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题所述

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我们深知,要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争强好胜,活泼好动,但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而要有效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无疑存在极大的难度。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极佳途径之一。以下是笔者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几点探索。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上文所说,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性,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听故事等等。而作为教师,就应该针对他们这些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有效情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教师如果走进教室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生如何认识新图形的话,恐怕学生们只会机械性地跟随教师识记,学习兴趣根本无从说起。由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无疑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师走进教室,可以先跟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图形家庭产生了争议,每个小图形都认为自己最漂亮,最有用。图形A说:我圆圆的脸最可爱最漂亮,而且我的用处最大,车子没了我,可就不能跑那么快了。图形B说:我才漂亮呢,我有尖尖的角,而且有很强的稳定性。图形C说:那我呢,我四四方方的脸棱角分明,而且我无比端正。他们各说各的优点,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我们帮助他们评评理好不好?这样,学生们一定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想认识这些图形。如此,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教学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方法。都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有多重要。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进行“角的认识”的教学,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一些关于角的简单知识后,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的“角”,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对“角”又有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创设问题情境:“角”原本是很抽象的一个知识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巧手、慧眼来使之变得具体呢。谁能试着用你的巧手画出角来?然后给学生一些房子、扇子、剪刀等图画,让他们张开自己的慧眼,找找哪些地方有角。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们自然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都想最先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此,便能在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毫不夸张地说,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最终运用于生活。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由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人民币原本就是生活所必须的,学生们对其都有一定的认识。对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创设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们掌握关于人民币的更多知识,帮助学生们懂得正确使用人民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通过一个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学会简单的购物:明明的妈妈需要到超市购买一些生活物品,但是还要忙于处理家务,就给了明明一张购物清单,让明明去超市购回所需物品。明明带着100元人民币到超市按照清单购物,最后收银员阿姨告诉他一共需要85.60元,明明就把100元给了收银员阿姨,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找回多少钱。大家帮明明算一下,收银员阿姨应该找回明明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而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有效提高。
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是极为有效的。而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以上几种情境创设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游戏情境,创设操作情境等等。只要积极探索,教师们一定能找出更多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兴趣这一内在驱动力的驱使下,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9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既要严,树立教师的威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会哄,让他们把你当好朋友,更喜欢你,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比如:在上课时,可以创设一些需要解决问题的情境,然后故意装作不会而需要学生的帮忙,于是这些小朋友便会积极主动地抢着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思维比平时更活跃;在做题时还经常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但特别要注意跟学生的友好关系一定要把握好尺寸,不能过了头,失去老师的威信,该严格时也一定要严。因此,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产生爱的感情,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引导,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对于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只有以最有效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的 时候, 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其综合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优化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之前学过的特殊图形面积进行有效的回顾,从而找到解决多边形面积的思路。另一方 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使其通过探究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和视频等于一体,可以更加形象 地把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开展数学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学习《位置和方向》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会感觉到迷茫。通过在多媒体课件上进行展示,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接触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情境创设是一种教学手段,但是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其创造才能,从而使小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