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黄金罗盘》?电影中有哪些值得隐藏的暗喻?

如题所述

《黄金罗盘》是08年3月在中国大陆上映的一部奇幻冒险片。这部剧总体来说在科幻片里算中等偏下水平。能看进去的会觉得是部不错的影片,看不进去的那就一般了。

该影片大概讲述的是:在一个和地球很相似的世界里,将自己的灵魂变成灵神永远的跟随自己。当一天,科尔切夫人希望莉拉能跟随她一起去北方,莉拉同意了。在临行前,叔叔给了莉拉一个黄金罗盘,并告诉她只有一个人能读懂它——莉拉。去北方的一路科尔切夫人行为都特别奇怪,而当莉拉发现,科尔切夫人的一个名单上有她好朋友时,便知道了科尔切夫人将孩子们骗到北方来做实验品。随后莉拉找机会逃了出来,便开始想办法去救朋友。

作为主角的莉拉从开始的不服管教到后面勇敢去完成旅途,可以展示这部电影的正能量部分。也能让电影的受众群增大。

这部影片的开头其实过于长了,使得观众会感到无趣。这是一个遗憾的部分,但是到后面白熊的出现才有了看头。但是前面的无趣使得这部剧大大减分,毕竟一部电影跟写作差不多,开头得吸引人才会让看众能有兴趣看下去。而影片开头抓不住观众的眼球,使观众期待下降,那就会导致观众的离场,昏睡等等,并不会看到后面精彩部分。所以这是这部剧评分不高的一个重大原因。

来说说后头精彩部分,精彩部分是真的让人欲罢不能。能体现出欧美制作人的脑洞之大,这部剧的暗喻很多。

1.影片中的尘埃,代表着自由。在西方神学中,自由意识是不纯洁的。

2.影片中的精灵代表着信仰,而切割精灵便代表无宗教。罗盘也可看做是宗教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3

作为一部奇幻视觉大片,《黄金罗盘》承载着好莱坞在《魔戒》、《哈利波特》之后最大的期望。然而,美艳精致的画面与充满隐喻的故事,让这部面向青少年的电影少了份乐趣却多了份凝重。

或许是习惯于“娱乐至死”的好莱坞视觉大片的狂轰乱炸,这部《黄金罗盘》意外的遭受市场冷遇,口碑和票房不如《魔戒》和《哈利波特》属于意料之中,但连主打合家欢的《纳尼亚传奇》都不如,确实出人意料。

改编自畅销儿童读物《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黄金罗盘》的本片,看起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魔幻故事,却因暗藏了大量的象征意义而变得难以捉摸。将思想与内涵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确实是个技术活。

隐喻一:反抗专制、歌颂自由

《黄金罗盘》的剧情并不复杂,以热忱、勇敢的小姑娘莱拉为主视角,以女主意外进入平行世界为切入点,串联起一系列或欢乐、或悲伤的奇幻故事。

片中,莱拉意外发现了被精妙伪装的“儿童改造中心”,遇到了披甲熊埃欧雷克·伯尔尼松,她终于意识到了此行的目的和柯尔特夫人的险恶用心。

随着剧情的深入,她知道了《黄金罗盘》的世界中有一个独特的设定,每个人的灵魂都附身于小动物身上,每个人都由一只动物守护。“儿童改造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孩子与动物割裂开来,以达到切断灵魂连接、禁止独立思维的目的。

莱拉本以为自己的野性不改是不讨大人们欢心的症结,其实是她充满自由精神的所作所为,才是大人们最害怕和最忌惮的。而她手里的黄金罗盘,才是反抗试图从身心控制自己的大人们最重要的武器。

《黄金罗盘》中独断专行、充满私心的大人们,其实是独裁专制和愚民政策的隐喻,而小姑娘莱拉则代表了独立思想和向往自由的心声。本片旗帜鲜明的批判了专制的意识形态,歌颂和赞扬的自由意志。

隐喻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黄金罗盘》中,初来乍到的莱拉通过黄金罗盘,与披甲熊埃欧雷克·伯尔尼松相识、相知。

最初,披甲熊对莱拉心存戒备,莱拉也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感到害怕,从不断的试探到相互交心,两颗不畏艰难、向往自由的心最终彼此相通,进而进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黄金罗盘》中,莱拉与拥有了人类思维和熊的力量的披甲熊,共同历经了一连串的冒险旅程。

最终,他们将反抗的孩子们与各种动物集结起来,大军冲破大人们设置的层层阻隔,并最终打败了妄图继续控制思想、统治世界的柯尔特夫人,让这个世界再次沉浸于自由与正义之中。

作为向往自由的“反叛者”,披甲熊埃欧雷克·伯尔尼松与小姑娘莱拉为了共同的目标同进退,再加上《黄金罗盘》世界中心灵相通的孩子们和动物共同参与战斗,配合默契的打败强大的敌人,可知作者想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永恒的主题。

莱拉的正义与善良和披甲熊的勇敢与坚韧,成为人与动物相互理解、和谐相处的完美写照。

第2个回答  2020-01-23

评价:

电影《黄金罗盘》是一部奇幻冒险片,参杂了一点点史诗的味道在其中,而来自于妮可·基德曼恐怖且集中的表演算得上是最到位的,相信她能够取代其他怪兽,成为孩子童年时期最大的梦魇

这部影片的开头其实过于长了,使得观众会感到无趣。这是一个遗憾的部分,但是到后面白熊的出现才有了看头。但是前面的无趣使得这部剧大大减分,毕竟一部电影跟写作差不多,开头的吸引人才会让看众能有兴趣看下去。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以热忱、勇敢的小姑娘莱拉为主视角,以女主意外进入平行世界为切入点,串联起一系列或欢乐、或悲伤的奇幻故事。影片的特效宏伟神奇,却失去了魔法的梦幻感。

隐藏的暗喻:

1、影片中的尘埃,代表着自由。在西方神学中,自由意识是不纯洁的。

2、影片中的精灵代表着信仰,而切割精灵便代表无宗教。罗盘也可看作是宗教的精神。

扩展资料:

幕后花絮:

1、原版小说的作者菲利普·普尔曼最初的时候是希望詹森·艾萨克饰演阿斯里尔伯爵、妮可·基德曼饰演玛丽莎·卡尔特、塞缪尔·杰克逊饰演李·斯格斯比,可惜的是,原作者并没有选角的权利,最终只有基德曼算是完成了他的愿望。

2、塞拉菲娜·帕可拉这个名字是菲利普·普尔曼浏览电话簿的时候借鉴过来的。

3、许多场景都是在像挪威和斯瓦尔巴特群岛这样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拍摄的,但没有任何演员真正到过那里,因为制片人不想他们因为极冷的天气而生病。

4、来自于英国剑桥、牛津、埃德塞克和肯德尔超过1万名女生来试镜莉拉·贝拉奎亚这个角色,2006年6月,12岁的伦敦在校女生达柯塔·布鲁·理查德在受到了菲利普·普尔曼的认可后屏雀中选。

5、2003年7月,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为影片创作剧本,1年后,当克里斯·韦兹确定成为导演时,他拒绝接受斯托帕德的剧本,更愿意自己亲自做改编工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17

总的来说,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黄金罗盘》是一部奇幻、惊悚、动作电影。故事设定和演员演技都挺好的,制作效果也确实挺棒。十分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但对于成人来说还是算了吧。

对于孩子们来说,影片中打造的这个有巫师有魔法有北极熊战士,有人类自己灵魂幻化的灵兽的奇妙世界一定是十分吸引人的。

而对于看多了奇幻魔法类小说电影的成人,会觉得此片故事情节老套,没有什么令人惊艳或者特别新颖的地方。我觉得观看本片大概与看《爱丽丝梦游仙境》和《魔戒》这类奇幻片的感觉相似,却不如所说的这两部精彩得令人深刻。

本片值得隐藏的暗喻之处有很多。比如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他的灵魂幻化出的灵兽就会是什么样子。一个灵魂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善恶。莱拉手中的黄金罗盘不正是告诫孩子们要追寻真理!

另外,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奇思妙想的,所以他们的灵兽也是可爱多样的。而大人们的灵兽形象却是固定不变的。库尔特夫人企图做实验改变孩子们的思维这一设定似乎正好讽刺了社会上诸多独裁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杀死孩子们无穷想象力,训练成“大人模样”。

最后,虽说本片我只推荐给儿童和青少年们看,但得承认其中寓意无穷,值得青少年们观影和认真思索。

第4个回答  2019-05-23

《黄金罗盘》是2007年上映的电影,由妮可·基德曼(饰演库尔特夫人)、达柯塔·布鲁·理查兹(饰演女孩莱拉)、伊娃·格林(饰演女巫)、 伊恩·麦克莱恩(饰演熊王子)等人主演,类型是一个童话故事。

“主要剧情及特效评价”

作为一个童话故事电影,里面的特效还是很吸引人的。里面的大熊以及人类身边各自的灵魂宠物都做的非常逼真,而最后的战争场面效果也不错,只是剧情的编排有一点凌乱,很多的疑点都没有解开,例如,“莱拉叔叔的北极实验到底效果如何?”“库尔特夫人到底想要做什么?”“莱拉的身世”等等,所以这部电影评分比较低。

故事讲述的是12岁的莱拉成长在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类都拥有一个灵魂宠物,小孩子的灵宠是可以变化多端的,而大人的固定了,不能改变。他们的世界有一个可以揭示真理的工具,那就是黄金罗盘,这个东西不是每个人得到都可以使用的,必须要是它的命中注定之人,莱拉就是那个特殊的人。

教会为了设置一个权威的没有奇怪的想法、反抗的平和世界,抓了很多小孩来做人灵“分离”实验,库尔特夫人就是领头人之一,剧中她说自己是莱拉的母亲,一面欺骗她,想要得到黄金罗盘,一面又组织了她差点被分离的危险,所以剧中库尔特夫人的立场说的很模糊。

因为莱拉的朋友罗杰被抓走了,带着黄金罗盘知道很多真相的她,决定去救罗杰回来,路上她碰到了吉普赛人、熊王子、怪老头等,他们齐心协力打败了库尔特夫人设置的关小孩的场所,最后走上下一步的征程。

“一些值得隐藏的暗喻”

首先说说灵宠,它随着主人而走,主人开心它就开心,主人害怕它就害怕,它就像每个人灵魂深处的秘密,只是现在以实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库尔特夫人的是猴子,很狡猾;教会的人是一条蛇,很阴险;莱拉叔叔的是一只豹子,很敏捷;怪老头却是一只兔子,很可爱……而小孩子的灵宠可以变化,因为他们还没有被定型。这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小孩子的想法就比较多,还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真相和社会所浸染,他们还有无限的可能。

其次是教会,教会一直想剥夺孩子的想法和自由,这和现在很多学校或者家庭的作为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孩子很乖很听话,就像机器大生产一样,最好是没有任何想法,可以任意摆布,所以他们要做分离试验,建立崭新的平和世界。而他们一直用“尘埃”这个词来做比喻,就像外面的世界很可怕一样。

接着是对死亡的诠释,一开始我以为那些飘着的尘埃很像极光,后来才知道是发光的尘埃,人死后,就化为无有了,只是导演将瞬间拍成光亮的微小尘埃,一会儿就消散了。

最后是对动物的诠释,人的灵宠是动物,可是动物却没有灵魂。熊王子的敌人—上一届大熊,它就是非常想拥有灵魂而杀死了老熊王,还和熊王子单挑,尽管最后被熊王子打败了,它一直都没有灵魂。这就算了,熊王子那么忠贞不渝,为了莱拉可以不顾一切,就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但是也没有灵宠。

不过,莱拉愿意当它的灵魂,或许导演想在这里诠释“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吧,人可以拥有动物,动物也可以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