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酒的理解,你有多少?

如题所述

美酒是一种享受,但在中国,却早已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乐趣,只是一种主要用来与其他男性建立生意关系的商务工具,那么今天我就要谈谈我对酒的理解。

酒桌上也有礼仪,礼仪是一件人人都要遵守的东西,礼仪,顾名思义,为了“礼”而摆出的行为(仪式)。在传统的儒家思想里(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儒家属于一个宗教),“礼”是什么?用于凸显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形制,简单地说,这就是礼的作用。以前的上层阶级(士大夫)为了凸显其地位的一套东西。所以酒桌上既然要谈礼仪,那必然是有尊卑贵贱,高低上下之分的。咱们现行的这一套酒桌礼仪,大致上都是从建国之后才开始的。对于这种”敬酒/劝酒/喝得多为荣“的酒桌规矩,大抵上是一种”服从性“测试。这种互相拼酒的做法在西方几乎都是”初中生的派对“里才会发生的蠢事,那么我想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夜店里屡见不鲜的高中生们就不感到奇怪了吧?在中国,喝酒只是一张诚意的投名状。

吃喝是人类活着永恒的话题。这一“永恒”在人类还没能抛弃肉体前,是绝对的。人们早在你想得到的方方面面做了吃吃喝喝的试验与成就,饮食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中国人对饮食最好的描述,而几乎和食同样重要的饮,毫无疑问以饮酒为尊。作为为数不多的几种合法毒品(在历史上人们曾多次试图剿灭这玩意,均以失败告终),酒精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物质。
实际上令人费解的是,人们对酒精的气味其实并不喜欢,而绝大多数酒的精妙风味,都跟酒精没什么关系。而之所以人们仍然无酒不欢,就是因为绝大多数风味物质根本不溶于水,在饮料的层面上,它们靠酒精传达自己的风味;而在食物的层面上,它们则靠油脂。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油多菜不坏”是什么道理了吧。

对大多数油腻的大菜来说,冷着吃毫无疑问是一种折磨。如果放到酒上,或许热着喝是一种折磨。且不说加热会导致宝贵的酒精和香气物质迅速挥发,对于绝大多数“并不想让人感受到太多酒精”的酒类来说,低温是藏住酒精刺激感的最好办法。在0度或更低的温度下,酒精给人的刺激会很小。这样的“酒”会让人更愉悦——因为只剩下香气物质。当然,香气物质也会在低温下受到影响,所以大多数酒的品饮都是有个最优解的温度的。而在酒杯的研究上,也是煞费苦心,为了让酒远离手掌不被加热的高脚杯,也就有贴合手掌便于加热的白兰地杯。有辅助闻香的凯恩杯,也有帮助欣赏气泡的笛型杯——人们真是把聪明才智全耗费在这些劳什子玩意上了。

中国的人对酒的认识,大多只关乎饮,而不关乎品。甚至,连饮都谈不上,单纯的酗酒罢了。我见过很多来喝酒的人,倘若是三五好友——那一定有人开涮的:”给他最烈的。“是啊,最烈的酒,除了初中生一般的争勇斗狠,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上面说到的那些凝聚了多少吃货心血的杯子、温度,谁又会去关心呢。

中国式的酒桌毫无疑问是一场闹剧,当然有这样认识的人显然不止我一个人。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闹剧依旧在反复上演。我在大学时代也曾和室友们为了互相表现所谓的情谊而喝得烂醉如泥。而现在,不过各自飞罢了,愿君安好,一路顺风恐怕是我唯一的祝愿了。那时候喝下去的酒,建立起的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关系,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一张满是窟窿的纸而已。可大多数人总是乐此不疲这些事,不是吗?

不论如何,酒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见证。当然,我爱生活,所以我愿意钻研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与细节。人,大抵是俗的,在俗务中,吃吃喝喝毫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在中国,食一直为尊,而酒,则陷入了深深的误解。一直以来,酒吧都是些无所事事的青年们宣泄荷尔蒙,又或者是中年男子们证明自己年轻的愚蠢之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就是我一直想说的

坚持情怀,一桌子葡萄酒,瓶颈不同,你就不想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吗?其实有些东西,比酒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征服星辰大海的勇者 微博:Karma_XX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0
酒,这一种文化。它文静、深沉、礼谦。独饮,有一种信仰。互饮,有一种团结氛围。酒,传递着情感和思绪,衬托着激情与豪迈,是精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