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如题所述

    一、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对于我们这中缺少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更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在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是招聘单位说看重的,当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

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早在大三时,就有一家证券公司准备与他签约,如今这样的橄榄枝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恳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金融单位对那些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读大学、选专业不能‘一窝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如是说。近年来证券市场的红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报考财经类院校和专业的学生。报考的人多,毕业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那么他们找工作难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这位专家看来,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四、 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就顺的思想,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五、另谋出路、继续深造 

当然自主创业,考研及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途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路何去何从,都得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某网站最近对成功就业的调查,发现有48.9%的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牌效应和关系效应比以往有明显降低,只占8.0%和11.4%。这些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其实,大学,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 

人才是既具有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的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的接受新的东西。 

金融风暴不怕,可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 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一、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

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13
这个话题要整体去谈不免有些大了,泛泛而谈会显得空洞。我想楼主应该是临毕业的大学生吧,我12年快毕业的时候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也不断地寻找答案,但网络大多都是千篇一律地谈理论,所以我分享一下个人的经历吧!
我是学法律的,这个专业一直以来就业形势就非常严峻,再加上我又选择了要做律师,所以前途可谓是扑朔迷离,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容不得我有过多时间去想哪个行业就业更容易,我就被推向了就业大潮。当时心里就抱着一个心态,我既然选择了律师这一行就要好好做,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优秀律师。抱着这样的心态,找到了工作,当然刚开始安排的工作内容不是很满意,但是我选择了坚持。因为我知道一旦坚持下来了,我就有更多的机会,我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变被动接受工作为主动开展工作。这样转变以后,心态也积极了很多,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径,心里有满满的踏实感。
当然,这个行业有很多人因为吃不了这个苦,挨不了这个累或者进来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工作或者别的原因,而不断有人离开这个行业,有很多人我也为他们惋惜,但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安排和想法。所以,从我的经验和体会来看,大的就业形势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我们所能选择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以积极心态主动迎击挑战。在面临就业时,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真正的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适合做哪一行。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但确实重要,也许你会说怎么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工作呢。是的,我们不知道,而且未来我们也会面临很多不知道的情况,但是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而且给自己考虑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当时也是一样,不知道如何选,但我去做了认真的思考,而且很庆幸,我做选择时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让我现在很开心。其二是要要坚持。既然是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认真去面对工作,不管有多琐碎,记住,我们可以不起眼的工作,但是一定要从中学到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需要你自己去体会,不同的阶段或者情景,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只要你用心,总会学到令自己成长的东西!
以上分析,没有多么深刻的道理,仅是我个人成长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愿你好运!
第3个回答  2018-12-01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重,我就生活在大学城,同时经常和在校的大学生打交道,也做的是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针对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写写我的看法:
第一,在校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个职业的定位,比如说我将来做会计,然后在校期间就应该考取一些会计的职称初级了,cpa等,这样可以增加就业砝码;
第二,职业定位完毕后,就是做些就业的实践,在寒暑假的时候做些和自己定位职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增加实践能力,想做会计那么寒暑假就应该做些会计的兼职什么的;
第三,多读一些书,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将来就业的时候能够体现自己的素质,也能增加就业的机会。
第4个回答  2018-09-22
就业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不可能有好转。我们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只好先就业,再修练自己,等待机会,另图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