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业,如何找机会。

如题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怀疑自己
我也怀疑过,我曾经走在大街上,浑身上下4块钱,不知道干什么去,家也不敢回,手机欠费只能去网吧蹭WIFI。
运气好的是我在网吧碰见一个贵人,后来我们就认识了,我的转折点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机会很多,只是你看不见,你看不懂,你看不起,所以抓不住,这几句话谁说的忘了,不过确实是实时,
不管信不信你可以加他的扣:一百3695,前面六个加上后面五个就是了,九百九十九
他能带你,我保证一个月下来,收益绝对吓到你,这是个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风口机遇不好找。

作为乌烟瘴气的互联网圈和营销圈的最后一股清流,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什么行业现在最赚钱?”
“我想创业,但是没有合适的项目,你可以推荐我几个项目吗?”
“有没有小本经营,但是又能做大的项目,适合我这种没什么钱又想创业的人快速启动?”

各位都期待从我的嘴里得到诸如“母婴行业”、“养老行业”这种具体又具象的答案。

但这种答案肯定是不靠谱的。因为随便推荐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者项目给对方,不一定和对方的资源、经验、技能点、兴趣点所匹配。这就和医生开药一样,绝不可能在对病人的具体病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随便开一副万能的特效药给对方吃。

如果这样做,病人轻则药到病不除,重则吐血身亡。

这个时代总是充满分享和变数,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无情死的早。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发现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和机遇呢(终于点题了),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关于系统方法论的问题:

大部分人发现机会的做法大致分为以下两类,我称之为:“听说”派和“灵光乍现”派。

“听说”派的特点是:他们的信息都来自于朋友的口耳相传。比如你经常会听到他们有如下言论:
“我听朋友说,最近开火锅店比较赚钱”
“我听朋友说,有人做微商,一个月赚了20万。”

所谓的“听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不是系统科学挖掘商业机会的办法。
“听说”派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朋友不够多
信息不够准确
可复制性差
时机已过

还有一个派别,我称之为“灵光乍现”派:
就是他们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脑袋里会灵光闪现出一个自以为改变世界的点子,常听到他们说(以下均为真实案例):
“我突然有个好主意,为什么不把清明扫墓的仪式搬到网上,做个在线扫墓的网站”
“我突然有个好点子,现在停车这么困难,为什么不做个停车的硬件,出门前可以预定停车位”
这两个点子最后都没有做成,具体原因很多,不在这里敷述,“灵光乍现”派的问题在于:
1.新模式,往往可能是别人验证过的伪需求。
2.可行性低。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摆脱信息噪音的干扰,过滤掉不靠谱的机会,系统性的、科学的、挖掘靠谱的需求,发现真正的机遇?

作为乌烟瘴气的互联网圈、营销圈的最后一股清流,我想我能给出一个最低调朴实不忽悠的答案:

答案是——通过“驱动力”来寻找。

那么什么是“驱动力”,有哪些驱动力呢?

驱动力,就是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持久和根本性变化的力量
包括:技术驱动力,人口驱动力,经济环境驱动力,政治-法律驱动力等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行业媒体疯炒某个事件,然后说“这预示着XX时代”来了。
因为具体的单一事件,只是所谓的时尚(fad),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短期事件,不具有真正的里程碑意义。就像当年腾讯推出“微信电话本”的时候,业内媒体疯炒“微信电话本”要如何革运营商的命,现在几乎没人记得腾讯还出过这个app了。

那么什么是跟短期时尚相对应的长期趋势(trend)呢。
以时下火热的短视频行业为例,papi酱融资2200万可以看出短视频的火热时趋势吗?
不可以,因为个体成功无法代表行业趋势。
但我依然认为短视频是未来的趋势,因为我看到了一组数据。通过视频社交软件秒拍,上传一段视频所耗费的流量,仅相当于上传两张照片。(此文非秒拍软文)
一旦视频流量费用降下来了,这标志着我们信息获取以及社交方式在未来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这就是趋势。

通过技术驱动力(流量费用下降)产生的不可逆转的需求,是真正的趋势(trend),是持续的,阶段性的,能够被系统挖掘和分析的,能够产生真正机遇的。

学会通过驱动力挖掘衍生需求,过滤出属于自己的机会,才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个普通人挖掘适合自己商业机会的最靠谱的方式。

比如我常常懊悔,觉得错过了十年前做电商的机会。(错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当时还小,只有8岁),要是能穿越回十年前,一定能用“驱动力”的思维,推测出当年电商的发展趋势。

此话怎讲呢?
网购其实一直都有,但是在真正惠及大众之前,有三个主要障碍:
支付技术的成熟,物流体系的成熟,pc网络的普及。
在06年前后,这三个模块才基本做到成熟和普及。特别是阿里巴巴在04年推出支付宝,推出两年后,大众基本认可其便捷性和安全性。
不再线上看货,线下交易;也不再过度担心在线支付的安全,电商才进入了快车道。
这时候如果在淘宝上开个店,随便卖点什么,相对来说都非常容易,可以算作风口。
当然,解释过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预测未来。

那么,接下来,我就尝试着站在今天看明天,用驱动力思维挖掘未来的某个趋势。
我还是以短视频/直播技术这样的技术驱动力为例。

刚才说到,视频的流量费用已经下降了很多,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所以在不远的将来,视频和直播技术将会对我们信息获取以及社交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比如我们现在移动端获取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公众号以及各种新闻客户端,文字和图片类居多,未来可能就是打开某视频app看视频新闻甚至视频直播。

现在我们和其他人社交,主要是发语音聊微信,未来可能会直接随时随地地视频聊天(当然,得优化实时瘦脸和实时美图的技术)。

这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
“视频商!”

十年前因为技术驱动,产生了淘宝电商的机会;五年前因为微信的普及以及流量分发,又产生了微商的机会;所以我在这里厚颜无耻的大胆预测,未来会产生所谓的“视频商”的机会。

即“通过视频卖货”。

方式可能会想现在的公众大号一样,在优质内容里面夹软性广告;也可能是像微博网红卖衣服一样,直接推荐自家产品。
视频本身提供的信息量,比现在淘宝和微商卖货的单纯文字和图片的信息丰富得多,所以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主流的卖货形式。
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要富就做视频商”。

讲了这么多,各位可能会有点纳闷:

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机会,是不是有点不接地气,我们普通人如何利用得上呢?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驱动力,产生的机会虽然又多又大,有哪些是模式比较轻的,我们能利用上的。
最后,我再补充两个思维方式:环切思维和投影思维。
环切思维:选择产业闭环中,模式较轻的一环切入,避免被重模式、重资金、重运营的其他环节拖累。比如我有位朋友,没有餐饮行业经验,想把正宗的武汉小吃搬到北京来做,我建议她先从外卖行业切入,而不是直接开一个实体店。因为如果只做外卖的话,只有生产环节需要操心,物流配送等环节可以外包给第三方平台,比如百度外卖,这种在整个闭环中只切入一环的“环切”模式比直接做整体产业链轻松一些。

投影思维
考虑驱动力在自己区域、行业上的投影式变化。就是在你发现一个驱动力之后,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个驱动力所产生的趋势,对我所在的地区会产生什么变化,里面可能衍生出哪些机会,其中哪些机会是我可以把握的。”
“这个驱动力所产生的趋势,对我所在的行业会产生什么变化,里面可能衍生出哪些机会,其中哪些机会是我可以把握的。”
比如你是卖茶叶的,看到VR(虚拟现实)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看起来两者貌似没关系,但是运用投影思维,可以推导出以下机会(以下纯属理论推测,贸然创业失败,本人概不负责):
当VR设备真的脱离极客圈,开始进入大众生活的时候,每个普通人用眼的时间肯定会更长,眼睛的问题肯定更多,不管是干眼症、结膜炎还是视疲劳,肯定都会成为一个全民健康问题。如果你是做茶叶的,专门去做清热明目的茶叶,或者将自己的茶叶特意定位成缓解VR眼镜视疲劳的,甚至耸人听闻的定位成“防止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突然脱落”的“防脱茶”,也许都会有新的市场机会。
作者:吴寒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6
网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