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牛人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没一个?

如题所述

就是在人才的培养上,拿数学来说,一流的学生并没有得到一流的培养。不过,据我所知,情况在改善。最后,搞学术在中国是件没有地位的事情。这是一个商品交换的社会,金钱是主宰,在中国,还多了一个权力。为了一点屁大的利益,钻营取利之辈数不胜数,包括某

些在学生眼里很有声望但在学术圈子里声名狼藉的院士。讽刺的是,大家都知道这人不行,但还是投他当院士,因为人家会玩人际关系。且一代代学生毁在了此类院士手里,盖因学术的不自由。总之,前景乐观,但要正视缺点,不要总拿国情当幌子。搞科研的人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搞科研?什么是学术?做问题的初衷是为了理解或者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单纯地做,单纯地灌水? 是时候说这句话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再加上毅力,情商与勇气。当然,随着见闻的增多,发现无论中外哪怕是所谓大师,值得称道的结果也不多,大多也是因循守旧,修修补补,也即所谓灌水。数学界,拿我渐渐深入了解的PDE领域,真正有意思的东西不多,天下文章一大抄。所以,特别佩服张益唐。做学术要像张益唐那样,宠辱不惊,厚积薄发,大器晚成,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要有解决大问题的勇气。 以好奇心来驱动科研,眼望星空,走在当下,悟数学,悟自然,悟人生,以自勉。注:1 不了解其他理工科,但华人数学家平均水平一点都不低,本土牛人少是事实,但这确实主要还是时间问题,上面提到的缺点,不仅中国有,美国也有,只是程度而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2不妨看看犹太人的成功经验,有心者可以了解相关内容。他们既尊重商业,也尊重学术,所以物质和学术并不矛盾。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智力。在犹太人圈子待过很久的一位师长说,本科以前,犹太人远不如中国人,到了硕士,犹太人还是远不如中国人,到了博士,水平就渐渐接近了,博士以后的几年,大家都差不多了,然后中国人做出个好东西,功成名就后开始混学术,犹太人继续潜心学术,在30岁以后厚积薄发,活到老,做到老。3 看到这个问题下还有一些答案在暗讽那场转基因辩论中的某方,顿感这个话题在知乎真是影响深远。那我也就夹带点私货。 外行评价内行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对错姑且不论。本人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很多内行的水平真是不怎么样,不是说学术的水平,人的天分有差异再正常不过,后天际遇也不同,这里说的水平是做学问的态度和档次,一心一意做学问就罢了,功利地做学问也无可厚非,拿一些本质很浅显的专业的术语来让人不明觉厉的装比也算个性,本人轻喷,也没什么。但冠冕堂皇地欺骗外行,搞学霸的风气,甚至伪造和曲解数据,这就是没有良知,把风气都坏了,也难怪连外行都瞧不起。个人认为反智主义并不是根本原因,是有些人确实德才都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1

根据规律而言,中国科研80年代重新起步,90年代IT化,全在追赶,2005后才逐渐赶上国际水平。2010年前后中国大学里开始较为普遍地出现顶级团队和实验室。预计未来10年中国可以出现能拿诺奖的成果,再过15年左右拿奖。 三十年后是中国人拿诺奖的高峰。很多人说体制,中国体制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就是锦标主义,没法安心搞科研,申请评奖的文本工作基本要占25%的工作时间。不评奖就没法拿项目,就没有搞科研的环境。实际基础研究工作,完全不是评奖能评价的。如果要改变中国科研体制和氛围,从批判“为什么中国牛人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科本土学家没有一个?”这个问题入手,倒是个很好的途径。

第2个回答  2018-04-24

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为什么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隔壁的俄罗斯、日本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却拿了那么多?截至2017年,诺贝尔奖已评选了115届,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并且每次公布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第3个回答  2018-06-26
我马锡洪搞了三十三年专利发明,赔钱数万,谁说你好了,谁支持你了,听到的只有反对之声,嘲笑之声,我应该评个最倒霉奖。这事既合理又公平,但倒霉的发明人一大堆。
第4个回答  2018-06-23
我只知道美国牛人多,各大科研院校机构人才济济,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人才,成果丰硕,排着队等诺贝尔奖。什么时候轮到所谓的中国牛人,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