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12个少数民族是哪12个

还有为什么没有算那55个少数民族

  台湾少数民族统称高山族,共有12个族群.高山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这里有整个高山族的介绍http://www.china.com.cn/ch-shaoshu/index16.htm
  我只找到9个族群
  一、阿美族:分布在台湾东部、花莲、台东及屏东县境内,是台湾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农渔并重,兼事狩猎与养殖。阿美族妇女非常能干,尤其会编竹和制陶。阿美族人喜欢饮酒,该族妇女几乎人人都会酿酒。阿美族还特别喜欢吃槟榔,不管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槟榔。

  二、泰雅族:是泰雅人族群的亚族群之一,分布于台中、埔里、花莲一线以北之山区,包括台中、南投、苗栗、新竹、桃园、台北、宜兰、花莲诸县境内。他们以山田烧垦和狩猎采集为生。男子很勇武、强悍。泰雅族早年不分男女,都有脸上刺黥的习俗,传说这样可以避邪,并表现美丽、英俊,也代表种族的记号。据说这样,死后才可以与亲人相会。但现在的年轻人已没人刺黥。

  三、排湾族:旧称派宛,分东西两支,分布于南部知本山之南以迄恒春两端,包括高雄、屏东、台东县境内。以石板雕刻和刺绣著称的排湾人,早年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地位,家族的地位与产业由不分男女的长嗣继承,在宗教信仰上崇拜祖先。排湾族最为贵重的物品为琉璃球、铁器、银饰。

  四、布农族:散居在南投、花莲、台东和高雄、屏东县境内,以南投县为主。布农人喜欢山居,高山深处常有他们的聚居群落,以狩猎、农耕或捕渔为生。布农族很少财产观念,富有热情好客、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布农族的传统社会结构十分复杂,各部落族群有一定的领域与固有的语言,但有许多地区与别族杂居,已失去独特的风俗习惯。

  五、卑南族:正称为普由马,分布在台东县境内。因居住地周围环绕着别的民族,自古就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因此全族居8个部落,有“八社番”之名。早在清康熙年间,卑南人协助清政府平定叛乱有功,卑南族头目被封为“卑南大王”,朝廷赏以官服,所以现在卑南族的服装非常汉化。

  六、鲁凯族:分布于台东、屏东、高雄等县境内。鲁凯族的的家屋、门窗等木雕、衣服刺绣、传统礼器都有百步蛇图案。鲁凯族男性善于木雕和制作木器,木雕技艺精湛的匠人,在部落中深受尊重。

  七、赛德克族:与泰雅族同属泰雅人的亚族群。赛德克亚族也分东、西两个群落。该族群有黥面、纹身的风俗。男善狩猎、女善纺织,行从夫居。

  八、邵族: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于南投县境内的日月潭一带。有人认为它是曹人的一部分,有人又把它划为布农人的成员,还有人把它划为平埔人的一系,但其语言、风俗、习惯独具特点,因而把它看成独立的族群。

  九、赛夏族:族名的原意是“真人”的意思,分布于新竹县的五指山和苗栗县属的大东溪一带。赛夏族各宗族团体有着各自的图腾与象征物,在清朝以后他们纷纷改为汉姓,即用图腾之音译为其姓,如“风”“夏”“赵”等等。由于和泰雅族毗邻而居,深受泰雅族影响,也有纹面的习俗,以举行矮灵祭而闻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07-23
 台湾原住民,在大陆被统称为高山族,是原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其内部又分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另还有4000余人散居祖国大陆。

  
第2个回答  2005-07-23
台湾现有居民2300万人口,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强,少数民族大约在40万人左右,约占2%弱。
在台湾,是如何称呼这些少数民族的呢?台湾当局的正式称呼是“原住民”。并在“行政院”专门
设置一个相当于部级的机构“原住民委员会”,以处理台湾的少数民族事务。
  笔者在台湾参访期间,在台北“市政府大厦”的门厅里看到,在非常显著的位置上挂有一块“
原住民事务委员会”的铜牌。可见,它是市政府属下的一个专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方机构。类
似于原上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上海市近年来实施机构改革,将原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宗教事务局合
并成一个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了。
  居住在台北这样一个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肯定不多。在台北市政府的一个展览馆里,我查看
了资料,共有7500多人。如何保障这些少数民族参政的权利呢?台北市“议员”的选举,依地方选
举法,将台北市划分为6个选区,外加一个原住民选区,原住民凡满4000人,即可选举出一名“市议
员”。这样,在台北市52名“市议员”中,就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市议员。
  台湾当局为什么在这些年里要凸显“原住民”呢?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就是为了在台湾岛内制
造族群矛盾,制造省籍矛盾。我的祖先是台湾的先民,我是先来的。你是外省人,你是后来的,你
们这些外来的统统给我滚回去。这才是解读台湾当局刻意制造“原住民”一词涵义的注脚。
  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台湾的历史:
  从1624年以后,先后有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殖民者侵占过台湾。
  从1624年到1662年的38年间,荷兰殖民者强占台湾。后来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
起兵收复台湾,其时,清军已经入关,并于1644年在北京建立了清朝政权。郑成功声言效忠明朝,
拒不向清政府投降。明、清两个朝代的嬗替,只不过是政权的替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一个中国的
事实。郑氏在台湾政权,后来便逐渐变成为地方割据政权。
  1683年7月,比美国建国几乎早了近90年,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两军拿下台湾,郑
成功之孙郑克土爽率众归顺清政府。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大分离,才从此结束,前后长达60年。
  几年前,我曾在厦门的植物园中,看到已经被修葺一新的郑克土爽之墓。他的祖父郑成功的巨
大雕像巍然屹立在厦门鼓浪屿的海滩边。人们敬仰他,把他当着民族英雄,这是不错的。是他把外
国侵略者从台湾赶走了。不然的话,台湾很可能成为第二个香港、第二个澳门。但郑成功及其儿子
郑经割据台湾的历史,却让台湾的某些分离主义分子、“台独”分子至今仍在津津乐道。
  虽然收复了台湾,但拒不归降清政府的郑成功,现在在台湾成了“台独”分子顶礼膜拜的偶像
,这是一尊经过蓄意装饰,经过精心掩饰的偶像。他们要祭郑成功拒不降清的大旗,古为今用,与
祖国大陆叫板。
  我此次在台湾考察,特意注意到,在台北市淡水红毛城郑成功展览室里,郑克土爽的大名没有
出现,郑克土爽率军民归顺清政府的史实没有出现。有的只是郑成功拒不降清。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以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
将台湾划分为单一行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1895年,清政府在前一年由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与祖国第二次大分离达50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战败,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经过8年英勇抗战终于收复了台湾。
  不幸的是,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大分离,是国民党发动内战所导致的,至今已经超过了50年。
  从1624年至今的300多年里,台湾与祖国竟然有过3次大分离。有了分离难免造成隔阂,有了隔
阂必然产生距离,有了距离当然会有空子,有了空子就会有人利用。
  难怪侠骨柔情的台湾文豪李敖,虽然并不是新党党员,却在2000年台湾的“总统”大选中,义
无反顾地替新党出任“总统”候选人。面对“台独”分子的责难和扑面而来的对他大陆籍背景的污
言秽语,李敖表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从你爷爷来的那里来”,“有人讥讽我1947年才来台
湾,如果真正爱台湾,就不能以到台湾的先后和时间长短来评判”,“我来台湾时,阿扁还没有出
生呢,要以时间来衡量,我就比阿扁还要爱台湾”。
  目前,族群矛盾和省籍矛盾在台湾已经愈演愈烈,台湾当局一手制造“原住民”的概念,在台
湾社会中造成了极度大的思想混乱,台岛排外主义盛行。树立“原住民”的概念,让老百姓陷入简
单的类比之中,似乎可以让人们得出这样一种荒谬的结论,即“台湾数百年来,凡是从岛外来的人
,统统不是好东西”。
  那么,“原住民”的祖先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历史结论会让提倡“原住民”的始作俑者非常
沮丧。
  近10年来,祖国大陆学界在民族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方面对台湾少数民族史的研究,有较大
进展。对四、五千年前至万余年前我国南方古越人(后泛称为百越族)文化的研究,随着河姆渡文
化、良渚文化(浙)、昙石山文化(闽)等考古学研究的拓展,以及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学研
究的深入,许多论著均认为:台湾先住民族群主要源自祖国大陆南方的古越人。
  以史式和黄大受(居台)合著的《台湾先住民史》为代表,着重论述自7000多年前至4000年前
大陆东南各文化层和台湾相对稍晚些的文化层(如圆山文化、龙山形成文化、大玢坑文化)均有对
应关系----他们的论据不少就引自于台湾博物馆研究员阮昌锐的论著《台湾的原住民》。阮昌锐先
生主张,台湾先住民的多起源最终归结到中华文化为总起源。史、黄又进一步引证分析近年的河姆
渡文化研究及东南考古研究成果,相当肯定地论断台湾先住民的绝大部分,就是上古、西周灭商和
楚灭越时期,几度自今日华东地区的古越族群东渡而来。
  学术新秀,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两位博士生李辉、宋秀峰的学术研究,更给学界带
来不小的震动。复旦大学该研究中心以博士生导师金力教授为首的人类群体遗传学DNA课题研究,近
年来以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位点(SNP)单倍型为工具,研究人类族群进化和迁移,取得了为国际学
术界承认的成果。金力教授和中科院遗传所杜若甫院士,近年来,曾就以前分赴台湾和海南采集台
湾5个少数民族和海南黎族男性的血样,进行上述方法的DNA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黎族人Y染色体
SNP单倍型具有3种类型,台湾阿美族人(台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者)具有其中一种,泰雅、布农、
排湾族人分别具有其中的两种类型,也就是说,台湾这4个族群的Y染色体的SNP单倍型类型和海南黎
族人是完全交叉重叠的,而和马来人等族的Y染色体SNP单倍型来得较复杂的距离甚远。(这项成果
已在《美国科学院学报》、《自然综述》、《科学》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
  金教授的研究组还以电脑投影显示,形象地报告了自己以上述方法对上海马桥出土的马桥文化
、良渚文化和战国时期古人遗骸和松江地区的明代墓葬骨骼的DNA提取研究,以及对照马桥、金汇地
区现代人取样的DNA研究,结果显示其该地区现居民群体之多数的Y染色体突变频率等数据特性,正
是典型的古越人中东越族群特征,并且恰恰又和现代黎族、侗族与台湾阿美、排湾、泰雅、布农等
族取样分析结果十分近似,而与我国西部氐羌等族群相距较大。
  祖国大陆学者对台湾“原住民”祖先的来源的科学论证和现代化测试结果,已经越来越被世界
范围包括台湾的科学家所认同。
  南投县位于台湾岛中部,是岛内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县份,又是代表台湾地形变化最典型的县份
,有平原、丘陵和高山,全县3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8座。
  笔者在台湾考察期间,曾经到过坐落在南投县鱼池乡的大型多元主题游乐园----九族文化村。
这是当地少数民族部族人民自己给自己的文化遗产取的名字。客观地说应该还是比较贴切的。
  在少数民族族群自己居住的地方,办起了一活生生的,直观的,让人既可了解各个族群多元文
化的存在,又在这种多元文化下融合了现代机械式游乐园和欧式花园森林游乐区的大型游乐园。名
称也起得直截了当,九个少数民族族群平起平坐,就叫“九族”。
  在九族文化村里,依山傍水,一一将九族部部落原先居住的村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文化
习俗,用实物,有的干脆将原物整个的搬进来,造成一个个的景观区。
  达悟族,旧称雅美族,是台湾岛内惟一原来居住在兰屿岛上的少数民族。他们可以用整块原木
雕刻成小木舟,结网捕鱼更是他们的拿手活儿。
  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雾溪以南的花莲、台东地区。
  泰雅族,集中居住在埔里以北的山区,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却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尚武好
战,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风俗。女性都擅长织布,织布的技艺是各民族中最精湛的一族。
  排湾族,是台湾第三大少数民族,石雕、木雕是他们民族的传统工艺。
  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山区。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最神秘的特殊的祭典“矮灵祭”,每两
年举行一次。
  邹族,原称曹族,大多数居住在玉山的西南以及阿里山一带。他们集会的处所中都有部落象征
的敌首笼和火具箱,均与战争有关。用藤竹编篮,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的工作。
  布农族,是台湾各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一族。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时的歌唱,即是享誉世界的
“八部合音”,也叫着布农合音。
  卑南族,该族分布于台东平原,接受汉化及农耕技术的年代很早。在社会组织上,会所是他们
的政经中心。
  鲁凯族,分布在中央山脉的南段。在原始艺术的表现上,非常优秀和细腻,尤其是女人的织布
和男人的木雕。
  除了以上九个少数民族部落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知道的邵族,在九族文化村里也有邵族的
一席之地。他的人口极度稀少,是一个仅剩下几百户的民族,但是汉化程度很深。据说,他们的祖
先是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的后裔。看来古代越国之都绍兴府与邵族有着什么我们至今尚未知晓的关
联。台湾当局正在考虑把他列为第10个少数民族,予以正式承认。
  在祖国大陆的许多教科书中,都说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都把台湾的九个少数民族部落统称为
“高山族”。
  台湾的学者则认为,所谓的“高山族”的称谓,是在“马关条约”后,由侵占台湾的日本殖民
统治者强加给台湾少数民族的。
  台湾存在着少数民族的族群,这是不争的事实。依照祖国大陆话语,特别是依照祖国大陆对民
族的政治定义严格地来说,台湾的九族,应当称之为九个“部落”,或可称之为九个“族群”。如
果统称之为台湾少数民族,也未尝不可。
  至于台湾的九族部落,究竟是属于“族群”还是划为“民族”,两岸的学者完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资料:统一论坛 胡公展《台湾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