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佛山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包括:南通狼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江西庐山、滇西鸡足山、浙东天台山、陕西终南山、北京香山。

1、江苏狼山

在历史上,衡山是我国佛教的活动中心之一,其前山后山、山上山下有大小寺院数百处。其中,福严寺号称“六朝古刹”,祝圣寺、方广寺、上封寺等也都是名扬四海的佛教胜地。

寺中供奉“西方三圣”中的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道场。是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狼山亦为全国八小佛教名山之首。

2、南岳衡山

在历史上,衡山是我国佛教的活动中心之一,其前山后山、山上山下有大小寺院数百处。其中,福严寺号称“六朝古刹”,祝圣寺、方广寺、上封寺等也都是名扬四海的佛教胜地。

主景区全称“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衡山县境内,现已划为南岳区,为衡阳市市辖区,1979年被列为湖南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11月8日第一批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3、中岳嵩山

历史上,嵩山有“上有72峰,下有72寺”之说。如今除了有保存完好的法王寺外,还有会善寺、永泰寺、清凉寺、莲花寺等历史悠久的寺庙,被誉为古刹中州的“禅宗胜地”的少林寺便坐落于此。"日出蒿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

4、江西庐山

庐山在东汉明帝时已是国内佛教中心之一。从东晋南朝至唐宋时期,这里寺庙林立,多至500处,少则300处,整个山几乎为寺庙所盘踞,历来即有“庐山到处是浮图”之说。

位处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为中国名山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风景区、世界名山大会的发起者。庐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脉,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游览目的地。

5、滇西鸡足山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持金缕僧衣入云南宾川县西北的鸡足山等待慈佛下世,入定于华首门。

山上寺院建筑始于唐、盛于明清,现存最大的佛寺为祝圣寺,附近圆净庵、檀禅寺、石钟寺等也是一方名寺。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

鸡足山因山峰形似鸡爪而得名。鸡足山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交汇地。

6、浙东天台山

山上建于隋代的古刹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唐宋时期,日本僧人多次来此学天台宗教义,并东传日本。国清寺观仍保存完好,是国内的著名古刹,香火不绝。

天台山,主要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境内,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东北-西南走向,南连仙霞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为花岗岩组成。

7、陕西终南山

据《关中通志》记载,终南山不仅风光壮丽,且列为佛教胜地。明清以来,这里有大小寺院40多处,香火盛极一时。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8、北京香山

香山位于西山东麓。1186年即建造规模宏大的香山寺,是元、明、清三代帝王游山幸寺的驻跸之地。

古人说: “西山之刹,以数百计,香山独胜。”香山香火鼎盛,代代不绝。

香山位于北京的西北部,是西山的余脉,占地约2400余亩,主峰是鬼见愁,海拔557米,2012年10月以闻名于世的香山红叶入选世界名山。

香山是三山五园组成部分之一,清代构成西北皇家园林中重要景观,以香山二十八景、西山晴雪著称。

教义与经典

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经典

佛教典籍共分为经、律、论三藏。“藏”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侣、学者对三藏所作的注疏、撰述,称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梵文经典只有少量残存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近年来,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经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