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如题所述

春分的来历及含义
春分,古时亦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每年约在3月21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0°时到来,标志着昼夜平分的时刻。春分在农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之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开始超过黑夜。春分不仅是天文学上重要的节气,也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都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季。田野间,杨柳披绿、鸟语花香、麦苗生长、油菜花飘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味着春分之后,燕子归巢,雷声和闪电也开始出现在雨天。
春分的“分”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二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作为春季,春分正好位于中间,平分了整个春季。从立春到立夏共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得名。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解释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礼记》中也有记载:“祭日于坛。”指的是春分这天。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气,在中东的一些国家,如伊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春分也是新年,这一习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
1. 竖蛋:春分这天,全球各地的人们都会尝试竖蛋游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尝试在桌子上竖立起来。尽管失败者众多,但成功者也不乏其人。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机,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2. 粘雀子嘴:春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并且会煮一些不包心的汤元放在室外田边地坎上,以粘雀子嘴,防止雀鸟损坏庄稼。
3. 春祭:春分也是春祭的开始。春祭,即开始扫墓祭祖,也称作春祭。扫墓前先在祠堂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领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参与,规模宏大,参与者可达数百甚至上千人。
4. 放风筝:春分这天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机,甚至大人也会参与。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人们在空地上奔跑,比试谁的风筝能飞得更高更远。
5. 饮春酒:在我国浙江、山西等地,有在春分日酿酒的习俗。古书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6. 拜神:春分前后,民俗节日包括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以及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等。这些节日都是民间重要的信仰活动。
7. 祭日:祭日是古时皇家在春分这天最主要的活动。在周代,春分就有了祭日的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谓春分也”,这一习俗历代相传。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