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车间管理有那些建议有什么?

如题所述

对车间管理的建议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教育培训、沟通管理这几个方面。

1、 目标管理:给现场班组或个人制定目标(如产能指标, 品质目标,损耗指标),并及时将结果直观的反馈到现场,对于目标达成较好的班组或个人,定期给予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

2、 教育培训:现场人员的培训要将操作技能与思想教育一 起抓,两者缺一不可。可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并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培训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会议、座谈、书面建议等等。

3、 沟通管理:建立快速沟通机制,让信息快速流通,特别要密切关注现场人员心态变化(若有涉及他们利益变动的公司政策出台时),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沟通说明,人员的心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

车间管理的作用

生产现场管理的好坏是生产主管自身素质高低的最直接的记分牌,多理顺、勤走动、重沟通、少浪费,生产现场的问题才能被及时发现和彻底解决,生产管理才真正上了新台阶。

“少管”并不等于“不管”,对车间的管理,应该更多地体现在“理”字上,所谓的“多理”就是要理顺车间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实现车间内部各岗位之间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唯有如此,生产效率才能发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产车间管理制度
一、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条 生产纪律
  1、 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配方生产,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2、 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
  3、 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
  4、 服从生产主管的安排,及时作业,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 衣着清洁整齐,按照要求穿制服上班。
  6、 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7、 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8、 当产品出现不良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第二条 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要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使用,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3、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条 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严把原材料进库关,高品质原料出高品质产品。
  3、禁止使用替代原料,严格按配方配料,配好料,配足料。
  3、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细小环节,要求包装密封良好,码垛整齐美观。
  5、检查产品的标签、名称、生产日期、做到万无一失。
  6、装车前需最后检查、核对(产品名称,数量、包装情况),做到单货相符。
  7、文明装车,堆码合理。
  第四条 安全生产
  1、生产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2、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操作,防止出现伤亡。
  3、预混料生产时必须戴好防毒口罩、手套,防止腐蚀。
  4、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5、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及电气开关,防止遭受电击。
  6、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堆放,并树立醒目标志。
  7、原材料、包装物、零小的设备应布局合理,堆放整齐,
  第五条 设备管理与维修
  1、大宗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2、所有设备应定期保养,每日检查。
  3、制订完善的设备维修及保养计划,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