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的心理落差如何调整?

如题所述

大一新生,踏入学校之前难免会对大学的校园生活充满着无限期待,但是真正身处校园之中,会发现与自己心目中的大学产生差距,出现一些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当出现这样的状况时,我们需要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状态,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一、产生差距的原因:

1、生活环境不满意:



宿舍环境简陋: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理想中的大学宿舍应该是上床下桌,浴室独卫,最最最不济的话,至少要比高中的宿舍要提升几个档次。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结果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有的宿舍是六人间,无上床下桌,有的学校的浴室与寝室相分离,可谓是一把辛酸泪。拿我们院来说,女生寝室是标配的上床下桌四人间,但是男生的话就是六人间,学院的安排真的是深得我们的心(手动狗头)。有点离谱的是,有的学校浴室是与寝室相分离的,我闺蜜的学校就是,这就意味着,夏天和冬天要穿着睡衣逛大半个学校去洗澡,刚开始还真的有点难以接受。

饮食习惯和地域气候差距明显:考上不同地域的大学,其地方的饮食习惯还是有些不同的。有的地方的学生喜欢吃甜的,有的是无辣不欢,还有的不吃特定种类的肉,要调和所有的口味是不大可能的,刚开始可能会消减食物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的气候有很大的不同,南北两地差距更为明显。在北方冬天一般有暖气,但是南方的冬天基本是抗冻;北方的大雪和大棉袄早早的准备上了,但是南方四季如春,冬天照样短袖加身。当去一个气候差别较大的城市上大学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感。


2、学校资源拉垮:



◆ 教学设备陈旧 [电脑等硬件设备]:进入大学之后,不可避免的需要经常性地使用电脑,对于工科类的学生来说,电脑以及各种仪器设备是实验课的必备辅助工具。但是在大学中,配备的硬件设施不尽如人意。在我们学校的机房里,电脑的配备也很参差,有的电脑键盘上的键失灵,不同的机房的win系统也不一样,真的是无语。在做RFID的实验时,往往需要2到3个人共用一个实验箱,硬件设备陈旧且短缺。

◆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大学中,遇到一个好老师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是大学专业课的启蒙者。但是在大学中有一部分老师自持高傲,教授课程需要学生们自悟,真的是人没了。部分学科专业课全自学,往往容易劝退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并认真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但是一个善于循循善诱的老师,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 学校地理位置偏僻 [从城市走向“农村”]:对于有些大学来说,学校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偏离闹市区就缺少了大学的味道。地理位置偏僻的学校会对从大城市上大学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落差感,没有了都市气息的大学仿佛像上了一个假大学。确实是这样,学校太偏的话也会丧失很多的资源,各种工作或者大型活动都会失之交臂。

3、学习状况与预期失衡:


● 所选的专业课不喜欢:上大学之后会接触到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但是学习内容往往与自我认知产生偏差。喜爱数学但是会发现大学中的数学全是抽象的字符和一堆逻辑论证;阴差阳错进了计算机专业,发现很烧脑,hold不住;进了医学专业,发现每天的实验无从下手;大物也是一门脱发的学科,总之,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专业与之前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 个人特长显普通:进入大学之后,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人才,别人会很多的才艺,滑板、绘画、摄影、舞蹈,学习成绩不错,还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而你略微显得平平无奇。自己在高中时可以发光发亮的特长显得普通,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感。

二、调节心理差距的方法:

1、改变自身看法,寻求事物积极面 [改变自己 >> 改变环境]:当面对学校的住宿环境和气候方面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差距时,不要过分的在意和强调它不好的点,要转换自己的思维,多发现事物的积极面。例如,对于没有上床下桌标间的寝室,六人间或者八人间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毕竟在大学中,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出路呀。对于南北方大学气候的差异,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适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健身也是一个延长寿命,保持心情舒畅的好方式。

2、减少攀比心理,知足常乐 [减少环境对比]:如果大学的生活环境真的给自己心理造成落差,千万千万要减少攀比心理,不要将自己的大学环境反复的与其他高中同学的大学寝室做对比。不同的大学的配置本来就是不同的,何况一个大学中不同校区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攀比心理会毁了自己的大学快乐,在大学中,这些简单的设施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缀,真正闪亮的是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高配的生活模式。要懂得感恩自己一路走来遇见的人和事,这比基础生活设施要重要的多。

3、借助互联网获取优质学习资源 [网络获取名校讲学内容]:发现自己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略有不足时,可以通过网上获取免费的高质量学习资源,毕竟很多名校的课程都是公开的,只要你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哪里都是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中很多教授的内容都是基础的课程,简单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收获,要想真正的充实自己,自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4、降低期待值,提升努力的程度 [不要降低自己努力的程度]:面对学校资源受限的情况,不要妄求一己之力改变这种情况,教学设施陈旧,可能学校的资金用于投资师资力量,我们可以降低自己对学校教学资源的期待值,但是自己要努力生活,学习和生活都要兼顾,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5、尝试接受专业课学习或转专业 [尝试接受而非直接排斥]: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经过一段的磨合后,努力尝试发现还是提不起任何兴趣,可以选择在大一之后进行转专业的操作;我的室友就是不喜欢待在计科,转到了法学专业,她本身也是喜欢法学的,但是需要注意:转专业需要保证自己的本专业不挂科,参加被转专业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才能成功转入。如果努力尝试专业课学习之后,发现枯燥的专业课背后也有很多乐趣,那就坚持下来,谁又能说得准自己不擅长这一方面呢。温馨提示:转专业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对被转专业强烈的热爱,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当前的课程而选择另一条看似简单的路,结果两条路都会走不通。有时候所谓的喜欢也经不起真正的考验。

6、聚焦自己,挖掘自身优点 [多关注自己,少嫉妒他人]:在大学中,太多人都过于专注于别人的目光,羡慕别人的成就,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过于关注别人,很容易不快乐,一直追逐别人的脚步,自己也会很累。真正重要的是:多关注自己,做自己的朋友,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坚持下去。最最最重要的是:少嫉妒别人,宽以待人,祝贺别人的成绩也赞扬自己的努力。

进入大学之后,产生心理落差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积极的调节,有落差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减小并忽略心里的差距感,快乐从容的在大学里生活。祝愿每一个刚进入大学里的你都能够忽略到身边不好环境的影响,转换自己的思维,积极借助网上资源来不断的丰富提升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