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修建陵寝为何不合在一处?而要在河北遵化修建东陵,又在河北易县修建西陵?为何不像明十三陵似的集中在一个区域?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考虑还是因为区域面积不够?请高手解惑!
并且在东西陵的选择上也不是按照皇帝驾崩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清朝入关以后皇帝的排列顺序应该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但东西陵的排序是:东陵,顺治 孝陵 、康熙 景陵 、乾隆 裕陵 、咸丰 定陵、同治 惠陵;西陵,雍正 泰陵 、嘉庆昌陵 、道光 慕陵 、光绪 崇陵 及诸后妃之陵。清陵分建实际是源于雍正,他并没有跟随他的父亲康熙留在东陵而是改迁到了西陵,而雍正的儿子乾隆又追随他的爷爷康熙安葬在东陵,之后的皇帝们选陵也没有规律可循。所以我想知道,皇帝选则在东陵或西陵的依据和逻辑是什么?
这个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1、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部昌端山主峰南麓,距北京100余公里。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5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
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这15座陵墓群,埋葬着清5帝、14后、136个嫔妃。近代著名的皇后慈禧太后也葬在这里。
2、西陵在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也是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陵7座。这14座陵墓群,共葬了76人。
3、东陵的陵址,与政治风水极有关联。所谓政治风水,就是假借风水外衣为其政治需要而服务。这在封建社会,是统治者所惯用的。
入关后的顺治帝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然而野史与传说的杂乱,却给东陵陵址的选定,披上了层令人恍惚的纱衣。
4、对龙文化的接受。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称:“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四神拱卫天帝的“中宫”。后来有了发展,认为四神在天上是保卫天帝,在人间是保卫帝王和他的臣民,在墓中是保卫墓主和他的灵魂。
四神在墓葬中的出现,最早在西汉晚期,而且很快在墓葬中盛行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汉族的丧葬习俗,陵寝制度。清帝陵中,不仅在地面建筑中,随处可见龙的形象,就在地宫里,也是极力效法的。
拓展资料
清陵分建实际是源于雍正,其子乾隆谕示后代“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但后世皇帝选陵也似乎未严格按“一代东陵一代西陵”的祖训执行。如:嘉庆葬西陵,其子道光应葬东陵,却为何也葬西陵?咸丰葬东陵,其子同治应葬西陵,为何也葬东陵?末帝溥仪应葬东陵,为何葬在西陵?这其中有什么缘由?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 宣统 华龙陵园
参考资料
清东陵与清西陵为何要分开而建的原因如下: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
扩展资料:
1、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2、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1]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
野史上说,雍正帝得位不正,惧怕见其父康熙皇帝,所以不随葬东陵而另修陵墓,其实不然,雍正继位后,派出了他所信任的怡亲王为自己的万年吉地寻找地方,本在清东陵附近,可进行了一部分,竟发觉该地地质有严重缺陷,不得不放弃。
而在河北易县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要求完美的雍正帝便在那修筑起自己的陵墓泰陵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的陵分东陵和西陵之原因。
拓展资料:
1、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清西陵
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清陵分建实际是源于雍正,其子乾隆谕示后代“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而清东、西两陵,成为封建社会最后的二处陵址。
修建东陵的核心是为了使得清朝统治者名正言顺进行统治,是让百姓信服他们是为了帮助明朝剿灭李自成。具体分析如下:
东陵的陵址,与政治风水有关。所谓政治风水,就是假借风水外衣为其政治需要而服务。清入关是帮助明灭李自成,东陵是明朝亡国之君所选的“万年吉地”,于是就被清王朝开国之主占用了。
修建西陵的起因是雍正帝为了内心的安宁,不敢让自己入葬东陵。具体原因如下:雍正帝阴谋夺取王位后,害怕死了祖宗在阴曹地府不会宽恕他,所以另择西陵。后来,乾隆帝为不使两处陵寝冷落,特谕旨明示后代:“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
从此,清帝陵寝便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以其地理位置易县陵区称西陵。
扩展资料
陵寝,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产物,是封建帝王及其后妃们死后安葬的閟宫。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向宣扬“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他们认为,山陵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在历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
为了保护陵寝安全,建围墙,树界桩,开火道,悬禁牌,再加上封建统治者的故弄玄虚,堪舆家们的大肆渲染,皇家陵园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环。明清陵寝尽管已开放多年,仍然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难解之谜。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从清太宗皇太极建立清(1636年),到1911年灭亡,历275年。先后开辟了三处皇家陵园,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12座、皇后陵7座、妃园寝10座。
从陵寝的营建、帝后妃的葬礼中,我们可以透视到当时的宫廷斗争、财政状况、官员升迁、宫闱秘事、典章制度、丧葬礼仪、建筑规制的一些侧面。因此,陵寝不仅是清宫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清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死后的栖身之处确定在遵化境内的清东陵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开始修建陵寝。然而到了1729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将原址废掉,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重新选址,营建其死后的“万年吉地”泰陵。
由于雍正在位时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虽然勤勉,
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传说,认为雍正是篡改康熙遗诏而上位的,死后不敢去见他的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
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系,乾隆谕示后代“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但之后的皇帝选陵也未严格按“一代东陵一代西陵”得祖训去执行。
扩展资料:
清西陵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
清东陵共建有皇陵5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代皇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