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雨李白,高适,岑参,王维等均有交流,为什么他们都无只言片语提及杜甫的作品?

如题所述

杜甫赞誉过李白、高适、岑参、王维等诗坛大家,并且和他们均有交游,其中与李白的交谊还被今人誉为诗坛的千秋佳话,但他们却都无只言片语提及杜甫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千古难解之谜,因为我们已经无从问询。同时代人对杜甫诗表示欣赏的不多,只有诗名不彰(显著)的韦济、严武等少数几位,而给他高度赞誉的,则是衡阳判官郭受和韶州刺史韦迢(音条),但时间却已是杜甫逝世前夕了。前者今存诗二首,后者一首。郭受的诗是:“新诗海内流传遍,旧德朝中属望劳。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湖天阔足风涛。松醪(音劳,指醇酒)酒熟旁看醉,莲叶轻舟自学操。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时高。”(《杜员外兄垂示因作此寄上》)而韦迢在《潭州留别员外院长》一诗中,则赞美他“大名诗独步”。杜甫当年从岳阳往长沙途中曾作《南征》一诗,他长叹息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且不说同时代的人冷落了他,在他生时,殷璠(音凡,美玉)于天宝末年编《河岳英灵集》,一些三四流的诗人都入选了,而杜甫却有向隅(音余,角落。向隅,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之叹。他死后不久,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到大历末年二十六位诗人的作品,杜甫竟然未能入列。世上许多有抱负有才华的人,常常得不到认识和赏识,有如明珠暗投于尘封的角落,好似良骥(音计,意一指好马,二比喻贤能。)局促于偏远的一隅,有的人还屡遭厄运,抱憾甚至抱恨终生。然而,有些人却僭(音建,意指超越本分)居高位,浪得虚名,肥马高车,锦衣玉食,一辈子似乎活得有滋有味。怀才不遇而困顿一生的杜甫,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暮年,他得到郭受与韦迢的赞扬,虽说他们是文坛的无名之辈,虽说杜甫和他们是浅友而非深交,但在杜甫凄凉寒冷的岁月,那不是如同两盆炉火温暖了他那颗已经冻僵的心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1
杜甫、李白、高适、岑参和王维等人在唐代都是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他们之间有交流,但是他们没有在作品中直接提及杜甫的作品,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历史资料的缺失: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数是在他去世后很久才被人们所知,因此在他生前,他的诗歌可能并没有广泛传播。而且,李白、高适、岑参和王维等人的作品大多是在他们生前完成的,因此他们可能没有读到过杜甫的诗歌,或者只是听说过而没有看到过具体的作品。
2. 诗歌风格的不同:杜甫和李白等人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歌大多以写实为主,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反思,而李白等人的诗歌则更加注重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抒发。因此,他们可能对杜甫的诗歌并不感兴趣,或者并不认为杜甫的诗歌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3. 身份地位的不同:在唐代,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并不相同。李白、高适、岑参和王维等人大多属于贵族或高级文人阶层,而杜甫则是一个出身较为平凡的诗人。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他们可能并不认为杜甫是一个重要的诗人,或者是因为杜甫的地位不高而不想在他的作品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总之,虽然杜甫和其他诗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们之间没有直接交流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互相影响和启发。他们的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被人们阅读、解读和传承,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可能是年龄问题吧 李白在盛唐 杜甫经历过安史之乱
记得采纳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