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经典小说《活着》,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第一个道理是我们如果活着的话,就要知道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此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要懂得去珍惜。正如这本书当中的福贵,他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他沉迷于赌博之中,当时怀着孕的妻子跪在赌桌前面求他回去,而他却不回去,等到他回家的时候,却对他的妻子是一顿毒打,后来他老的时候,每当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很后悔,但是他却不能回到那个时间了,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做好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每一件事,不要等到后来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

第二个道理是只要我们活着就肯定会有希望的。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句话叫做,“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因为毕竟我们现在还活着,只要我们去努力,肯定会达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目的。“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现在还没有死,那么肯定还会有一线希望的,所以说我们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的。

第三个道理是我们人活在世上就肯定要会遭受世界上的困难,不要去抱怨。每个人的人生肯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很多挫折与困难,在我们面对这些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不要一昧的抱怨,因为抱怨并不能使你避开这些挫折与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坦然的去面对这些挫折与困难,将它们化成我们人生当中的经验,去鼓舞我们前进。

总之,《活着》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大道理,我们要从中吸取这些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第一个道理是我们如果活着的话,就要知道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第二个道理是只要我们活着就肯定会有希望的。

第三个道理是我们人活在世上就肯定要会遭受世界上的困难,不要去抱怨。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6
小说《活着》 告诉我们,活着比什么都强,可书的感受让人有种不安和难过,可能这本书诉说他的故事背后的凄凉,看到生活中残酷的本质从一些虚假仁道中告诉我们生活的不易,活着要思想,不能活的如同行尸走肉 。
第3个回答  2019-12-25
告诉我们活着比什么都强,可书的感受让人有种不安和难过,可能这本书诉说他的故事背后的凄凉,看到生活中残酷的本质从一些虚假仁道中告诉我们生活的不易,活着要思想,不能活的如同行尸走肉,全书是一种平静的诉说书中的故事。
第4个回答  2023-05-15
余华的小说《活着》告诉人们,生命的珍贵和人性的脆弱。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和悲痛,但他始终坚持活着,并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他不断地反思和领悟到了生命和人性的真谛。

通过福贵的经历,余华向读者传递出了一种珍惜生命,坚持生活的态度和信仰。同时,小说也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因此,余华的《活着》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坚持生活,并且在面对苦难和困境时,要坚韧不拔,不断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