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乖?

如题所述

实际上,不但父母会经常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乖”,很多孩子也会觉得“别人家的父母温柔和蔼”。例如以前,卡卡就曾经跟我说:“别人的妈妈都不骂孩子的,为什么你要骂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因为“距离产生美”之外,我觉得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俗话说“事不关心,关心则乱”,父母认为自家的孩子不听话,很大的原因,是父母太过关心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容易乱了分寸。

很多时候,同一件事,别人的孩子做,父母会觉得很正常,甚至认为孩子很趣稚;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就会觉得很担心、认为孩子很调皮了。

例如,刚下过雨,看到别人的孩子在跟边玩泥巴,妈妈会觉得很正常,宽容地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她就会马上阻止孩子了,因为她担心孩子会摔跤、会弄脏衣服和鞋子。

卡卡妈建议:父母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因为他看待别人的孩子和看待自己的孩子,标准不一样。因为他太关心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会出差错或者意外。

其实,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正确的,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不记先深呼吸几下,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做这件事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会怎样处理?

相信这样父母就比较容易控制好脾气,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行为了。

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心声,这很正常,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长大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不过,有的父母心态不够好,看待事物也不够全面,当他发现孩子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心急、焦虑,忍不住给孩子施加压力。

例如,孩子的温顺沉静,父母却羡慕别的孩子活泼好动,认为自己的孩子太沉闷了;孩子积极开朗,父母又羡慕别的孩子乖巧文静,认为自己的孩子太浮躁。反正,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完美的,自家的孩子则全是缺点。

卡卡妈建议: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也一样,然而,很多父母看待自己的孩子时,会忽视孩子的优点,只盯着孩子的缺点看;而看待别人的孩子则相反,只看到优点。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全面地看待孩子,找出孩子优点和缺点,然后因势利导,对孩子的优点加以培养,让它变成特长;对孩子的缺点,尽量纠正和改善。毕竟,每个孩子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父母不能拿孩子短片去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三、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有的父母事事追求完美,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会弹钢琴,他会强迫孩子去学钢琴,而不考虑孩子是不是愿意;孩子考试考了98分,父母不但不表扬孩子,反而会责问孩子:“你为什么考不了100分?”

卡卡妈建议:其实,父母希望孩子优秀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再优秀的孩子,也没办法做得到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毕竟,每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有限。

而且,父母事事对孩子要求过高,不但会让孩子反感,影响亲子关系,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客观,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孩子的意愿来要求孩子。

四、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

有的父母自身很优秀,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该像自己一样优秀,因此他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如果孩子很平凡,他会觉得很失望,认为自己的教育很失败。

还有一些父母,自己很平凡,生活过得很一般,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一旦发现孩子不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他就会很焦虑,认为孩子太不听话了,然后会给孩子施加压力。

卡卡妈建议:其实,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太平凡,归根到底,是他不愿意接受自己平凡,做不到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所以,他也无办法接受孩子的平凡。

父母要明白,虽然孩子是自己生的,但是孩子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孩子的长处,纠正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资质确实平庸,父母强求也没用,倒不如学平静接受,这样不但孩子快乐,自己也会更快乐。

结语:

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其他父母眼里,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也有很多其他孩子没有的优点,所以,父母应该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并学会欣赏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0
因为他们一般总是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己的孩子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会看到很多的缺点,因此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乖。
第2个回答  2020-06-20
主要原因是家长只是看到别人家孩子的表面和别人家的孩子接触交流的比较少,才会有这种错觉的。
第3个回答  2020-06-20
那是因为父母只能看到别人家孩子乖的时候,因为又不能跟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待在一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