易跟阳虚阴虚混淆,导致补阳时加重了阴虚,补阴时加重了阳虚。

这种阴阳两虚,主要表现为,又怕冷又怕热,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进补时需要营养并补,滋阴温阳,滋阴壮阳。

2、气血两虚

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月经过多者等人群身上,兼顾了气虚和血虚的表征,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等补法。

3、气阴两虚

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不过,尽管体虚者常出现两虚之体,但排序往往有轻重,建议辨明根由,比如自己最初以哪些表征为主,再决定怎么调理。

注意:

尽管体虚者常出现两虚之体,但排序往往有轻重,建议辨明根由,比如自己最初以哪些表征为主,再决定怎么调理。

虚证为什么会引起衰老?

《黄帝内经》曰:女子以七为基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以八为基数,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这段话告诉我们:虚证之所以引起衰老,是因为肾精被折腾光了。

我们常说“肾主骨升髓”,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乎骨质疏松、腿脚不利索呢?

就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虚了,肾精亏虚,则精不能生髓,髓不能濡养骨骼,再怎么吃钙片也不顶用。

虚证怎么治疗?

古人说:“虚则补之”。

调理虚证可以进补食补,不过考虑到“虚不受补”的原理,还是建议大家“进补之前先灸补”。

《医学入门》说: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可见,艾灸通治一切虚证!

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灸就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而且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气虚、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

气海穴

关元穴

足三里

血虚,中脘穴、血海穴、足三里

中脘穴(在膻中穴和肚脐连线的终点处)

艾灸补心阳,心阳增强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就增强了,心其华在面,就会有更多血液输送到面部,就会气色红润;

艾灸补脾阳,脾阳的功能增强了,脾胃就能运化出更多气血,就不用担心会气虚血虚了。

阴虚:涌泉穴、太溪穴、照海穴

涌泉穴

太溪穴

照海穴

艾灸可以直接补肾精,肾阴增强了,便能上可滋补肺阴,中可滋补脾阴,就不会阴虚了。

阳虚: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

艾灸有助于增强肾阳,肾阳增强了,便能上可温补心阳,中可温补脾阳,阳虚也会离你远去。

总之,体虚,先用艾灸灸一下,然后身体适应了再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滋补,这样不怕虚不受补了。

另外身体虚证很严重的时候,建议找当地比较有经验的中医医师,针对身体虚证开药进行调理。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情况跟医师细说,好帮助医师找准虚证原因。切记要谨遵医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7

气虚、血虚、阴虚 、阳虚 ,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转化一清二楚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建议去中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对症下药哦。平时早睡早起,多运动,祝你早日康复。
第3个回答  2020-11-20
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红枣山药这一类的食物,同时要进行适当的锻炼。
第4个回答  2020-11-20
如果你个人是真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建议还是要去正规中医院,向你个人比较信赖的医生问诊,中医讲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同,调理方法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