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练好太极

如题所述

心静才能练好太极拳 陶一中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先师们教诲很多。如"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是何等重要。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心静不下来,这是他们进步较慢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心静?首先必须认识心静的重要性。第一,从技击方面讲,只有心静才能把思想高度集中在拳理拳法上,不断提高拳技水平。古人云:"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太极拳是内家拳,其套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动作有机组合而成,演练时要求按先后程序一丝不苟的惊醒,要意动势随,、气、神、形融为一体。以竞赛套路为例,主要式子42个,分解动作190多个,而且内在意识的运行、劲力的转换都极为紧凑,思想上容不得丝毫杂念。只有思想高度民主集中,一心一意地演练,心、眼、身、手、步法才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动作规范。否则,就会造成出手无定向,虚实不分明,起落开合忘要领等错误现象。这就很难练好太极拳。正如俗语所说:"练拳不专心,功夫难上身"。第二,从养生方面讲,心静能防疾祛病,强身健体。古人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性静者多寿"。拳谚也说:"心静才能养精,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心静有助于调节神经,通畅血脉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平衡阴阳;有助于引导吐纳,呼吸深长,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心静能排除心理障碍,忘却忧思,没有得与失的顾虑,没有名和利的困惑,保持乐观情绪;还能缓解紧张,振奋精神,永葆心理青春。一句话,心静是养生健体之本。然后,从三方面着手做到心静。第一,要心正。也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武德。这是每个习拳者应有的心理状态和基本素质。古人说:"仁者无欲,故静"。因此,习武应以防身御敌、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为目的,以弘扬太极文化、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更好地造福人民为己任。尽可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于他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静而自静矣!第二,思想高度集中,用意念引导动作。拳论曰:"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又说:"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因此,;练拳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摒弃一切杂念,把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识"通过拳架的外在形式,循序渐进、工整规范地表现出来,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势随神移。也就是说每个套路的肢体运动和神态变化,都是在拳理拳法"意念"引导下完成的。意念贯穿每个套路、每个动作,意念不息,动作不止。心静与"用意导动"是辩证关系:只有心静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导动作;反之,用意念引导动作,能进一步做到心静。第三,练拳时要松柔、缓解、稳健、均匀。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从预备式开始,神态、动作都要松柔。神态传情,似笑非笑,心平气和,愉快从容。动作轻灵,自然舒适,含胸塌腰,以意导形,以意导气,用意不用力,不使拙劲。切忌身体板滞,生硬直挺。缓慢就是速度要适当缓慢,。动作分明、充分,呼吸自然深长,气沉丹田,并畅通无阻地推动肢体运动。切忌过快过猛。稳健就是腰基坚挺,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站立平衡,进退旋转轻灵圆活,不歪不斜,不前倾后仰。均匀就是速度均匀,不匀就不可能心静。因此,全身上下内外都应互相配合,大体保持均匀,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顺和、连贯。拳架高低要适中。呼吸与动作、运劲协调配合。不憋气,不出粗笨之气。从而使动作"似行云流水,如春风杨柳"般一式接一式,连绵不断地进行。行拳随笔 仲浩群1.无极动,太极生,练拳须从无极始。打拳开始的时候不要匆忙,须静站无极桩;待到丹田气息鼓荡了,也就是说丹田气息发动了,再行拳走架。2.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打拳时不要以为自己是在打拳,只当自己是在练功。太极拳架本身就是一种活桩功,要象走活桩似地慢慢行拳。记住:打拳就是练功。3.太极拳讲究阴阳虚实开合,这是太极拳的核心。一动就是阴阳,就是开合。练太极拳,一定要有阴有阳;走拳架的时候要分清阴阳。要把虚实体现出来。虚实转换的关键在于腰胯。松沉到位之后,才能转腰。以腰为轴,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清清楚楚。4.要把人体内部脏腑、以及人体外部骨筋肌皮,这两个系统的阴阳虚实搞清楚。行拳走架时,要仔细体会二者的缠绕运行,以及抻拉、挺拔与归位、合一。5.神宁心静,处处静,平心静气。练拳时要忘掉人间烟火,让自己真正松下来,静下来,躯体如同虚空一般。太极拳打得好不好,关键看你松沉是否做得好;倘若松沉做得恰如其分了,你的劲就能合好,说发就能发出去。由松变柔,积柔成刚,就见功夫了。在平时,行走坐卧都要在松沉上下功夫。练拳时,能松沉下来就活了。诀窍在于行拳时要处处把人体本身的重量体现出来,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千斤坠下来,一口气下来,而不加丝毫拙力。6.故意重,专求重,周转不灵,不行。只有松沉下来的重,才行。松到家,就沉下来了。松,不能散。一紧,动作发出去,气达梢节;一松,气回丹田。气到中丹田不行,必须到下丹田,通达海底。松沉要清楚,不要慌,每个动作不要抢。松的时候,浑身上下一松,整个重量下来,血脉松开了,全身非常舒服。7.应当把拳架分解开来,拿出一部分拳势单练,待到练好之后再合起来练。每一势,皆可就地反复地练;正着练,反着练,内外俱练,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8.打拳时意念很重要,一起一落,要有排山倒海之势;不能抢动作,要有大将风度,要把气势表现出来。要想象自己是高僧大德,站在一片汪洋之中,一招一势,如浪起,如浪落;又如同运笔练书法,一笔就是一笔,每一处细微的地方都要运笔到位。9.太极复归于无极,收功的时候,应当把气收干净,再把气调和好,继而再静站无极桩。上乘武技与心性修养 张嵘迷则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俗话说:"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华武功的修位明显分成两大境界:初期须凭毅力、韧性、汗水与时间;后期则离不开根基、缘分、悟性与德行。项羽力扛千鼎,终属气血;仲尼朝闻夕死,是何意志!要修成上乘武技,成为人中之凤、人中之龙、铁之铮铮的出类拔萃者,则必须重视并切实地进行心性修养。本文只就有关上乘武技心性修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大凡习武之人,多半知道心胸宽广在武技修为中的价值。所以,不少武林前辈特别推崇"大海一样的胸怀",正所谓"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不过,如果从更高的层次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大海一样的胸怀"是否仅仅指谦虚谨慎、温良恭让;二是心性修养是否仅限于此。以海来诠释心性修养,无疑是得当的。只是,一般的理解似乎片面了一点,多有偏颇。其实,水有两性,既有"柔"性,也有"强"性。大海既具有虚怀若谷的一团"和气",也具有无坚不摧的一股"杀气",而这股"杀气"(亦可成斗志),往往被习武之人忽视或轻视。对症方可下药,因材方可施教。为什么许多武者刻苦习武数十载,却始终停留在某在层次上徘徊不前呢?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还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心性修养。不明其理,自然不得其法,亦难获其效。古往今来,一谈到武术,人们总会有"以柔可刚"的先入之见。柔弱固然可以胜刚强,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在今人心目中,太极拳似乎是"以柔可刚"的典范,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种武技的生动写照,其实,最早的太极拳以实战为主。以陈式太极拳为例,最初的拳架,身体下蹲幅度很大,往往以双脚控制对手。没有相当的毅力与体力,是根本无法训练乃至实战的。不仅如此,早期太极拳还有一种特殊的逻辑划分,即不以姓氏划分门派,而以阴柔与阳刚为标准:一是"以柔克刚型",二是"以柔克柔型";三是"以刚克刚型",四是"以刚克柔型"。这才是太极真功的全貌!所以,在早期太极拳武技中,就连掌开巨石也并不回避,因为这种"硬功"只是"以刚克刚型"武技中的家常便饭而已,可是,看看今天的太极高手,虽然也有不少名师功力非凡,但属于"以刚克刚型"的确实不多见。以上是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则呼之欲出了。心性修养不仅仅局限于"大海一样的胸怀"!这是因为,海毕竟只是心性修养的一小部分,即使是"刚柔兼备",也难免挂一漏万,更何况是那种偏知偏见呢?那么,一个习武之人该怎样进行广义上的心性修养呢?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武哲先贤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体验。我们必须在虚心汲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深化,以修成傲然兀立的上乘武技。下面,我们不妨摘录一些古代武家毕生心血的结晶之言:"极缓慢然后极迅猛,极柔软然后极刚强";"静若处子,动似脱兔,柔若无骨,炸似惊雷";"手要电闪流星,眼要清亮分明,身要龙盘凤舞,步要连环左右,法要千变万化";"练时无敌似有低敌,用时有敌似无敌";"以出世之心入世,以入世之心出世";"以对己之心待客,以待客之心对己"。此外,我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两句影响深远的古言:一句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一是"武者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子无脂粉气,僧人无香火气,便是世上不可少之人"。如果反复揣摩这两句古言,定能受益匪浅。推而广之,习武之人应有修道者的风范。就思维方式而言,要从"单向思维"延伸到"双向思维",再从"双向思维"扩展到"多向思维",最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全向思维"(又称"太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攻防进退中,在动静缓急中,在刚柔虚实中,在阴阳隐显中,逐步升华自己的武之境界。行文至此,在这里披露一些武功心法,奉献给同道诸君。心法之一:想象从宇宙中汲取无穷能量。如果能学会在静态与动态(如搏击)中采气,则回实现"愈战愈勇"的阶段性目标。心法之二:时想耳边突爆巨大鞭炮声,而自己却安之若泰。以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心法之三:身历风、雨、寒、热的自然变化,保持松、通、空及清、静、定之态。心法之四:身处诽谤、嘲讽之中,不为所动。"外练神风铁骨,内养浩然正气",然后待人接物。心法之五: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莫伤天害理,违纪乱法,要知损人则损己。心法之六:观想默会自己化水、化风、化火,至柔至刚,至阴至阳,静则于人无扰,动则摧枯拉朽。论太极拳学理 作者:宗岳门 叶金山"武术学理"即是"拳理、武道" 一个有系统的 "武术学理",简单地说就是"武学",也就是"拳理、武道"。"道"是可行的正路,"武道"就是武者可行的正路;"武道"的可行之路,必须简单清楚,条理分明,可知可行,不自相矛盾;否则就不是"武道",而仅只是一些片段含糊的矛盾观念而已。大道至简 老子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简单几个字,就确立了老子的道论纲领;王宗岳则只用了"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简单几个字,就把他所建立的太极拳纲领,完全确立起来。这就是哲学大师的"大道"理论,与武学大师的"武道"理论,"以简御繁"的过人之处。大道以简御繁 王宗岳以太极中"阴、阳"的矛盾,彰显出武术中敌我的矛盾。而以阴阳"分、分殊"与"合、统整"之变化,来阐示敌我战斗时的"分击"与"合击"之变化。再从"合击"中,彰明了以大松大柔的"沾粘"来粘住敌人的"控制技巧";又从"分击"中彰明了极由极柔软而极坚刚的"气打技巧";而在最後逐渐造就出了武禹襄"敷、盖、对、吞"的四大战技。太极拳的理论,就是以"分合论"的"简",有条理地发展到"四大战技"的"繁"。而"分合论"的"简",也统御了"四大战技"的"繁"。简是本,繁是末,能守本末之先後,不舍本逐末,就能走入太极拳的正道;若本末倒置,就会变成邪道邪说。"阴阳分合论"早已确立太极拳的"分击"与"合击"战技 王宗岳的"阴阳分合论",早已确立了太极拳所使用的战技必然包含"分击"与"合击"。但是当前百家太极拳的战技,为什么若不偏向於"推人",就偏向於"格打",而不能"分合并用"?原因很简单,武者不明王宗岳的拳理,对拳理一无所知也!"十三势"是"千招万式"之根本 王宗岳除了以"阴阳分合论",确立了太极拳所使用的战技包含"分击"与"合击";又以简单的"十三势"(宗岳门称之为"三体十三势"),确立了太极拳四身法、四手法、五腿步法。三体十三势是一切势架的基础,一切太极拳的势架,都是从三体十三势中演化而出,只要明白了三体十三势,练出最完美的身之势、手之势、腿之势,就能自然形成太极拳的千招万式。那么当前百家太极拳为什么老是在拳架上修修改改,浪费一生的生命?原因很简单,武者不明王宗岳的拳理,对拳理一无所知也!"偏功误法"者踏入邪道,"舍本逐末"者迷失正道 不明拳理必然造成"偏功误法"及"舍本逐末"。"偏功误法"者踏入邪道,"舍本逐末"者迷失正道;有些武术流传多代之後,就慢慢失去了原本的精神,更失去了原来的上乘技击技巧,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这就是不以拳理薪传,造成邪说横行,所产生的弊害。因此,不明王宗岳的"阴阳分合论"就是太极拳的邪说、不知王宗岳的"三体十三势"就是太极拳的邪论,其他的邪说邪论根本不算什么。因为,"阴阳分合论"与"三体十三势"是太极拳的根本,根本既错,其他还有什么可谈!学理不彰,武道沦亡 当前三大内家拳,心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都曾建立了极简单而可行,且各具特色的内家武学理论;甚至这三大内家拳的武学理论,也都能融会贯通而不相违背。遗憾的是当前能够精於一家之论的人,已属凤毛麟角;何况能明三家学理之通家,更是难觅。多数武者作论,总在根本处与三家学理不合,甚至相违而不自知。造成後学无所适从,纷争迭起,中国武学的衰败沦亡,自此而来。弘扬内学,独木难撑 由於目前百家武学理论纷芸杂陈,是是非非,一般人难以看清;即使自谓真传、传真,也未必是真传、传真。学者不要蔽於一家之言,也不要浅尝即弃,一定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比较、多思考、多参悟、多验证才能得到拳理真传。而中国武学的彻底弘扬,独木难撑,必定要等到有够多的内学通家出现之後,才有可能。有志於中国内家武学的武者,应当从 "武术学理"中多琢磨,并且相互砥砺扶持,才能开创中国内家武学的千秋大业。习太极拳须知 郑显气一、拳名释义「太极」在易经的解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指出万物变化必有太极也就是说:事物发生阴阳两仪的变态时机叫太极。太极图阴阳一体,对待而不分离,即可象徵太极的定义。所以太极拳的一举一动都有阴阳对立的现象,如脚下步法的虚实分清,身手姿势动静分明,左右交叉的刚柔转换。尤其拳法实用之时,非循阴阳变易之理即不能把握胜算,习者能利用阴阳变化之先机,即可所向无敌了。拳法上的阴阳是在演变过程所出现的各种对立现象,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是不可分离的,否则便不是太极了。因此拳经指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二、太极拳的准则习太极皆尊先哲遗诀:「拳经」、「拳论」、「行攻心解」、「体用歌诀」、「推手歌诀」等五篇为练功准则,凡拳法符合此五篇拳诀者,皆可认定为正统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特质「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特性,它的训练则必循「松」、「定」二法,能松即能化解强力,能定即能攻人重心,练松致柔并行不悖。练定致刚也是相辅相成,松柔之极便可增进刚强定劲,但先练定力至刚之人,终难达成松柔境界,所以太极拳应先求松柔之极,然後训练定劲,自然水到渠成。从前郑曼青老师的学说:「太极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因为两手一举动便会使上力,用力便不能松柔。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机灵、均匀、中正」是为著训练听感与内力,而且容易校正姿势,如果久练功成,全身贯通之时,则反应灵敏,不快自快,即拳诀所谓:「行如搏兔之鹘,神如补鼠之猫」如闪电、如发箭、速不可当。「连绵不断」也是太极拳的特点,不论练拳与推手,都得讲求此一奥妙的动态原则,拳经也指示出要「贯串」、「毋使有断续处」,不过这是练拳的最後目标。初学之时须以姿势正确为重,不必讲求连贯,所以本人教拳一律从分解动作开始,俟姿势动作接近标准时,再教以连贯之法,於是门下姿势一致。「均衡」是拳法要诀:其与前述身体保持「中正」,有密切关连,能中正则身体姿势自然平衡,不过均衡之中含有两手轻灵均等之意,拳论说:「不偏不倚,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就是指左右轻灵的均衡。太极拳是整体运动,也就是每一动作,必须整体协调,久练自然发挥整体力量。拳经:「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力由脊发」等句,都是指整体运动而言。太极拳的气功是在气沉丹田,初习腹式深呼吸吐纳功,次练四段呼吸,再练先天与後天两段呼吸法,然后保持气沉丹田;勿忘勿注,忽隐忽现,久习自通经脉。 四、太极拳的实用太极拳的实用以「推手」为主,散手是绪余的末著功夫,以现代法治社会而论,至宜发扬接触发劲的推手功能,不应推展凌空发劲伤人的散手;关於推手最大原则是禁强力顶抗与硬打、硬冲,须由朋、按、履、挤四式次序定步循环练习入手,继以松沉柔化训练,松沉继著成效,便参合采、列、肘、靠四式使得进退攻守范围扩大;训练必以阴阳相济,柔顺克刚强,为推手最高准则,实用功夫必以引进落空,顺势借力,四两拨千斤,劲由脊发等主要途径达成,与人相皆须黏贴相随始终保持轻灵为法,两手一触重心须以连绵手法跟踪,於是「进之愈长,退之愈促,」此中学问极深,虽以毕生精力,亦难研求穷尽,习者若能获得正确指导门路,须虚心敬业求教,定能成就可期,拳论:「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却是开明指碑。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柔和、优美、,因而使人在运动中感到舒适。练拳时,要注意体会松、稳、慢、匀的运动特点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内气,达到松、散、通、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