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心理问题?

如题所述

如何预防老年人心理问题?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调适科心理治疗师曾利芬告诉记者,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我无用感、孤独感、抑郁、焦虑、心烦意乱、易怒等,还可能会产生固执、易怒、孩童幼稚、怀旧心理等心理问题。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

预防老年人心理问题,曾利芬表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老年人。家庭和睦能使老年人心情舒畅,不良心态自然也就消散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孝敬长者的大环境下,尊敬、关心长者是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象征。”曾利芬说。

二是注意保健、防治疾病。老年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身体检查,发现身体不适就及时就医。

三是知足常乐。老年人要能宽容、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避免因事情不顺利而引发烦恼。

四是保持良好情绪,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忧愁时,老年人要释放情绪;思虑时,老年人要分散情绪;悲伤时,老年人要转移情绪;惊慌时,老年人要能镇静。

五是活动不止。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能增强自己的体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器官功能衰退。老年人应加强人际交往,回归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1
1、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2、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

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3、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4、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

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5、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6、勇于接触陌生人

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

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
第2个回答  2023-03-25
当下的老年心理问题是普遍性“焦虑,抑郁”情绪,三年疫情是诱因,怎么样预防?
1.家人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增强安全感预防之一
2.常态化的老人分享家里事情,让老人有被看见被尊重,还有话语权这是预防之二
3.老人恐惧生病,要及时分享科学知识,人老是一个自然进化规律,有疾病也是可以接受的,要积极预防并交给他们方法是老人预防心理问题之三
。。。。。。。。
总结: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伴有疾病性问题,有大脑血管疾病伴有的心理问题,心理异常。预防很重要的。家人如果发现在行为上出现反常(绪低落啊,自责啊,负能量上升等等)反应,要重视可能是心理问题症状,去接受专业诊断。
第3个回答  2023-05-07
如何给老年人做心理疏导,首先需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老年人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有自卑以及孤独感,常常表现的是害怕死亡,自暴自弃,有悲观以及消极情绪等。

常常引起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孤独,睡眠障碍,心理空虚等问题所引发的,那么首先就需要先解决患者孤独的问题,多给予患者陪伴,多增加跟患者的互动,让患者的生活丰富起来;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所引起睡眠减少易惊醒等问题,这属于脑功能的自然现象,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若睡眠时间过少的情况下,可给患者服用安定类药物或者褪黑素帮助睡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老年人突然退休后,从紧张的工作状态突然过渡到无业状态,心里空虚,漫无目的,往往会引发焦虑烦躁等症状,可让老人多参与老年兴趣班或者重新返聘,实现老年人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