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这是陆游的《病起书怀》中的诗句。

《病起书怀》全诗如下: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全诗的字面意思: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全诗赏析: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9
太傅陈蕃和太后的父亲窦武大将军一起同心同德,尽心尽力地广纳天下的
名人
贤士来一起参与治理国家的事情,普天下的人们没有不伸长了颈子渴望着太平盛世出现的。但是皇帝的奶妈
赵夫人
,每天都和太后
在一起
,中常侍曹节和王甫这些人和她交结往来,在太后面前极尽谄媚取宠之事。太后信任他们,几次发出
诏书
命令,给
这些人
封官
加爵
,甚至惠及这些人的手下,这些人非常贪婪暴虐。陈蕃早就对这种现象担忧了,希望能清除掉这些宦官。恰好窦武大将军也有这个意思。陈蕃自己觉得这样既顺从了人们的想法又对太后有利,一定能得到支持取得成功,于是就先给太后和皇上上了一道奏折说:我听说一个人说话没有原则行为又不端正的话,就是欺骗上天而且背负了人民。但是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又会引来做坏事的人怒眼相看,马上就会惹来祸端。我衡量了一下这两个结果,宁可自己惹祸上身也不敢欺骗上天。现在京城里有些人和事很猖狂,连路人也看不过去,都说是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
等人
和赵夫人这些女官一起把天下搞乱了,依附顺从他们的人就能升官发财,顶撞得罪他们的人就会被中伤谪贬。如今朝廷里的官员们像是
河中
漂浮的木耳一样,不知该
怎么办才好
,老是担心自己的官位和性命会受到损害。陛下以前刚刚掌权的时候,
顺应天意
民心行使权力诛杀了一批奸臣贪官,苏康、
管霸
等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那时候
,天地清明,不但活着的人高兴,连死人都会觉得开心,没想到才几个月就又纵容他们身边的人?那些大奸大恶的事,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现在不赶紧遏制的话,一定会出现变故祸乱,会有倾覆国家社稷的危险,这种灾祸难以估量。希望陛下能把我的这奏折宣告给身边的官员,并且让所有的作奸犯科的官员们都害怕它。
太后不肯接收这份奏折,朝廷里的官员们听说后,没有不震惊惧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