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Joe Vitale:中国消费者更倾向混动车

如题所述

2012全球汽车论坛将于2012年9月6-7日在成都召开。作为在华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国际汽车会议之一,来自海内外的行业精英、著名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知名媒体人士将齐聚一堂,集中探讨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产业格局的热点问题、趋势变化及其深刻影响,并为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了近距离欣赏与会嘉宾思想火花的魅力,全球汽车论坛组委会在官网上设立《精英访谈》专栏,组织国内外重要媒体在会前对部分贵宾进行系列釆访。此为《精英访谈》系列之一:专访德勤全球汽车行业负责人JoeVitale。  
作者:在去年的全球年度汽车论坛上,你与我们分享了德勤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年后,你是否能与我们分享德勤在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JoeVitale
:在2011年的全球汽车论坛上,我们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于其他替代动力汽车的兴趣。然而,自那之后,我们也发布了80后汽车消费者的年度研究报告。该调研的对象首度包括了来自中国的受访者。调查的其他市场分别为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
根据德勤汽车行业”80后”消费群年度调查,年轻的中国汽车消费者们对替代动力汽车非常感兴趣,但相对于新能源汽车,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在表示下次的购车计划会选择替代动力汽车的人群中,仅仅4%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剩下的46%会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当被问及在将来的5年内他们会驾驶何种类型的汽车时,只有7%的人表示选择新能源汽车,42%则支持混合动力汽车。
鉴于80后广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他们对替代动力汽车长期的兴趣,这一代人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被广泛接受的转折点。
除了引起浓厚的兴趣外,新能源汽车所面对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消费者们对新能源汽车表现着兴趣,他们同时也关注续驶里程、价格以及众多影响他们拥有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便利性的各种因素。混合动力车毫无疑问地在受关注度和实用性方面一马当先,许多消费者认为混合动力技术兼具了可靠性和方便性。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10年里将持续面临各种技术的挑战。
传统内燃机燃油效率的改善也同时加剧了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德勤的调查还表明,随着内燃机汽车运行更清洁更省油,消费者对替代动力汽车的兴趣也在减弱。
最终,燃油的稀缺与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但是,要想新能源汽车能被方便地使用,汽车制造商及其伙伴可能还需要10年的时间来发展技术并建立完善基础设施。
作者:我对您去年报告上的那句话依然印象深刻,”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潜在购买者和有购买意愿者的比例最小的是日本48%,最大的是中国93%。”但据我们所知,借鉴NissanLEAF的销售数据,不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公共接受度及利用情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是做的最好的。相反的,中国在这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购买这仍处于车和车的交界处。您对这点是怎么想的?
JoeVitale
:我们认为有许多因素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大规模采用。它们包括以下几点:
————变动的燃油价格,以及燃油价格波动导致的消费者行为变化。
————增加续驶里程,缩短充电时间,降低购买和拥有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技术革新。
————被视作是新技术的”早期用户”的汽车消费者群体的大小。
————与驾车习惯/爱好相关的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便捷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可得性。
————政府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的激励政策。
这些因素在各国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也会不同。但就像前面提到过的,日本市场相比其他市场可能会达到更大规模的普及。日本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并且一般都是短途驾驶。日本的消费者们也一直被认为是新技术的尝鲜者。
就中国而言,这个国家迅速制定新政策的能力无疑是对发展国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利因素。此外中国致力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以及众多的首次购车者也是在该市场推广新能源车的积极因素。但是由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依旧在中国境外开展,中国仍需要继续做出重大的投资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然而,就像日本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机会让这些投资来驱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并在世界其他市场推出。
作者:中国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该计划确定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战略方向将是纯电动驱动,所以现在中国正在重点推广的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此外,根据该计划,中国将努力在2015年前生产并销售50万辆新能源汽车。不仅如此,在2020年前,纯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能将达到200万,累计生产销售超过500万辆。许多人认为这个目标定得太高,您是否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意见?
JoeVitale
:实现这些目标将是一个挑战,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可行的推广降低了拥车的成本,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了便利性。根据IHS公司数据,到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10,500万台。其中3,040万台将来自中国。基于我们的电动汽车研究结果,我们相信新能源汽车对增长的贡献仅占2-4%。因此,截止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介于60.8万辆到120万台之间。
作者:今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仍继续放缓的趋势,不久前,广州出台的限制政策给其他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不利的政策下,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不能达到其销售目标,特别是中国自己的品牌。您对中国汽车市场今年的预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见?
JoeVitale
: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2-4线城市为那些在小型低成本车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制造商提供了发展机会。大部分的市场需求预计会出现在这些小城市,当地用户需要和他们工资相匹配的小型便宜的车辆。因此,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为了满足的国内市场,有着相当的发展优势,并有机会争取国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价值是最高最重要的标准,中国制造商增长的能力将取决于其车辆的质量、价格和可获得性。事实上,若在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选择,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会选择品质好的牌子。
然而,中国汽车制造商面对的挑战是国外品牌的产能过剩,以及普遍认为的中国与国际品牌之间的质量差距。尽管JDPower的报告表明中国与国外品牌之间的质量差距从2010年到2011年缩小了34%,但要达到与国外品牌品质旗鼓相当,可能要等到2015年甚至2018年。因此,中国制造商将需要缩小与外国汽车制造商的质量差距才能充分利用发展机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