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被谁推翻?败给了谁?只当了几年皇帝?只统一了多久?

如题所述

司马炎窜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66年—316年)西晋只存在了51年,如果从灭吴,统一三国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

公元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扩展资料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

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

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

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11
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弱智的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晋惠帝退位。同年3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司马伦。“八王之乱”开始。期间经过王族的种种互相残杀,至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攻入长安。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败走,最后相继被杀。东海王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随后晋惠帝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公元304年(永兴三年),匈奴首领刘渊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与匈奴权贵密谋起兵。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发表了起兵宣言,实际是要夺取中原。

当时,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因战祸而迁徙南下,胡汉势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并州的官吏们还在热心内争。于是,刘渊称汉王,置白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形成了反晋浪潮。

公元308年(永嘉二年)刘渊称帝,都平阳。他分别于公元309年(永嘉三年)秋冬遣其子大将军刘聪率石勒、刘曜等进攻洛阳,西晋军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后刘渊死,刘聪杀太子自立,又于公元310年(永嘉四年)冬三攻洛阳。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西晋摄政兼最高军事统帅东海王司马越病死,匈奴大军第三次围攻洛阳,而南方诸州的牧丞或拥兵观望或象征性的出兵“勤王”。王敦天天召集士族饮酒作乐;王澄带兵从荆州出发,以极慢地速度到了南阳,一听荆州刺史山简的军队战败,就跑回去了。而王衍等人竟扔下晋怀帝率十几万大军公开逃跑。结果他们被石勒全歼。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接着汉国大将石勒闪击荀唏,青兖沦陷。公元313年(建兴元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在长安的晋愍帝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军分三路合击平阳。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致使西晋王朝的最后一次大反攻流产。公元316年(建兴四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

自三国统一至西晋灭亡之间总共才36年,期间共有5位皇帝。
第2个回答  2014-04-11

司马炎窜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66年—316年)西晋只存在了51年,如果从灭吴,统一三国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公元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10]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晋帝位,改元建武,中原的西晋王朝宣告结束,东晋就此开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11
司马炎的统治后期已经开始极度奢侈了,但是还没有败亡,他共当了20多年皇帝呢。

西晋的衰落是从司马炎的儿子惠帝开始的,这货很白痴再加上媳妇太能闹于是引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西晋中央基本失去了很多地方的实际控制且国力衰弱,武力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于是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第4个回答  2014-04-11
司马炎死的时候还是皇帝追问

不要答非所问好吗?我问他统一三国有多久他的儿子好像是白痴不会打仗最后边疆发生冲突最后就没有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