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名著的书名,作者,时代,主人公是什么

如题所述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
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
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
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
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
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
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本书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罗贯中建议用《水浒传》,他觉得很好,他说,“‘水浒’有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于是便将书名正式定为《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追答

8.《简爱》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9.《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作者简介
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由此出名.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内容提要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良书,是为人父母者、为人师长者、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全书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的教育性读物.夏丐尊先生感慨地说:“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得流泪.书中叙述的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又感激得流泪.”

10.《伊索寓言》
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
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1.《昆虫记》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