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节选中数量词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分析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节选中数量词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湖心亭看雪》中的句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历来倍受称赞,认为作者妙用量词,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悠远脱俗写意山水画。
在现在能看到的各类资料上,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可是,如果把这些词认为是量词,那么问题随之而来:
一是既然是量词,那么这些量词都是修饰什么名词呢?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里的一张、一局、一壶都可以视为数量词后置,这是古文行文的一个特点。分别对应前面的事物,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按照这种习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应该是“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与余一芥舟,舟中两三粒人而已”可是教师用书中的翻译明显的只有“芥、粒”两个当为量词,而把痕和点作为名词来处理。
二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若解释为“舟中两三个人影罢了”。这和文章内容是相矛盾的。从文中可以看出舟中只有两个人,余和舟子,张岱不可能连几个人都算不出来。于是有人认为,两三是虚指,说明人的数量少。当然,如果这样解释,我们可以从辛弃疾的《西江月》“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星天外”和李山甫的《寒食》“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找到相类似的例子。但是这样还有一点说不通,从文章看,句子中痕、点、芥、都侧重表现事物的渺小,来衬托大雪三日之后的雪景的空旷。可是为什么单单写舟中人的时候要突出其数量的少呢?
其实,这里的粒不应该是量词,应该是名词。而且是省略量词的名词。如果解释为名词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理由如下:
一是古文有省略量词的习惯。在文言文中,数词常常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量词的帮助。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陶渊明的》“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口技》中“一桌 一椅、一抚尺”都是如此。相反古文省略数量词搭配而省略名词的用法却不多。
二是粒原意为米粒,就是细小的米,因此这句话话可以翻译为“船上的人只有两三粒米那么大”。就和课文内容没有矛盾了。此外,痕原来是疤痕,这里可作印痕理解,点可以解释为小黑点,芥理解为叶子,粒把这句话当作比喻来理解。因此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只有长堤如同一道淡淡的印痕,湖心亭如同一个小小的墨点,和我的小船如同一片叶子,船上的人有如两三粒米那么大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