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大学生有什么期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如题所述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世人对教育的重视,在我国,适龄学子上大学的现象在目前已较为普遍.但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或全然的自我否定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对此,我们了解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期望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那么,社会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究竟有怎样的期望呢?对此,XX学院特在2006年暑期针对社会各界人士组织了这次有关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和直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受访人士身份不限地区不限,含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行各业人士。本次调查共分10个小组,每组一人,自负一区。本次,我负责甘肃地区。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和大学生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评价。
  在被调查者中,有98.8%的人认为读大学有必要, 数据显示,人们对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表现了较高的支持,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而这些认为大学生有必要读大学的人,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大学,这其中有45%的人认为优秀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而有52%的人则认为交际能力和道德修养相对更重要;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被调查者中46.7%的人希望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多学点东西”对于大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将近90%的人认为应该是专业技能和计算机,而对于在校期间兼职一话题,大家都莫衷一是,76%的人认为要看情况而定.至于白热话题”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应该谈恋爱”,这次有幸亲见社会人士的肯定态度60%,但前提是”如果能够自我控制”.
  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大学生自我期望与社会对之的期望落差较大.

  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连续几年扩招,在校的学生总量几乎翻了一翻,扩招的直接后果便是给毕业生带来了人才过剩,供过于求,无论用人单位,还是社会,都已转变了选材的方式,从以往的不看学习只看学历的几个单位争一个毕业生到现在的一家用人单位在千军万马中选择自己称心满意的优秀人才。因此,用人单位早已改变了以往选拔人才的观念,从良莠不齐到现在的精益求精,从以往的只注重成绩到现在的成绩是基础,品质是关键,能力是优势。而这些恰恰又生成了让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欲语还休、欲前不能的“名校效应”。 在企业眼中,以“学校血统”作为筛选标准是最快速和有效的方式。不管企业是否承认,一如消费市场存在的对知名品牌的崇拜,职场上也或隐或现地存在着名校情结。多数外企认为,名牌高校占有生源优势,因而“生产”出来的“精品” 较多。加上往年进入外企的名校毕业生也以自身的优异表现给外企留下了较好的影响。故而著名跨国公司在招聘过程中言明:非名校毕业生不可。
  世间有一条真理:存在即合理。名校效应之短长我们实难较之,而最关键的那既非重点,亦非我辈所能左右。故而,我们应多从自身寻因。
  鞋子前进而脚在后,那怎么行呢?,但凡大学生即“天之娇子”、“国之栋梁”的美梦已成旧事。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也早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然而还是会有那么多的所谓“天之娇子”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这些人当中,自恃甚高,目空一切,眼高于顶不甘屈人下。不知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即便有些斤两也还应持重,而他们,在应聘过程中,趾高气扬,张口就是2000-3000元的月薪,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身的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是否和个人开出的身价相对应,造成了供求脱节。不仅如此,当代不少大学生因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多为独生子女,在未出校门以前,早已养成了不少的坏习惯。把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很自然的也带到了工作中去:比如缺乏实干精神,普遍做事理想化,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身体柔弱,经不起大风浪,尤其在抗压方面上,几乎是一触即垮,受不得半点的委屈,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认为大学生普遍夸夸其谈,无真才实学,只会只上纸上谈兵
  现象是用来被发现的,就像问题是需要人解决的一样。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的事实不容乐观。在社会人士的反映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提高,大学生就业方面,“名校效应”虽略有下跌趋势,但仍广为不少供职单位所钟情。
  虽然形势当前,但勇敢坚强的大学生却毫不退缩,相反能迎难而上。尤其是如其它一般本科院校的XX学院的大学生们,因为大家都相信:事在人为,没有比脚步更宽的河流
  通过本次调查,我组普遍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德、知、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努力向社会各界的期望靠拢。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学会善待周围的同学,与寝室的室友和平相处,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公平竞争的观念,遇事不慌、不急、不燥,以一种困难压不倒的气魄去解决人生旅途中的绊脚石。在求学过程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石,利用业余时间,尽快的接触与个人专业有关的的工作,在毕业前对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的目标,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达到胜利的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7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大学生作为职业学习者,社会期望相对比一般的同龄青年群体要高得多,公众评价标准的苛刻程度通常会比较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德平博士这样解释个中原因。

这项调查是由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实施的。2005年7月~8月间,该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服务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学生、中学教师、离退休人员等社会群体发放了问卷。据悉,项目组此次公布调查结果是为了纪念中青院建校20周年。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

调查发现,社会公众对月消费在300元以下贫困层次的大学生,明显认知不足。也就是说,在北京,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展示的形象几乎没有贫困的迹象。相反,富足的适度消费(月消费500元~800元)与略显奢侈的高消费(月消费800元以上)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的主流。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

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卢德平分析,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知。这为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基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大学生群体对优势就业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办学的短期化、市场化,从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养有长久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大学的传统功能。

调查还发现,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持悲观态度的人群主要是“中学教师”。卢德平认为,这个群体是从自身职业经历为出发点进行判断的。因为“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中学阶段”。

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社会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的百分比(41.7%)与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敷衍了事”的比例(38.8%)基本接近,居于各选项百分比排序的第一、二位。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则只有8.5%。总体讲,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持积极评价的比例和持消极评价的比例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精神的评价不太乐观。

公众对校园爱情浓度纯度不乐观 中学生最支持大学生谈恋爱

大学生恋爱是人们喜欢议论的话题,本次调查也不例外。

卢德平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恋爱的隐蔽状态到目前公开或半公开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和学校管理层对于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倾向于宽容和理解。但对于大学生恋爱中的爱情浓度和纯度,本次调查并未提供特别乐观的结果。从总体调查结果看,调查对象中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认为是出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的分别占一定比例。

公众反对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两点:一是影响学习;二是成功率太低,大学情侣能修成正果走进婚姻殿堂的微乎其微。但中学生(15岁~18岁)这个群体却非常支持大学生谈恋爱,而且对大学生未来感情的走向相当乐观。卢德平认为这说明当下的中学生面临着和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不少人也处于恋爱状态,他们是在以支持大学生恋爱“向社会争取最大的恋爱话语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有悖于公共道德或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中,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情侣之间的动作过于亲密”被视为最普遍、最典型的负面表现。当然,在公共场合有这种表现的青年群体并不限于大学生。而差别就在于,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公共场合负面表现的评价往往与对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社会期望联系在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大学生群体所肩负的相对重要的社会使命,也使之和一般的社会青年群体之间有区别,因此所面对的道德律令在标准上有所不同。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

与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发愤苦读,社会评价普遍较高相对比,上世纪90年代后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确实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大学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现三个轨迹”,中青院的李江英老师介绍:第一,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第二,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倾向的转变,大学生群体现在不能超脱于享乐主义的影响,物质欲望超过了实际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公众看来,大学生从精神跌到物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第三是从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的成功,所以“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但李江英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公共形象会随着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其精英意识逐渐过渡到大众思维,对于这个群体,公众应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社会公众确实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不很理想,但是并不等于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以前的大学生了。”卢德平这么说。“过去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角色转化很多,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是否还是天之骄子呢?”中青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问。而事实是,对于这种变化,“大学生和社会都很难认知”,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本身主观状态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特别大的差距。

对于这种认知偏差,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呢?卢德平说,“大学生引领社会和适应社会是一个悖论。但面对社会评价,你们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多了解一些以前大学生的生存历史,看看彼此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学生在职业化的趋势里,要有历史意识,不能丢掉传统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使命的要求。
第2个回答  2015-10-09
当今社会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已非常普遍,有很多的 大学的在毕业之后还要父母接应。在当今的“天之骄子”在某些时候以成为社会的落势群体之一,甚至随便一个甚至随便一只阿猫阿狗都可以鄙夷不屑地说:“大学生到处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不认为是大学生到处都是,而是我们自己做的不是太好。意识到自己不够好之后就要积极的努力去做好,那我们就需要一个标准来约束自己,于是我们小组利用这个暑假的时间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包括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等多个方面的期望和要求,主要是发现当今大学生的不足,并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供参考。我们的调查包括社会各阶层、学生、工人、公务员、公司职员等,其中学生占15%,工人占3%,公务员8%,公司职员24%,其他21%。调查方式主要有网上发卷和现场发卷调查。
分析结果
1、 对大学生的整体要求较高
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对大学生现有的素质并不是非常的满意,大部分的人认为多数的大学生素质比较一般,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自信的说自己的整体素质非常好,调查表明也只有22%的人认为他们的素质比较的好。这或许是国民的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当然还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存在种种不足的缘故。再此次的调查关于大学生不足所在原因,不诚实、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三个方面高举前面,竟然有74%、80%、64%的人认为大学生对这三方面有 严重的不足,而有57%的人认为大学生进取心不足。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大学生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诚实守信、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思想修养明显下降。有26%的要求大学生加强思想修养,45%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把理想追求淡化、现实化,不要眼高手低,要注重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思想修养.
2、 心理素质要求就高
48%的人对大学生嘴硬加强的教育是心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形势的紧张,科技的发展,一进知识的爆炸性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承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大学生已进入大学就好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懂得掌好大学的舵,更加盲目的玩耍,没能好好分析与掌控好自己,这让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下降,随着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的不足,自然会有很多方面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从而心里变得极其脆弱。
3.对领导能力要求较高
领导能力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比较的能力。这次调查表明,有79%的人要求大学生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而只有17%的人认为自己有一定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实在一定的实践中学到的,作为大学生只要适当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掌握一些领导艺术。其实要拥有领导才能,你必须要对你做的事情、共同合作的人多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学会善待周围的同学,与寝室的室友和平相处、在求学的过程中,利用业余的时间,尽快接触与个人发展有益的活动于工作,多多与前辈学习,向前辈们求教,心平气和,诚实正直的做好每一件事,并且反思换成是你来做这事,你会怎样分工有序的把工作做好。
4、要求较高的务实精神
此次地到处表明踏实勤快的大学生更易获得招聘单位的喜欢,有60%支持。而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却只占了20%左右,这表明企业更喜欢与那些务实的有才能的人,而那些不诚实、急功近利的人不被看好的,这次调查显示,竟然有64%的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好高骛远,不能是样本容量不够大,不能够实际的反映真实情况,但我想这趋势还是对的,竟然有那么多人认为大学生缺乏务实精神,我们就应该有所觉悟,是否平时能够冷静的、踏实的面对日常生活,面对求学过程,面对为人处世,是否她是的过着每一天?是否有一个他是的心理?者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共鸣,有时踏实勤快的工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但绝对是做人的一个准则。
5、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贮备要求较高
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大学主要还是学知识的场所,而我们上大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学习更为深入的专业知识,在大学积极扩充自己的知识贮备为根本。而看看现在的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可以说是很低,而真正正到课堂学习的又有几人呢!根据我们的调查86%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77%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而75%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由此可见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贮备要求很高,我们的知识贮备不光包括专业知识,也应包括其他的人文知识贮备,自然知识的贮备,因为只有各方面的知识贮备足够才能提高我们的自身素养。
6、社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
广大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面对将直接是社会,而工作对我们要求最高的便是动手能力,我们的书本知识就算是在丰富若做不出来也将没有任何的作用。所以我们动手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达81%的人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见社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当今大学生东海艘能力的现状又如何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大多数的同学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几乎为0,最多也就是自己在课外培养,所以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带提高。
第3个回答  2015-09-30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世人对教育的重视,在我国,适龄学子上大学的现象在目前已较为普遍.但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或全然的自我否定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对此,我们了解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期望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那么,社会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究竟有怎样的期望呢?对此,XX学院特在2006年暑期针对社会各界人士组织了这次有关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和直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受访人士身份不限地区不限,含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行各业人士。本次调查共分10个小组,每组一人,自负一区。本次,我负责甘肃地区。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和大学生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评价。
  在被调查者中,有98.8%的人认为读大学有必要, 数据显示,人们对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表现了较高的支持,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而这些认为大学生有必要读大学的人,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大学,这其中有45%的人认为优秀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而有52%的人则认为交际能力和道德修养相对更重要
第4个回答  2016-09-01
1首页要把自己定位好,
2虽然大学生学历高但是经验少,不要老想着一开始就拿高工资,你还没这个能力
3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热情,纪律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会招应届生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