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而言,感知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对教师而言,感知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一、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规律

要使感觉器官对事物能引起感觉,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

夫经过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是以有变化的中等的强度为最佳状态,最容易引起兴奋。这一科学道理表明,刺激强度最好是中等且有变化;过弱、过强或刻板的都不好,因而在制作自然演示教具时应考虑到所要演示对象的大小、颜色、状态等。教师讲课的语言应使全班学生都能有鲜明、清晰的感知,既不能在绝对感觉阈限之下,也不能刻板和过强,应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进行教学,这样就会有利于学生感知。

二、感知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

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有很多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内,人只能有选择地对其中一些事物进行感知,被人选择出来的便是感知的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是感知对象的背景。感知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会越清晰,例如:两教师在讲授“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时,一位教师用红色溶液倒入量筒来测定溶液的体积,学生就很溶液观察,并很快感知而读出熔剂的大小;而另一教师用普通水倒入量筒里,发现对象与背景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异,学生要读出体积的速度明显变慢了,准确率也低了。同样,我们在讲述“心脏与血管”等内容时,可以叫学生一起把有关血管中血液的颜色填涂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比较深刻地理解哪些是动脉及动脉血了。还有平时生活和实验中所用地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由于酒精液里已经添加物质成红色,与玻璃背景颜色区分,读出温度数据较快而准确,而水银温度计中水银颜色与背景相差不大,读数的速度比较慢,就是这个道理。

三、感知对象的运动变化规律

在比较稳定的背景上,运动变化着的物体容易形成知觉的对象,也就是说:活动、变

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这个感知规律要求教师讲课时在声调上要有变化,在讲话速度、节奏上也要有变化,能调动学生情绪。同时教师授课时,要尽最大可能去化静为动。如在讲述“血液循环”知识时,我们要将血液流动的方向始终用红笔勾勒清楚,使学生有明确的印象,又如讲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一部分内容,若单从教材上提供的图片去分析水的各种来龙去脉,总见得有罗唆之感,学生听了一时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就发挥电教媒体优势,采用抽动叠加灯片的形式,在投影上将水的蒸发、蒸腾、降雨、下渗等现象表现得清清楚楚,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他们课后进行表述水的循环时,思路清晰、样略得当,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多种感觉器官协同参与活动的规律

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单纯运用某种感觉器官,会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种感觉

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就能提高感知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作用于感知对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要求,这样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我们在讲授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取值时,应让学生边做边讲边练,先教会学生使用有关测量工具,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具有不同最小刻度的测量工具去测定不同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等数据,一边讲解、一边训练,最后要求学生能对自己所测定的数据结果进行确认,比较真实性以及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样我们已把学生对教具的使用、操作、教师的评析讲解及学生的思考分析都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能把有关知识很快地掌握起来。

五、感知与相应知识经验的依存规律

一个人对所感知的事物是完全陌生的话,就很难从周围事物中区分出这个对象。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所能形成的表象就越清晰,就越有利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阅历不丰富,许多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特别由于《科学》新教材的运用,先前安排在初三的部分知识出现在初一、初二教材上,给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造成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地知识结构和他们地生活经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知识。

例如我们在初一教材讲述眼球地结构内容时,许多学生对眼球结构都未能掌握,而是采取死记硬背方法暂时记住,但时间一长又忘记了,特别象在光的强弱对瞳孔的大小影响这点上,常常记错。于是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平时我们走出黑暗的房间时,面对亮光,你的眼睛是怎样变化?”“当我们抬头看太阳,眼睛是睁大还是眯着呢?”对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我们再加以提炼,进行引导,使学生有个深刻的印象,从而掌握知识。同样在讲授“电压”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水压来进行过渡,使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电压概念,对其相应的问题理解也就透彻了。

我们在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时,还得注意一个倾向:就是既要提供合乎学生经验的具体事物(或事例),又要适时引导学生逐渐脱离具体事物(或事例)。切不可让学生的思维老是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因而对我们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一些已经为学生直接感知过的教学内容,就不再需要使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免得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