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些关于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如题所述

1.高姓图腾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发明家”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於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成皋,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成皋给秦。秦在此设关,名“虎牢关”。关在大山上,北临黄河,悬崖绝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荥阳汜水镇。 高渠弥是春秋初郑庄公大臣。庄公想任他为卿,但主管国事的首席大臣,太子反对。庄公力排众议,任高渠弥为卿。庄公逝世,太子继位,就是郑昭公。高渠弥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弥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和新国君有旧仇,就借机杀了他,高渠弥也一同殒命。 高奔戎、高渠弥得“高”为氏的缘由,与高元一样,都已无可稽考。但可以推断的是,他们的子孙有很多就包括在今日人口众多的高姓族群之中。 起源庞杂的高氏主源高后裔,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高姓群体的主源。这支高氏,源出於姜姓,是炎帝的子孙。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开始以“高”为氏,称高。公子高是姜姓后代,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高氏出自姜姓”。 姜姓始祖是炎帝。炎帝出生在姜水流域(今天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所以取“姜”字为姓。炎帝有个后裔叫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而建立吕国,子孙就以吕为氏。吕氏有个后裔叫吕尚,就是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型。他出生在商朝末年,足智多谋,但机遇不佳,到70岁时,还只能天天在渭河边钓鱼为生。有一天周文王来渭河边打猎。出猎前,周文王曾卜一卦。卦辞说:“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古代传说中无角龙),不是虎,不是罴(一种野兽,现代称为棕熊,也叫马熊或人熊),而是要遇到能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周文王在渭河边碰到了吕尚,交谈之后,文王大喜,对吕尚说:“我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来帮我们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了您。您现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於是命众人尊称吕尚为“太公望”,把他接回去以师礼奉之。在吕尚的帮助下,文王疆域逐步扩大,文王死后,吕尚又帮文王之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吕尚被后人尊称为齐太公。齐太公第六代孙子是齐文公。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公子高有个孙子叫。按当时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 是公子高之孙,於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96024098.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1
高姓图腾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发明家”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於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成皋,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成皋给秦。秦在此设关,名“虎牢关”。关在大山上,北临黄河,悬崖绝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荥阳汜水镇。 高渠弥是春秋初郑庄公大臣。庄公想任他为卿,但主管国事的首席大臣,太子反对。庄公力排众议,任高渠弥为卿。庄公逝世,太子继位,就是郑昭公。高渠弥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弥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和新国君有旧仇,就借机杀了他,高渠弥也一同殒命。 高奔戎、高渠弥得“高”为氏的缘由,与高元一样,都已无可稽考。但可以推断的是,他们的子孙有很多就包括在今日人口众多的高姓族群之中。 起源庞杂的高氏主源高后裔,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高姓群体的主源。这支高氏,源出於姜姓,是炎帝的子孙。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开始以“高”为氏,称高。公子高是姜姓后代,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高氏出自姜姓”。 姜姓始祖是炎帝。炎帝出生在姜水流域(今天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所以取“姜”字为姓。炎帝有个后裔叫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而建立吕国,子孙就以吕为氏。吕氏有个后裔叫吕尚,就是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型。他出生在商朝末年,足智多谋,但机遇不佳,到70岁时,还只能天天在渭河边钓鱼为生。有一天周文王来渭河边打猎。出猎前,周文王曾卜一卦。卦辞说:“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古代传说中无角龙),不是虎,不是罴(一种野兽,现代称为棕熊,也叫马熊或人熊),而是要遇到能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周文王在渭河边碰到了吕尚,交谈之后,文王大喜,对吕尚说:“我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来帮我们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了您。您现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於是命众人尊称吕尚为“太公望”,把他接回去以师礼奉之。在吕尚的帮助下,文王疆域逐步扩大,文王死后,吕尚又帮文王之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吕尚被后人尊称为齐太公。齐太公第六代孙子是齐文公。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公子高有个孙子叫。按当时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 是公子高之孙,於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5.2.3A)表明: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9
高姓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今天,各省宗亲齐聚一堂,共庆高姓历史上里程碑似的重要事件: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诞生了。我十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我向到会的所有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尤其感谢无私奉献的温州宗亲和自始至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厦门宗亲。
我也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各位高度认识到:任重道远啊!
一、高姓研究的现状
我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高姓历史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写作,当时首次提出成立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年,在热心寻根的网上年轻宗亲的感染和呼吁下,我重新出山,致力于高姓历史的研究,并再次倡议建立研究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得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许多老中青宗亲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我感到这个支持面还不是很广泛,我两次联系的许多高姓知名人士包括学者缺乏反应。这次真正采取实际行动,千里赴会,出资出力的,应该说不算十分踊跃,和其他许多姓氏相比,我们高氏群体的宗族感情和凝聚力不能算很强。这不是偶然的。
我当年亲往全国各地,查阅地方文献档案,深入乡村调查民间族谱和传说,抱着一个希望,就是找到一部和其他某些姓氏那样的历史上遗留的全国性总谱。然而,正如广东客家族谱里所说,我高氏向无总谱,而是一家一族各自修谱。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即比较松散,各支缺乏联系。其次,我发现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各姓族谱中,高氏族谱往往是比较少且不完善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修谱传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就是高姓宗族意识欠缺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我感到通过广泛的调查,把高姓从古至今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迁徙,如何分布,有何人物,有何贡献,有何传统,一一理出个头绪,构建起一个体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正因为缺乏任何现成蓝本,决定了研究难度极大。虽然我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然而,我深感靠个人之力,绝无可能真正做到全面调查,因此,我的著作里关于高姓在全国各省的分布的描述,只能是各选少数有代表性的点。为了抢救在大规模焚烧族谱之后幸存的残余族谱,趁老人健在时赶紧调查记录珍贵的记忆,开展全国性高氏族谱和传说的普查,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氏精英队伍。而高氏家谱网,就发挥了汇聚各路高氏中青年精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才有勇气,有可能重新提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因此,研究会得以成立,网上年轻宗亲功不可没,这一页将永远铭记在高氏研究史册。
二、高氏家谱网的成果
现在,高氏家谱网上已积累了大量家族资料和寻根线索,这是一个重大成果,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发现。例如:
历史上民间广为传诵的北宋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据史书记载,后裔广泛分布在东南一带。据我本人查阅图书馆族谱和调查,以及网上披露的材料,初步表明,高怀德后裔于北宋灭亡后,逐步南迁,确实在河南淮阳、项城,江苏淮阴、扬州、镇江丹徒、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长兴、德兴,安徽黄山(古徽州)、贵池,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发现高怀德后裔的线索。尤其是贵池宗亲介绍,他们的族谱封面有龙纹,称为“龙编谱”,还有50代字辈。最后一代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代刚好是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时代。而史书明确记载的高氏族谱,最早的就是北齐谱。我1997年制定《高氏世系》的主要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和《萧山高氏家谱》都是沿用北齐谱的记载。还有,长兴高湾里现存高氏古墓遗迹,其中有刻有龙纹的石牌坊,反映出墓主有很高的地位。
紧随高怀德之后出现在史册上的高氏又一位名将就是武烈王高琼。通过这次筹备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各地如温州、萧山、杭州、海宁以及江西、安徽的高琼后裔也联系起来,《萧山谱》、《海宁谱》、《盘谷谱》所说“南渡三公”高世则、高世英、高世定的后裔也得以重新聚首。
清代三位高姓宰相之一、满洲镶黄旗高斌的家族出自辽宁本溪,现在,此家族成员已出现在网上。辽宁汉军八旗后裔更是网上活跃成员之一。
我在书里介绍的各省许多重要高姓支系,也都有成员出现。例如:山东胶州、河南淮阳、项城、陕西米脂、湖南浏阳、福建长乐、大坪、漳蒲、广东南海、潮阳、台湾、粤东客家、云南白族等。海外高氏宗亲也不例外。
各支系成员争先恐后地把家谱资料发上网,互相讨论,掀起了一股高氏寻根热。从网上的消息看出,“文革”对我国民间家谱来说是毁灭性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线索。网络带来的天下高氏大汇聚,是推动全国性高氏组织诞生的主要原因。
三、高姓研究会的任务
我认为,我们研究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推选一批带头人,分省分地区分家族开展全国族谱和传说的普查,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各地区各家族带头人负责对我的著作中关于相关省份高氏的介绍加以补充,弥补许多家族未能在书中予以介绍的不足,争取三年后把我的书增补修订成《高姓全书》,公开出版。
研究会的终极目标是填补高姓史上的空白:编纂《高氏通谱》,并规定研究会永远存在,以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
其次,研究会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还要组织力量,编写高氏历史、文化、人物的学术著作和小说、剧本,拍摄电视片。
研究会的另一方面任务,是承担起高氏宗亲会的职能,不定期组织宗亲参观、联谊、寻根活动。
研究会的宣传联络,主要依靠高氏家谱网,以及QQ群、电子邮箱,同时以电话、信函为补充,还要编辑发行会刊。
为了顺利开展研究会的管理、联络、宣传、调查、研究、出版、开会、寻根、联谊等活动,必须建立基金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讨论基金会的结构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希望,在座各位高氏研究积极分子回去广为宣传、发动,带动更多的宗亲投身我们共同的事业,研究好我们的族史,弘扬高氏先祖的优良传统,增强高氏凝聚力,开创高氏历史辉煌的新篇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5
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我来答
知道贡献者0199
LV.13 2016-11-29聊聊
高姓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今天,各省宗亲齐聚一堂,共庆高姓历史上里程碑似的重要事件: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诞生了。我十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我向到会的所有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尤其感谢无私奉献的温州宗亲和自始至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厦门宗亲。
我也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各位高度认识到:任重道远啊!
一、高姓研究的现状
我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高姓历史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写作,当时首次提出成立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年,在热心寻根的网上年轻宗亲的感染和呼吁下,我重新出山,致力于高姓历史的研究,并再次倡议建立研究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得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许多老中青宗亲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我感到这个支持面还不是很广泛,我两次联系的许多高姓知名人士包括学者缺乏反应。这次真正采取实际行动,千里赴会,出资出力的,应该说不算十分踊跃,和其他许多姓氏相比,我们高氏群体的宗族感情和凝聚力不能算很强。这不是偶然的。
我当年亲往全国各地,查阅地方文献档案,深入乡村调查民间族谱和传说,抱着一个希望,就是找到一部和其他某些姓氏那样的历史上遗留的全国性总谱。然而,正如广东客家族谱里所说,我高氏向无总谱,而是一家一族各自修谱。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即比较松散,各支缺乏联系。其次,我发现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各姓族谱中,高氏族谱往往是比较少且不完善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修谱传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就是高姓宗族意识欠缺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我感到通过广泛的调查,把高姓从古至今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迁徙,如何分布,有何人物,有何贡献,有何传统,一一理出个头绪,构建起一个体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正因为缺乏任何现成蓝本,决定了研究难度极大。虽然我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然而,我深感靠个人之力,绝无可能真正做到全面调查,因此,我的著作里关于高姓在全国各省的分布的描述,只能是各选少数有代表性的点。为了抢救在大规模焚烧族谱之后幸存的残余族谱,趁老人健在时赶紧调查记录珍贵的记忆,开展全国性高氏族谱和传说的普查,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氏精英队伍。而高氏家谱网,就发挥了汇聚各路高氏中青年精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才有勇气,有可能重新提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因此,研究会得以成立,网上年轻宗亲功不可没,这一页将永远铭记在高氏研究史册。
二、高氏家谱网的成果
现在,高氏家谱网上已积累了大量家族资料和寻根线索,这是一个重大成果,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发现。例如:
历史上民间广为传诵的北宋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据史书记载,后裔广泛分布在东南一带。据我本人查阅图书馆族谱和调查,以及网上披露的材料,初步表明,高怀德后裔于北宋灭亡后,逐步南迁,确实在河南淮阳、项城,江苏淮阴、扬州、镇江丹徒、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长兴、德兴,安徽黄山(古徽州)、贵池,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发现高怀德后裔的线索。尤其是贵池宗亲介绍,他们的族谱封面有龙纹,称为“龙编谱”,还有50代字辈。最后一代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代刚好是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时代。而史书明确记载的高氏族谱,最早的就是北齐谱。我1997年制定《高氏世系》的主要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和《萧山高氏家谱》都是沿用北齐谱的记载。还有,长兴高湾里现存高氏古墓遗迹,其中有刻有龙纹的石牌坊,反映出墓主有很高的地位。
紧随高怀德之后出现在史册上的高氏又一位名将就是武烈王高琼。通过这次筹备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各地如温州、萧山、杭州、海宁以及江西、安徽的高琼后裔也联系起来,《萧山谱》、《海宁谱》、《盘谷谱》所说“南渡三公”高世则、高世英、高世定的后裔也得以重新聚首。
清代三位高姓宰相之一、满洲镶黄旗高斌的家族出自辽宁本溪,现在,此家族成员已出现在网上。辽宁汉军八旗后裔更是网上活跃成员之一。
我在书里介绍的各省许多重要高姓支系,也都有成员出现。例如:山东胶州、河南淮阳、项城、陕西米脂、湖南浏阳、福建长乐、大坪、漳蒲、广东南海、潮阳、台湾、粤东客家、云南白族等。海外高氏宗亲也不例外。
各支系成员争先恐后地把家谱资料发上网,互相讨论,掀起了一股高氏寻根热。从网上的消息看出,“文革”对我国民间家谱来说是毁灭性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线索。网络带来的天下高氏大汇聚,是推动全国性高氏组织诞生的主要原因。
三、高姓研究会的任务
我认为,我们研究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推选一批带头人,分省分地区分家族开展全国族谱和传说的普查,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各地区各家族带头人负责对我的著作中关于相关省份高氏的介绍加以补充,弥补许多家族未能在书中予以介绍的不足,争取三年后把我的书增补修订成《高姓全书》,公开出版。
研究会的终极目标是填补高姓史上的空白:编纂《高氏通谱》,并规定研究会永远存在,以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
其次,研究会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还要组织力量,编写高氏历史、文化、人物的学术著作和小说、剧本,拍摄电视片。
研究会的另一方面任务,是承担起高氏宗亲会的职能,不定期组织宗亲参观、联谊、寻根活动。
研究会的宣传联络,主要依靠高氏家谱网,以及QQ群、电子邮箱,同时以电话、信函为补充,还要编辑发行会刊。
为了顺利开展研究会的管理、联络、宣传、调查、研究、出版、开会、寻根、联谊等活动,必须建立基金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讨论基金会的结构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希望,在座各位高氏研究积极分子回去广为宣传、发动,带动更多的宗亲投身我们共同的事业,研究好我们的族史,弘扬高氏先祖的优良传统,增强高氏凝聚力,

第4个回答  2011-05-13
北齐·公元550—577年(汉族)
文宣帝 高 洋 公元550—559年 天 保 公元550—559年
废 帝 高 殷 公元559—560年 乾 明 公元560—560年
孝昭帝 高 演 公元560—561年 皇 建 公元560—561年
武成帝 高 湛 公元561—565年 大(太)宁 公元561—562年
河 清 公元562—565年
后 帝 高 纬 公元565—576年 天 统 公元565—569年
武 平 公元570—576年
隆 化 公元576—576年
幼 主 高 恒 公元577—577年 承 光 公元577—577年

北魏大将高欢想考查一下孩子们的胆识。一天,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拿出一团乱丝,让他们想法把它清理好。看着乱糟糟的丝团,多数孩子呆立一旁不知所措。有一个孩子略加沉思,拔出宝剑,将乱丝一斩为二,朗声对其父说:“治理乱世就象治理这乱丝一样,必须勇敢果断。”

高欢满意地笑了,转身对大臣薛俶说:“唯独这孩子将来会超过我们。”

这个孩子就是高欢次子高洋。成年后的高洋果然不负父望,不仅继承了父业,而且建立了高家王朝——北齐。

一、继承父兄功业,代魏建齐

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年仅29岁的大丞相高澄被他的厨奴刺死,由于事出仓促,朝中一片混乱。

这时,21岁的高洋挺身而出,安慰大家说:“几个不法之徒叛乱,大将军受害,算不了什么大事,大家不必惊慌。”为稳定朝政,高洋雷厉风行。一方面亲自指挥卫队,搜捕刺客;另一方面亲理朝政,致使大小军国之事井然有序。

随着朝政的日渐稳定,高洋萌生了将东魏取而代之的思想。对此,朝内意见不一。其心腹高德政、徐之才、宋景业等人敦促他尽早登基,但持反对意见的居多。高洋征求其母娄氏的意见,娄氏也坚决反对说:“你父亲象龙,哥哥象虎,他们都不敢妄自篡位,你算什么人物?竟敢仿效舜禹禅位?”

长史杜弼也反对高洋篡位,他说:“西魏是我们棘手的敌人,您一旦“禅位”称帝,西魏很可能挟天子率军东向,到那时您如何处理?”

支持者徐之才对杜弼的话却嗤之以鼻:“他宇文泰东征西讨,目的还不是自己想当皇帝?对他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为了尽量争取到一些当朝大臣的支持,高洋特派高德政去都城探探大臣们的意见,结果大臣们一个个“妄顾左右而言他。”高洋心急如焚,等不及高德政回话便径自率领大军向都城挺进。既然文取不行,只好以武力相通了。

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五月,高洋一到邺城,就派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侍郎赵彦深等人去见孝静帝,要他遵循天意,仿效尧舜,禅位给大丞相高洋。然后由杨愔把早已拟好的禅位制书递了上去。孝静帝无奈,只好含泪在制书上签了名,即被赶出皇宫。高洋遂登基称帝。年号天保,国号齐,史称北齐。

二、狼烟四起,马首是瞻

北齐地域辽阔,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苏北地区和皖北都在它的版图之内。它西临西魏,南傍梁朝,北靠契丹、柔然、山胡、库莫奚等少数民族。

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十一月,高洋即皇位的消息一传到西魏宇文泰那里,宇文泰立即亲率大军东进,以探试这位年仅二十几岁的新皇帝是否象他的老对手高欢一样骁勇善战。他的西魏大军一直挺进到建州(今山西绛县东南)。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才能,高洋趁机纠合六州鲜卑,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漫山遍野,刀枪林立,鼓声喧天。见此情景,宇文泰不由感叹万分:“高欢并没有死啊!”说罢急忙传令班师。宇文泰觉得自己力量不如北齐,所以一直偃兵息武,不敢轻易东向。这样,高洋时期,东西方之间基本趋于平安无事,而南北之间却时常烽火遍野。

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南梁大将王僧辩在内讧中被陈霸先谋杀,王僧辩外甥徐嗣闻讯后忿忿不平,秘密串通焦州(今安徽蒙城)、泰州(今江苏六合)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今安徽当涂)刺史任约,将所辖各州献给北齐。他们乘陈霸先离开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义兵(今浙江宣义)的机会,率领五千精兵偷袭建康,血战一天,攻下了建康城郊的石头城。高洋闻讯后大为高兴,立即派五千精兵渡过长江,声援徐嗣徽等人,南梁局势一时十分危急。

陈霸先匆忙赶回建康,和群臣商议如何应战。大臣韦载说:“建康虽然岌岌可危,但北齐还没有占领建康以东和淮南地区,所以还有取胜的希望。现在应该兵分两路,一路赶紧把守淮南,保卫我们的运河粮道;另一路从北齐部队背后包抄过去,切断他们的粮食运输线。这样,北齐兵就可能不攻自乱。”陈霸先立即按韦载建议布置兵力。

南梁兵力布置完毕后,陈霸先便对北齐发起了反攻。陈霸先命令大将候安都进攻秦州,徐嗣徽大败,泰州城重新被南梁收回。陈霸先率领大军将石头城包围的水泄不通,石头城顿时成为一座孤城。北齐大将达摩见势不妙,忙请求与南梁讲和,并提出互换人质。陈霸先一开始不答应,但因南梁多数大臣主张讲和,并要求陈霸先把自己的侄子陈昙朗当做人质。陈霸先知道北齐不甘示弱,有力量定会反扑,但迫于群臣的要求和压力,便将侄子当作人质,然后戎装率兵和北齐大将达摩订立了城下之盟,双方交换人质。自此,疲惫不堪的北齐兵返回中原。

形势正如陈霸先所分析的那样,夺取长江以北土地,迫使南梁称臣归附,是高欢父子梦寐以求的愿望。高洋见达摩灰溜溜回来,不由分说,便将其斩首,命令士兵休养一段时间。天保7年(公元556年)三月,高洋委派肖轨、库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等大将率领十万大军向南梁进军。北齐兵一路势如破竹,一直南下攻入南梁首都建康郊外的倪塘。闻及北齐反扑过来,南梁举朝上下一片恐慌,大将陈霸先、周文育、侯安都等人匆忙应战。两军刚要开战,天公不作美,忽然刮起狂风。北齐军处于顺风,南梁军处于逆风方位,陈霸先顿生恐惧:“兵书说,军队不能逆风作战,否则不利。现在不知如何是好?”周文育以勇取胜,他腾身上马,大声吼道:“危急关头还讲什么兵书!”说罢率领大军向北齐军扑去,北齐大败而溃,活捉了北齐将领乞伏天劳。从此,北齐军被迫往后退到玄武湖一带,两军又处于对峙状态。

北齐军本想好好休息几天再战,不料连日大雨,平地涨水十多丈,军营全被大水浸湿。士兵无奈,只好日夜蹲在泥泞之中,很多士兵手脚开始溃烂。南梁由于粮食无法送到建康城内,城内士兵饥寒交加,士兵们甚至连拿武器的力气都没有了。陈霸先急中生智,派人从郊外农户中搜刮出几千只鸭子,下令将士每天都以鸭子为食。

三天后,陈霸先主动发起进攻,兵分两路。一路截住北齐兵前锋;另一路包抄北齐后路。致使北齐军队首尾难应,两头受敌。数千北齐士兵被杀,其余仓惶败逃,人马相践,不可胜计。肖轨、东方老、王敬宝等将帅四十六人被俘。往北败逃到长江南岸的北齐士兵争抢竹筏,由于所载超重,竹筏一到江中就解体沉没,士兵数以万计被淹死。一时长江南北布满尸体,船只无法航行。

高洋鉴于戎马生涯这样悲惨,一时怒起,便将南梁人质陈昙郎杀死,以解心头之怒。

自此以后,高洋认识到自己实力确实难以制服南梁,因而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战争。

北齐北面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贫瘠的沙漠之中,面对富饶的中原地区十分向往。契丹等少数民族不时南下,企图夺取中凉地区。(公元553年)九月,高洋兵分两路:由大将韩轨率四千精骑往东切断契丹退路,高洋自己亲率五千大军扑向契丹主力。当时,正值壮年的高洋整天袒露上身,风尘仆仆,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不觉疲倦。契丹地带粮食稀少,高洋大军每天只是吃畜肉,喝生水。两军交战,高洋一马当先,抢在大军前面,一杆长矛所向披摩。士兵一看统帅身先士卒,个个以一当十,喊声动天。结果,契丹惨败,十万多人被俘虏,十万多头牲畜被虏掠。十二日,契丹不得不向北齐投降,称臣朝贡。从此,南北之间又恢复了和平。

北齐为了加强北疆防御能力,动用数万民工,在西起恒州(今山西大同市)东到幽州(今河北居庸关),绵延九百多里的地方建筑起长城。

三、荒淫暴虐,历史罕见

高洋即位六、七年后,随着四邻安定,大权统揽,他意志开始松驰,由勤勉走向荒淫、暴虐。高洋常常涂指抹粉,穿着妇女的衣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或者招纳一大批妇女进宫,供自己和亲信日夜放纵。

高洋母亲娄太后看到高洋整日沉溺在酒色之中,非常生气。一次,她举起手杖朝高洋打去,大骂:“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高洋满嘴酒气,毫不示弱:“你这老太婆还敢骂我,明天我把你嫁给胡人。高洋还不甘休,到晚上又偷偷钻到太后床底下,等太后上床后,他双手将床板举起,娄太后惊慌失措,从床上滚了下来。

高洋晚年十分暴虐,最喜欢杀人取乐。杨愔为了满足他的欲望,特意制作了长锯、碓、大镬等刑具,陈列在朝廷,并且从死囚中挑选一批强壮的囚犯当作御囚,供高洋发泄杀人之欲。

他曾有一个非常宠爱的薛嫔,容貌倾国,姿色万千。高洋同她如胶似漆,整日厮守在一起。一天,高洋喝得酩酊大醉,忽然想起薛嫔曾和昭武王高岳有过暧昧关系,一时妒心大发,抽出匕首把薛嫔杀了,然后把尸体搂在怀里,又醉醺醺地去找人喝酒。酒过三巡,高洋忽然从怀里把尸体掏出,然后若无其事地将尸体一一肢解,把薛嫔的髀骨做成一个瑟琶,自弹自唱起来。在座者个个毛骨悚然,全身战栗。

一次,高洋上街问一个妇女:“你看当今天子怎样?”那位妇女嗤之以鼻:“疯疯癫癫,象什么天子?!”高洋听后立即将她杀死。

高洋即位前,有一次和他的堂弟永安王高浚去齐世宗那里玩。三人正在朝廷说着话,高洋鼻涕流了出来。可他没发现,高浚连忙责骂旁边的侍从:“你们还不赶快去为我哥哥擦鼻涕!”高浚好心不得好报,高洋误认为高浚故意戏弄他,从此对他耿耿于怀。

高洋即位后,高浚当了青州刺史。由于青州政通人和,百姓对他很尊敬。高浚听说高洋整天声色犬马,十分忧虑,亲自跑到都城去见高洋,准备好好劝他改过自新。一进皇宫,发现高洋正赤身裸体和一群妇女鬼混,高浚很气愤:“这不是君主所该干的事。太不成体统!”高浚又见杨愔在旁,走过去大骂杨愔身为丞相却阿谀奉承,见过不谏。高洋气得将高浚打入地牢,吃饭拉屎全在一块,这样一关就是几年。几年后,高洋幸灾乐祸地去地牢看看高浚怎么样了,高浚早已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见高洋进来,高浚哭声凄惨,请求高洋赦免,高洋一开始有点动心。但转而又想:一旦将他放出,他将是个隐患,还不如斩草除根算了。于是高洋叫随从用长矛刺死高浚,长矛一刺,高浚便死死拉住。高洋见一计不成,又下令燃起木柴,将高浚活活烧死。火灭后,只见高浚皮毛都已烧裂,尸体象木炭一样发黑。高洋见他已死,便把高浚的妻子赐给杀害高浚的侍从为妾,以示鼓励。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高洋忽然问身边的大臣:“当年汉武帝为什么经吕后之乱后还能中兴?”大臣回答说:“那是因为当年吕后上台,没有将刘氏斩尽杀绝,所以后来刘氏又中兴了。”高洋深以为然,想起自己虽然代魏建立了北齐,但北魏的皇族元氏还大量存在,他觉得这是一个隐患,便下诏将姓元的全部杀死。前后杀害七百二十人,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放纵士兵用长矛将婴儿挑起,元氏尸体全都扔进漳河。

高洋晚年由于过于荒淫、暴虐,身体虚亏。天保十年(公元559年)十月一日病死,时年31岁,葬于武宁陵,庙号显祖,谥号文宣帝。

高洋作为北齐的创立者,不仅继承其父的未完基业,而且为北齐的国泰民安、经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他的荒淫、残暴又为北齐的短命埋下隐患。