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什么没有重用王阳明?

如题所述

王阳明可以说是明朝的一位传奇人物,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阳明学派,是明朝唯一能和孔子、孟子并称的人物;并且王阳明还是少有的实干家,文武双全,上马统军、下马治民,都是卓有功绩,四十三天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震惊天下。但就是这样的王阳明一生仕途坎坷,一直没能进入明朝权力中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开创的“阳明心学”使其遭到排挤打压。




1


王阳明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华是明宪宗时期的状元,受家学渊源影响,王阳明5岁就已经饱读诗书,十二三岁就能和名士贤达纵论天下大事,十五岁云游天下定下了经略四方的志向,二十二岁时受到内阁首辅李东阳的欣赏,可以说是妥妥的主角模板,眼看着飞黄腾达。


但王华、王阳明这父子二人都是正直磊落、不攀附权贵的人,明武宗朱厚照登基之后,宦官刘瑾权倾朝野,文武百官纷纷投效。刘瑾十分欣赏王华的为人,称王华只要愿意去见其一面,封侯拜相轻而易举,王华不屑为之,再加上后来王阳明上书抨击刘瑾恶行,父子二人都被赶出朝堂。


1510年刘瑾倒台,凭着王阳明的学识名望和王家的人脉关系,王阳明迅速起复,加官进爵;后来明世宗嘉靖登基,开始的时候对于王阳明也是非常欣赏的,加封其为世袭新建伯,但很快就对其疏远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王阳明已经开始大肆传播“阳明心学”了。




2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但是由于战乱、年代久远等原因,儒家典籍有什么书、书上记载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如何解读等等就有了分歧,儒家分出了很多学术流派,这种思想上的争端凶险远甚于战场厮杀。


宋朝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创立程朱理学之后,因为更符合统治者需求,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官学;特别是明朝科举八股取士,考试范围被限定在朱熹集注的《四书》之中,说白了想当官就只能学习程朱理学。到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时候,上到朝堂百官,下到乡绅地主,可以说读书人大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徒,而民众更是已经在程朱理学的道德伦理体系下生活二百多年了。


王阳明原来学的也是朱熹那一套东西,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朱理学难以解释的问题,王阳明就对这套理论产生了怀疑,后来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对于儒家学说有了新的理解,进而提出了“阳明心学”。




3

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讲究每个人对于儒家经典应有自己的理解,反对把朱熹集注的《四书》当成金科玉律,批判朱熹的格物致知说,说白了是对程朱理学正统地位的挑战。


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之争,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更是话语权、选官途径等关系到读书人切身利益的利益之争。明朝开国百年,有多少人、家族因为程朱理学而兴旺发达,和王阳明同时代的官员有多少是靠程朱理学走上的仕途,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是在动这些人的“奶酪”。


因此王阳明活着的时候,“阳明心学”被斥责为异端伪学,遭到朝廷内外的攻击,不被主流所接受。王阳明还能在地方当官都是因为他名望大、功劳高,想进入明朝权力中枢是不可能了,像王阳明的学生们后来大都进入不了官场,只能在地方讲学。




4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王阳明就是个难以掌控的大炸弹,扔了不管说不定出什么乱子,提拔重用那就是站在了朝堂百官的对立面,因此只能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供着,有什么事就拿出来用用,没事就离得远远的。


另外王阳明不受重用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纵观历朝历代,能开宗立派的学术宗师就没有大权在握、掌控中枢的,就是南宋的朱熹也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官就被皇帝赶走了。因为学术宗师们都是名满天下、徒子徒孙众多,一旦掌握朝堂大权,他的徒子徒孙充斥官场之后,国家是皇帝说了算,还是学术宗师说了算?这样的人能不让皇帝忌惮么。




王阳明生前仕途不顺,但他所倡导的“阳明心学”却在其死后被慢慢发扬光大,成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影响力遍及东亚各国。王阳明在立功、立德、立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让其被后人所推崇,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等他都有极高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因为皇帝认为王阳明的权利实在过于太大,并且他也不是非常认可王阳明。所以说没有重用。
第2个回答  2020-12-10
因为王明阳的心学和嘉靖皇帝,从小受到的儒家思想,相抵触。
第3个回答  2020-12-10
王阳明厉害是厉害,但是没有厉害在点上,如果王阳明真的进了京、入了阁,他的大部分精力或许就要花费在皇帝的父亲母亲到底是谁
第4个回答  2020-12-10
因为王阳明治国理念,根本就不符合嘉靖皇帝,所以就不会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