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解百纳”争夺战

关于”解百纳”争夺战,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就像一部连续剧,只不过最近的剧情跌宕起伏。”在前天张裕举行的媒体恳谈会上,主持人用这样的话开场。一个企业与一个行业的对峙正在葡萄酒行业上演,而葡萄酒行业存在的内忧外患也在这场对峙中显露无遗。

事件回放

“解百纳”之争在上周进入白热化。一个月前,持续6年的“中国葡萄酒业知识产权第一案”终于有了结果,“解百纳”商标被判归张裕。裁决下达后,长城等12家企业结成联盟再次上诉。一段时间以来,对阵双方频繁过招,焦点围绕“解百纳到底是品种还是品牌”展开。

这已不是张裕第一次面对同业的反对。2002年4月,工商总局商标局给张裕公司下发“解百纳”商标注册证书,遭到长城、王朝、威龙等企业的反对。2002年7月,国家商标局撤销了该注册商标。张裕不服,此案进入了漫长的行政复审,从而引发了持续6年之久的解百纳知识产权案。

招数一:引经据典

张裕:1937年即注册

张裕举出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附件中列明了葡萄品种中外文对照,其中并无“解百纳”或“Cabernet”品种。其更有力的一张牌是:1937年6月28日,经当时的实业部商标局批准,张裕公司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

联盟:法文翻译而来

12家葡萄酒企业对张裕的说法提出了反驳。他们表示,张裕酿酒公司在1936年提交的五角星+Cabernet d est商标图样并无“解百纳”字样。联盟一方坚持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为“Cabernet”这一酿酒原料的葡萄品系。

国标未规范原料品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杨强

尽管生产企业都要遵守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强制性葡萄酒国家标准,但国标是对葡萄酒产品的质量进行要求的,很难把原料全部包罗进去。即使有相关规定,但葡萄品种很多,不可能一一阐述。

规范缺乏导致争论出现

我国许多葡萄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各种中文名称不统一。正是由于中文名称的不规范,才导致了“解百纳”之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制度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根本所在。

招数二:寻求业内支持

张裕:四家协会力挺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以及多位知识产权专家、律师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佐证了张裕的立场。

联盟:一家难撑场面

从数量及涉及领域上看,12家企业联盟占了下风。他们所举出的业内支持者只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凸显葡萄酒业创新隐忧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 王祖明
本案凸显了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而暴露出来的创新隐患。许多企业,特别是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的小企业,更愿意选择仿冒、傍名牌等行为。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根本问题是种出好葡萄
对于目前的葡萄酒企业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把葡萄种好,从原料上加强企业和品牌的竞争力。

招数三:引导舆论

张裕:强调70年原创

从头到尾,张裕始终强调70年里对“解百纳”花费的心血,表示这是几代张裕人心血的结晶。此举对公众感情的引导起到了正面作用。

联盟:指张裕垄断

在12家企业发布的7·16声明中,张裕注册“解百纳”商标被指为垄断:“‘解百纳’商标注册完全是一种独占行业公共资源的恶意注册行为,并将损害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国际声誉。”尽管态度强硬,但支撑证据较为单薄。如此计较很愚昧国内葡萄酒业完全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计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对洋酒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解百纳”反倒成了国产酒的代名词,不再对这一主力消费人群具有吸引力。长城等企业一定要争“解百纳”商标很愚昧。
目前,在商场超市的酒类商品中,国产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洋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动作很大,虽然没有突出成绩,但一直在等待时机,这样的争吵势必会给它们带来乘虚而入的机会。
解百纳之争是兄弟阋墙先攘外还是先安内,这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现在面临的难题。如果说缺乏创新是中国葡萄酒业的内忧的话,那么外患也接踵而至。据广州海关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前两个月,经广东口岸进口的葡萄酒达327.2万升,比去年同期增长42.3%。洋葡萄酒大举入境之势已可预见。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葡萄酒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欣喜之余,我们又看到另一个事实,中国葡萄酒行业中少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品牌竞争力不强让我们黯然神伤。据悉,几家知名洋葡萄酒品牌也推出了“解百纳”葡萄酒。且不管“解百纳”最后归属如何,但洋葡萄酒品牌的司马昭之心却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葡萄酒竞争已经走向了品牌竞争。各个企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建设自己独有的品牌,使其他企业不能模仿,以增强在面对洋品牌入侵时的核心竞争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旷日持久的“解百纳”之争就是一场兄弟之间的争斗。而所有企业如能携手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提升中国葡萄酒业的综合竞争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4
2008年7月16日,国内12家葡萄酒企业联合发表了宣言,声讨张裕试图垄断“解百纳”,坚称解百纳为葡萄酒原料的通用名称,不能被一家企业独占。而在7月1日,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4家葡萄酒企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法院撤销解百纳注册商标。

此前的2008年5月26日,国家商评委裁定,解百纳为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原本似乎已经尘埃落定的长达6年的解百纳商标争夺战,在7月里却以法律诉讼的形式燃起更浓的烽烟。

解百纳,一个名词,一个商标。背后是一场利益的纠结,一个行业的乱象。

争夺

解百纳之争始于2002年。

2001年,张裕向工商总局商标局递交解百纳的商标注册申请。2002年2月,张裕解百纳商标得到国家商标总局批准。之后,张裕拿到了商标注册证书。

然而,对此注册,威龙、中粮长城、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葡萄酒企业表示反对,一些葡萄酒企业向工商总局递交了有关撤销解百纳商标专用权的申请书,理由是解百纳是葡萄品种和品系,并非张裕所独有。

2002年7月,商标局下发(2002)187号决定,撤销解百纳商标注册。当时商标局认为,解百纳是中文红葡萄名称,是我国葡萄酒生产企业酿造红葡萄酒的原料名称。

张裕随即对此提出复审。

今年5月26日,国家商评委发出商标撤销复审决定书和商标争议裁定书,裁定解百纳为张裕的注册商标。

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商品的通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范的或者约定俗成的商品名称。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解百纳是我国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称,以及现行葡萄酒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葡萄酒通用名称,因此不属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称。而解百纳和“cabernet”之间也并未形成固定的对应关系。

此外,解百纳并非汉语拼音固定词汇,解百纳一词最早于1936年由张裕酿酒公司使用,并作为商标名称的一部分出现在商标注册文件中。多方证据表明解百纳长期被张裕公司作为葡萄酒的商标或特定名称使用,能够起到区分葡萄酒商品来源的作用,具备商标的显著特征。

2008年7月16日,以长城、王朝、威龙等为首的12家葡萄酒企业齐聚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张裕的行为是霸权行为,是将全行业的公有资源据为己有”。众家葡萄酒企业联合重申:解百纳商标目前在法律上还处于不确定状态。

目前,法院已经受理此案,解百纳的最终归属将由法庭作出判决。

利益

显然,对解百纳商标的争夺源自利益驱动。

直至1998年以前,市场上生产解百纳的企业仅有张裕一家。到1990年代末期,葡萄酒市场逐渐兴起,其中张裕解百纳成为国产红酒的代表产品流行一时。与此同时,国内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厂的生产线上几乎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解百纳葡萄酒,尤其在2003年商标案爆发之后达到高潮。

据了解,目前30多种解百纳多为一些不知名的品牌,趁商标案之机捞一把。还有一些虽是大企业的品牌产品,但多走低价路线,有的甚至低至10余元,比一些小企业的产品还便宜。另有一些洋品牌,期望借解百纳的知名度打开中国市场。甚至有很多厂家只需要在瓶标上印上解百纳3个字,没有任何推广也能卖得很好。

这就是所谓的傍名牌效应。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介绍,我国葡萄酒年产量在50万—60万吨,其中,解百纳的产量占到了12万—15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5%。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葡萄酒的销售总额为150亿元,其中解百纳占近30亿元。

而据张裕上海营销管理公司大客户经理瞿德强透露,2007年,张裕解百纳系列产品销售额达到20亿元,占整个解百纳市场的70%。如此大的比重,对任何企业来说,都绝对是一块大蛋糕。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双方为了解百纳归属权大打出手,甚至诉诸法律,最主要的是看重解百纳已经形成的品牌和市场。如果其他企业被禁止使用解百纳名称,那么很多企业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

原国家商评委副主任杨叶璇表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干红、干白葡萄酒等高档产品有了很大市场,高知名度商标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大利益。也就是说,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跟大家利益有了直接关系。说穿了,解百纳商标权纠纷其实就是利益之争。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葆霖说,“人家几十年创下来的一个商标,而且从未间断使用的一个商标,费尽心血培育起来的一个商标,你前面几十年没有用过,到这个牌子有了声誉以后你来用,你这是合理、合法使用吗?不是。”

“如果解百纳商标最终被判撤销,受到伤害最大的将是中国葡萄酒业。”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刘彦平博士指出,“如果一个有着70多年生命力的原创品牌都得不到保护,还有谁愿意投入精力自主创新?葡萄酒业如何发展?”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项凯标则说:“中国的本土企业太不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不具备产品研发能力的小企业,更愿意‘傍名牌’,只要能赚钱就好,这样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有序竞争。”
第2个回答  2008-10-24
商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