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名人事例

自强不息的名人事例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3、《司马迁写出名传万古的《史记》》

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历史,广泛积累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开始研读整理资料,谁知一场飞来横祸使他入狱受酷刑,惨遭宫刑,但他克制自己,发愤写作,耗尽一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史书。

4、《嗜学的范仲淹》

范仲淹 勤奋读书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5、《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扩展资料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

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 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参考资料:陈平-百度百科参考资料:王献之-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7

1、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2、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3、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4、戚继光,字元敬,原号南唐,后来又改号为孟诸。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初一,生于山东济宁县南的鲁桥镇,他的名之所以叫继光,据说是他出生时正是夜半,晴朗的天空,繁星熠熠闪光,第二天的清晨,旭日初升,朝霞映罩着鲁桥,房前的红枫和苍松,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戚继光长大以后,成为一代名将,为捍卫东南沿海各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倭寇进行了坚决斗争,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将领和民族英雄。

5、范仲淹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只能喝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3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都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气。
但有天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愕然发现有火舌从教室冒出。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但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意识,只剩一口气在。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烧得太厉害了,能活下去的机会实在很渺小。”
但这勇敢的小男孩不愿这样就被死神带走,他下定决心要活下去。果然,出乎医生的意料,他熬过了最关键的一刻。但等到危险期过后,他又听到医生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其实保住性命对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就算活下去,
下半辈子也注定是个残废。”
这时小男孩心中又暗暗发誓,他不要做个残废,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无行动能力。两条细弱的腿垂在那里,没有任何知觉。
出院之后,他妈妈每天为他按摩双脚,不曾间断,但仍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虽然如此,他要走路的决心也不曾动摇。
平时他都以轮椅代步。有天天气十分晴朗,他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他望着灿烂阳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出现一个想法。他奋力将身体移开轮椅,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脚在草地上匍匐前进。
一步一步,他终于爬到篱笆墙边;接着他费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扶着篱笆站了起来。抱着坚定的决心,他每天都扶着篱笆练习走路,走得篱笆墙边都出现了一条小路。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努力锻炼双脚。
凭借着如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续的按摩,他终于靠着自己双脚站起来,然后走路,甚至能跑步。
他后来不但能走路上学,还能和同学们一起享受跑步的乐趣,到了大学时,他还被选入了田径队。
一个被火烧伤下半身的孩子,原本逃不过死神的召唤,原本一辈子都无法走路跑步,但凭着他坚强的意志,跑出了全世界最快的成绩。
——伯特·杜宾
第3个回答  2017-10-15
范仲淹 勤奋读书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苏秦 头悬梁,锥刺骨,发奋读书,最终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与张仪名扬诸侯之间
宋濂 幼时家贫 但是好学 向地主家借书抄写,冬天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也义无反顾,最终成为明朝文章三大家之首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09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个读书人叫孙敬,他为了考取功名,读书到深夜,怕打渴睡就把头发一头用绳子绑着,另一头系在房梁上,这样一来,打瞌睡头就会疼继续读书。锥刺股,是战国时期有个叫苏仪的纵横者,年轻时发奋读书,读书疲劳,怕打瞌睡就用锥子刺大腿,保持大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