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文的形式写一篇作文《给高考后的自己》800字

如题所述

喜欢那种心与灵魂的懂得,就像看一季桃花缄默地开,即便不言不语、不张扬,存在,已是一份盛大的浪漫。喜欢那种若隐若现的绵柔,就像品一朵花的香,无形无影,却沁心、入骨,回味悠然。于爱情,如若什么事都说破、说明白,那种直白,亦是浪漫情感的一种中伤;失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感。爱,也便不再浪漫、不再绵一段情,也便亮起了红灯,是该道再见的时刻了。
又是桃花开满园,淡看尘世离合聚散。有那么一个人,被我拥簇上远行的列车,毅然决然地挥手送走了。我知道,这一程,他买不到返程的车票;以后的岁月,再不会有他的温馨陪伴。那个每日不忘给我浇花的人,依然默默辛护着一处花园;七载的光阴,一个人护花、赏花。只有我知道,他养那些花儿,是为布一阵花情,是为用朵朵美丽的花儿写一个挚爱女子的名字。为这份执着坚守的纯情,每一次偷偷去看那丛花园,便会生出泪花的感动,打湿了花蕊、花瓣。
时光里的行走,恬暖依旧,不曾落殇。一阵桃缘,多少花色迷离,终是于万千花情的迷醉中可以轻盈抽身。流年回转,季节回暖,曾经花事,风逝了无痕,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守候,不曾为花谢花开生过感伤,就足够。年华无恙,花语温柔,寂寞染指了年华; 明媚,忧伤,终是自己想要的天长。疾风劲雨,掩不住花香,心怀里,弥漫着淡淡芬芳。
桃花笑春风,宛若仙子的你,笑靥开在我梦里,不浓不淡,春光恰好。一朵花的时间,为谁风姿莹莹,桃色夭夭;那美丽,持久而永恒地珍藏、记忆。你说,我的眼眸,有你不忍触碰的疼惜,有你看不够的绚烂;那是一枚桃花的颜色,那是脱离尘世的静美。点点妆红,浅醉眼眸,敛尽三生的香韵,缱绻一生的期许,寻一帘隔世的幽梦;收藏千年的诗意、风雅,一季花情,点染天际一抹浮生的云霞。
一朵朵情思凝结的花,绕过四季的流风,那春的枝头,又开满了谁的心痛。一场花事,开了又谢,一缕尘香,宛在笔尖芬芳不散。寂寞的花蕾,为谁开到最娇好,一树浅淡、静谧的绽放,却深记了整个时节的美。一份思念,浅吟着风月菩提的悠然,落在眉弯,落在薄笺;一种遇见,无需誓言,不懂离散。
曾经繁华、落寞,过往的痴缠,一纸留白,怎能收容。春期暖,化尽岁月清寒,一树树粉嫩的烂漫,摇曳在春风春雨的心苑。有些温柔的暖,必然留不住,有些应时的花开,必然被季节替代。四季里的花,有花期,会凋谢,都开不过心中的花,那是最美好、最浪漫,最妩媚娇艳、最姿态万千,芬芳不败的一朵。
相惜花开时的美丽,要怎样一种委婉的凋落,才不会惹心疼。宁静生香的时光里,悠然入心,温柔入画;初心可见的流年中,感怀生命的成长,默念那些路过赋予的恩慈,过往的尘香,温婉在心底。看尽花开花落,感恩生命安详;风雨后又是晴好,将心与情恬淡来安放。
其实,我不是很贪心的女子。心的春陌,有一朵是为我绽放,不求开的多么盛世;只愿让我感受:春,真的来过,我,没有被光阴遗落,便足矣。花开漫天不纷乱,花落满地不慌张,夜雨凄迷,挡不住季节的花开。温润的时光里,有你等在彼岸,我必然携香来奔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2
高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打记事起就听大人们谈论高考,说不熟悉是我从未接触过它.如果说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评论高考,一定会引起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的嗤之以鼻,不过站在我的角度看高考似乎更清晰.

高考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场考试,一场及其平常的考试.可因为种种的原由,高考变的似乎不那么简单了.小时侯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绝对不会少那一样:上大学!殊不知,上大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喊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就是为上大学做铺垫的。小学,本是玩的年纪,可我看见的却是一副副眼镜,一只只沉到不能再沉的书包(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上起了MBA),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 再说说初中,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三年初中的艰苦生活一点也不亚于三年的高中生活,不是说一脚跨进名牌高中就等于一脚跨进了名牌大学么?于是学生们废寝忘食地学习,老师忘我地教育,为了共同的目标----中考而迈进。 先来说说那个什么素质教育,我想起码在小学的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吧,可是在本人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国家说要给全国的孩子们减负,于是我们学校履行了这一重要思想,可还没到3天的光景,一切恢复原样,不但没有减负反倒是给我们这些孩子的肩上在重重的添上一层负担。初中,在初中的教学中,“素质”这两个字只在前一年半中稍有出现,后半段可想而知,开学发书的时候有音乐、美术、劳作等等,可仔细看看课程表里面没有半个字和刚才提到的有关,所有一切“副课”都得给主课让道,老师振振有辞地话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你们都是要成为高中生的人了,还要什么自修课?不要抓抓紧啊。时间就是金钱,多一节课就能多讲些内容。”于是书包里装的满是参考答案和试卷。老师还说:“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把握住了!”冲着这句话我们只有挑灯夜读奋力拼搏,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早晨看见同学的双眼和我一样,猩红,并半有深深的黑眼圈。上课时,哈欠声接连不断。 不知道老师看着心不心疼。

用我的比喻,高中就是人间的地狱,高三就是这地狱的第18层,或许我的比喻有写过分,但这是事实。高中生活的苦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也都心知肚明。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看看考场外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看看考场外那些维持治安的警察,看看那些报纸、电视的报道。。。。。。人们似乎过于重视高考了,高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并不这么想:“上了大学么就等于抓到了就业的机会呀!”这话对吗,或许,我只能说或许对吧,高考,我觉得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高考前要如此的复习?高考始终是不脱离文本的一种考试,它测试到生活中的能力了吗?没有。考出高分只能说明你对文本的掌握非常好,而并没有真正看到你的能力。这个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级“弱智”。应试教育还摧残了一部分人的身心,排名次,我不认为排名次是一件好事,它带来的种种幅面影响远比正面的多的多;分数,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重视分数?在我们的眼中分数其实和金钱一样重要,我们甚至不会想去纠正哪里错了,而是一味的责备自己得的低分。应试教育,一张可怕的网,我想能漏网的鱼寥寥无几,像韩寒那样的漏网之鱼我看是少之又少。有教育界的人认为韩寒是侥幸,对,就是侥幸,可我觉得他的侥幸真是幸运了,远离了高考的魔爪,过自己的生活。

高考还会一直走下去,莘莘学子们将一如既往的前仆后继地赶去前线,有时候自己会奢望,如果高考取缔了那是一件多令人高兴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但我觉得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希望这事快点到来,这么多年来,高考喊着要改革,那改了吗?没有,而是一年又一年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