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大都督是谁?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有:周瑜、鲁肃、陆逊、吕蒙、诸葛恪。

1、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 。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2、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

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3、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4、吕蒙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5、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建兴二年(253年),为皇帝孙亮联合托孤大臣孙峻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后,得以平反昭雪。 

扩展资料

历史追溯:

汉末始有此称。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魏晋以后,有“都督诸州军事”衔者,往往兼任驻在州之刺史,总揽本区军政民政。至北周及隋,改称“总管”。

唐代又恢复“都督”之称,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唐中期以后,以节度使或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遂名存实亡。

南宋时亦偶有用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为执政官出任临时统帅之称。元代之大都督府大都督,则专领“钦察亲军”。

又地方军政长官,亦有称都督者。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五军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为一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原为统辖京卫及外卫之兵而设,后来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成虚衔。清初沿袭明制,后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吴大都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2
先是周瑜,之后继任是鲁肃,之后是吕蒙,再后陆逊.在周瑜前还有一位大都督程普.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